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文物探知館明日(24日)起舉辦「文物復現 繡閣猶馨」展覽,展出約70件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於2020年檢查修院結構時,隱藏在閣樓的文物,包括校舍設計圖、紙本刺繡圖案、採購訂單、修女的生活用品等,展示修院歷史及修女的生活。
2008年被列法定古蹟 活化時意外發現閣樓
展覽由明日起至9月14日,一共分為五個主題,展出約70件由基金會提供的文物,包括30年代的校舍設計圖、400多卷紙本刺繡圖案、縫紉配飾及逾3,000份採購訂單等,展示瑪利諾修女在修院設立的縫紉繡坊及校舍的建築特色。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建於1937年﹐由主樓及修院組成,前身為修女宿舍,200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由於修女在港人數逐漸減少,修院在2019年移交了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館方指,因基金會在接收大樓時已有計劃活化大樓,故在2020年檢查修院結構,卻意外發現一個隱藏的閣樓。
展品包括美國航空母艦訂單
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會修院保育項目主管關智鸞在開幕典禮上介紹1949至1970年的採購訂單,訂單資料包括出口地址、下單之神蹟人員的地址及其三圍呎碼。修院完成的祭衣和配件會運送到全球各地,如印尼、南美洲等,部分製成品會送往羅馬天主教總部所在地梵蒂岡,其中一張為1964年美國的航空母艦 Kitty Hawk的訂單。館方又指,透過訂單發現了長袍在1950年的售價為35至45美元,即今日約402至517美元。
展覽中亦展出兩個刺繡架、紙本刺繡圖案「葡萄藤蔓」及「恩典之路」,關智鸞解釋紙本是由美國運來香港,基金會亦發現到許多未畫過的紙本。另外又展出一件由美國奧西寧的瑪利諾修女會總會借出展覽的神職人員在彌撒儀式上穿著祭衣,以及印有「瑪利諾女修會」名字的品牌標籤。
關智鸞又介紹,校方藉此機會教育學生文物保育的重要性,在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委員資助保育經費下,於2021年7月至10月籌組保育,過程中讓逾300名學校的師生和校友等參與,保育工作包括掃瞄訂單、清潔文物表面等,希望承傳修女的辦學精神。
蘇彰德未回應珍寶海鮮舫沉沒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及古蹟辦執行秘書蕭麗娟等亦有出席開幕典禮。蘇彰德致詞時指,瑪利諾修院學校過往一直為社會提供優質教育,又形容修院學校「吸睛,係一個最熱門嘅打卡點」,希望展覽能表揚其對建築保育及社會的貢獻,讓公眾認識其歷史及建築特色。他感謝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基金會復修文物,讓學生在復修過程中體驗保育文物工作,又指館方邀請香港盲人輔導會協助,為展覽提供視障人士導賞。
在出席嘉賓在開幕典禮完結後,獲館方安排展覽導賞,《獨媒》記者在蘇彰德離場時,詢問對方近日對珍寶海鮮舫沉沒的感受,惟蘇稱有要事需先行離場,並未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