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館第四座拆剩四幅牆 馬會令保育制度倒退

大館第四座拆剩四幅牆 馬會令保育制度倒退

大館第四座拆剩四幅牆  馬會令保育制度倒退

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第四座的命運終於在日前揭盅。馬會及大館的五名代表終於在上星期的古諮會會議上交代,因為「結構極之脆弱」,在安全的考慮下, 這幢法定古蹟只會拆剩四幅牆。

根據目前的方案,第四座拆卸後,只會保留兩幅擋土牆和兩幅外牆,並在原址興建有玻璃天幕公共空間,用作展覽和表演用途。

這邊廂,古諮會主席蘇德彰在會上表示,香港未曾有法定古蹟遭清拆,是次處理方法會成為日後的案例。那邊廂,馬會及大館出動前古諮會主席,現任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董事陳智思到古諮會為拆樓護航,可窺見馬會明白事態嚴重。

審視這個被認為不能追上時代的制度,無論有何不足,從未有法定古蹟被拆卸。近年更有令人鼓舞的案例:新世界發展主動保育一級歷史建築皇都戲院,丟空多年的中環街市重開,大受市民歡迎。可是經常強調做慈善的馬會卻將逾170年歴史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其中一座拆剩四幅牆,做發展商未曾做過的事,開香港之先河,令香港保育工作倒退。

馬會及大館在事件中的黑箱作業,在第四座拆卸工程接近尾聲,才到古諮會交代這楝法定古蹟的最後命運,市民無法參與討論。馬會及大舘的態度反映他們視這幢古蹟為私有財產,剝奪市民對屬公共歷史建築應如何保育的參與權及知情權。

大館第4座「已婚警察宿舍」自從由政府手上交給馬會保育後,命運坎坷。建築物在2016年因工程失誤發生大規模倒塌,從此被圍封未有確實保育方案。整整八年後的今年四月,保育團體中西區關注組在社交平台發報第4座被拆卸的相片,事情才曝光,差不多半年後,馬會在上星期的古諮會會議上才交代拆卸規模及將第4座變成有蓋表演場地。

馬會可以以安全理由拆卸法定古蹟,難道其他個人及私人古蹟不會以同樣理由被清拆?

要補救馬會對保育制度的傷害,政府應該懲罰馬會,例如要求馬會成立古蹟保育基金,支持全港各項保育古蹟工作,以作補償。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