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葵涌綠化地帶百年古村擬清拆建屋 發展局:需要作出取捨

葵涌綠化地帶百年古村擬清拆建屋 發展局:需要作出取捨

被村民視為石梨坑村「村長」葉樹佳,以及兩名孫女周藹銓(左)及葉雯(右)

【獨媒報導】去年政府擬於葵涌石籬石排街興建公營房屋,該處目前為綠化地帶,包括有逾百年歷史的寮屋村石梨坑村,以及另一條寮屋村金山村。該處緊貼郊野公園,有環保團體關注對環境的影響,亦指是以發展「綠化地帶」為名,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城規會就改劃為住宅用地的申述限期為本周三(1月18日),石籬改建關注組促擱置計劃。發展局回覆《獨媒》表示,綠化地帶生態價值相對較低,明白造地措施會影響不同持份者,惟決策過程需作出一定取捨,在覓地建屋及其他考慮中取得適當平衡。

東北葵將增兩萬人口

被改劃為住宅的綠化地帶於石排街石籬天主教小學對面,毗鄰石籬二邨和金山郊野公園。發展計劃佔地約6公頃,將興建5座住宅樓宇,提供約5,400個單位,容納約1.5萬人居住,項目預計於2029年動工,最快2035年分階段落成。百年古村村石梨坑村和金山村被劃入發展項目,將被拆遷,不過有逾50年歷史的福德古廟,則沒被納入發展計劃之中。

螢幕截圖 2023-01-16 上午9.19.45
圖片來源:區議會文件

石排街項目鄰近的石籬中轉屋10座和11座,去年12月已被清空,將重建為兩棟公營房屋,預計今年內動工,2028年落成,提供約1,700個單位,容納超過4,000人。以上兩個公營房屋項目將合共為東北葵增加約2萬名居民。

DJI_0182
發展項目前方為石籬中轉屋,亦同即將清拆建屋

石梨坑清末已有記載 最高峰有2,000人居住

寮屋村石梨坑村將被拆遷,該村位於石籬東面,鄰近安蔭,位處金山與孖指徑山脈之間,可細分為「一坑」和「二坑」。去年11月,地政總署進行人口凍結登記,發展範圍內共有14戶居民登記,他們的遷出限期將不早於2025年第三季。

石梨坑村舊照
石梨坑村舊照(照片由村民提供)

石籬改建關注組成員葉雯表示,石梨坑村是東北葵僅餘逾百年歷史的古村,自1850年清末年代已有記錄,1940年代起有愈來愈多人遷入,依坑建村,1970年代最高峰時期有約2,000人居住。1970年代,港英政府嘗試收地,部分村民答應原區安置,獲遷至石蔭邨和安蔭邨,村民數目開始下跌。2000年代,政府亦曾嘗試收地,但仍有村民不願離開。

年近90居民仍以梯田務農維生

上世紀石梨坑村民依坑發展農業,形成梯田,自給自足,將蔬菜運至村下的石籬中轉屋街市售賣。現時石梨坑村最年老的居民為89歲的董伯伯,他與83歲太太董婆婆仍然在村裡經營業餘梯田,設有太陽能灌溉系統和簡單繩索系統驅鳥。

董太董伯梯田
董伯伯與太太在村內的梯田

葉雯與她居住的村屋
關注組成員兼村民葉雯

位處郊野公園邊陲 最近只有約100米

石梨坑村位處郊野公園邊陲,二坑有山徑通往金山郊野公園的金山路,亦設有「金山田園」種植園,由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營運,讓附近的東北葵居民可共同種植農作物。

早在2013年,時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探討開發三處郊野公園邊陲的可能性,包括石籬與金山郊野公園之間的綠化帶山坡,當時醞釀的構思是將金山郊野公園界線往後移,以便發展住宅。約10年後,建屋計劃成真。

雖然郊野公園界線不受影響,但項目與郊野公園最接近位置只相差只約100米,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政府郁唔到個郊野公園,咪改話攞綠化地帶,重新包裝過,借屍還魂」,「李家超話唔考慮郊野公園邊陲(起樓),但搞綠化地帶,其實綠化地帶就係郊野公園邊陲。」

螢幕截圖 2023-01-16 上午9.29.33
發展範圍與金山郊野公園相距僅約100米

他認為石排街的項目將是會否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重要指標,「如果呢到到時批嘅話,其他郊野公園邊陲,例如大欖、水泉澳,會唔會死灰復燃呢?」

李少文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

李少文亦指,建屋項目需剷平山坡,金山郊野公園邊界勢必向後移,影響動物生態,「呢到可能無乜珍貴野生動物,無咩特別雀鳥,但都叫有,而再上一層嘅珍貴動物會再向上褪,令動物生態少咗。」關注組成員周藹銓則提到,石梨坑村佈滿樹木,形同森林,附近亦有多條村內亦有天然河溪,建屋將令河溪淡水及賴以為生的雀鳥的生態環境受損。村內生態豐富,會出現兩棲動物、蟒蛇、銀腳帶、金腳帶等。

石梨坑村及石排街發展項目山坡
擬議發展地帶如同一片森林

周藹銓表示,多個環保團體曾指出,綠化地帶作為城市與郊野公園之間的緩衝區,不應隨意發展,項目亦會對郊野公園造成潛在的光污染及嘈音污染。

當局提交區議會文件亦承認,項目影響若干現有林地和溪流。至於樹木方面,顧問公司報告則指範圍內主要為普通品種樹木,惟有5棵土沉香及1棵白桂木需要移植。生態方面,範圍內有水生動物如異鱲、 香港南海溪蟹和鰓刺溪蟹,同需遷移。

區議員:石梨坑村屬東北葵後花園

葵青區議員(石籬北)林紹輝表示,石梨坑村有「東北葵後花園」之稱,居民會在村中山徑晨運和散步,改劃令居民康樂及休憩用地減少。他提到石籬邨石歡樓本身預留作體育館,但最終擱置並改建房屋,憂再增人口令社區設施「爭崩頭」。

關注組斥斬件式上馬 城規未過地政先凍結人口

地政總署去年已入村凍結人口,周藹銓批評「睇得出佢哋係已經急到一個位,係已經唔能夠按返佢哋原本嘅程序,偷步精簡咗。」她又指葵青區內有其他閒置用地,卻選擇開發綠化地帶,「有地唔用就嚟爆山,亦都無諮詢我地東北葵近十萬名居民同石梨坑村民,係先嶄後奏、快刀斬亂麻。」

她指今次是城規會「精簡」規劃程序前最後一項重要改劃項目,呼籲居民在城規會1月18日申述限期前盡快作出申述,促請政府撤回發展計劃。

發展局:綠化帶保育價值較低

發展局回應《獨媒》表示,石排街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鄰近現時市區,雖屬「綠化地帶」但保育價值相對較低,因此有潛力改劃作公營房屋發展。發展局明白不同的造地措施會影響不同的持分者,在決策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作出一定的取捨,會繼續聽取公眾的意見,務求在覓地建屋和其他考慮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地政總署則向《獨媒》表示,已按既定程序於去年11月為發展範圍內受影響人士進行人口凍結登記,以收集發展範圍內現有構築物和佔用人的資料,作為審核安置補償資格的基礎,合共14個寮屋戶已獲登記。地政總署指,根據發展計劃,發展範圍內居住人士的遷出限期將不早於2025年第三季。署方會適時進行安置及特惠補償的資格審核工作,目標是於清拆前妥善安置及發放特惠津貼予合資格人士,亦會繼續與受影響人士保持溝通,並盡力提供適切協助。

對於日後公營房屋的類別,房屋署稱會保留彈性,因應當時社會對租住公屋、「綠置居」或其他資助出售房屋的需求,按實際情況決定。

石梨坑村舊照
石梨坑村舊照(照片由村民提供)

螢幕截圖 2023-01-16 上午9.20.15
金山郊野公園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