立即捐款

龜甲:收自己皮的十厘米「烏龜」

龜甲:收自己皮的十厘米「烏龜」

圖、文:張嘉詠(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項目主任)

今次介紹一位擁有出眾光彩的鞘翅目成員——龜甲 。龜甲,亦稱龜金花蟲,牠們的身形細小,體長通常不足10毫米,外型與瓢蟲有幾分相似,辨認龜甲的一大特徵是其半透明並向外延伸、遮蓋身體其他部份(頭和腳)的翅鞘和前胸背板,就如瑟縮於龜殼的烏龜般,也好像一個反轉了的玻璃碗。大嶼山常見的龜甲有甘薯台龜甲(Cassida circumdata)和甘薯梳龜甲(Aspidomorpha furcate),兩種在陽光下都閃閃生輝,不過筆者則愛沒有金屬色、顏色温潤的星斑梳龜甲 (Aspidomorpha miliaris)。龜甲的金屬色會隨着死亡而消逝,變成混濁的啡色,因為這耀眼的光澤是需要靠牠們調節體內的水份來維持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色彩。

身為鞘翅目的成員,龜甲也會像蝴蝶般經歷「完全變態」,由卵孵化成幼蟲、結蛹、再破蛹成成蟲。這種生命周期會被稱為「完全變態」,是因為幼蟲與成蟲的外貌、食性等都截然不同。以龜甲為例,成蟲標誌性的金屬光澤、半透明翅鞘和前胸背板,幼蟲通通都沒有,卻全身長滿刺狀物!

除了懂得「變態」,龜甲幼蟲還有一個怪異的收集癖好:牠們喜歡將自己的脫皮或排泄物收集起來,掛附在腹部末端的刺狀物上。這令人費解的收集癖,原來是龜甲保護自己的手段!龜甲幼蟲以旋花科植物為食,而不少生物都不太喜歡旋花科植物所含的生物鹼。利用這點,龜甲幼蟲便把進食旋花科植物後所排出、充滿生物鹼的排泄物帶在身上,用氣味驅趕捕食者。當天敵靠近,龜甲幼蟲更會高舉、甚至揮舞腹末的排泄物,嘗試嚇走捕食者。有研究指出,龜甲幼蟲的「武器」越大型,驅趕效果便越顯著,較大的幼蟲甚至可將等同自身體重一半的排抴物掛在身上!不過,這「武器」也有它應付不了的敵人,例如擁有刺吸式長口器的昆蟲,便不怕龜甲幼蟲的奇特攻防,刺穿獵物的身體並飽餐一頓。

龜甲使盡渾身解數,都是為了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掙扎求存。有緣遇上龜甲的話,除了欣賞成蟲的絢爛外,不妨也仔細觀察一下幼蟲的一舉一動吧!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協會為2016年成立的非牟利組織,以戶外教育推動香港生態保育和環境教育。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wlhk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