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低碳想創坊項目主任 何紫晴
「人類生存紅色警報(Code Red for Humanity)」……
「最黯淡無光的警告(Bleakest Warning Yet)」……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Now or Never)」……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終於完成公布最後一部份的第六份評估報告,相關官員和科學家分別用這三句來形容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性,有如電影 Don’t Look Up 中,科學家對各國政府預告世界末日前歇斯底里的呼喊。
來自第三工作小組針對氣候變化減緩的第六份評估報告,以2020年實施的政策作計算,預告全球均溫上升將於2100年達3.2℃。儘管情況嚴峻,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變化大會中近200個國家的減碳承諾只能把溫度上升收窄致2.4℃(註1),距離《巴黎協議》及《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的1.5℃目標很遠。
我們即將面對更頻繁和強烈的極端天氣。全球有近半人口(即33至36億人口)活於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註2)。香港作為沿海城市更難逃一劫。根據香港天文台(註3),熱夜的數目由1890年代的平均每年一天遞增至去年的61天。天文台亦於本年發出歷來最早的酷熱天氣警告,亦是首次於4月發出警告。另外,中大的研究(註4)預計侵襲香港的颱風會更頻繁,強烈與持久。土木工程拓展署(註5)4月亦公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下的沿岸災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訂─可行性研究」,指出香港有至少26個沿海或當風的住宅地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侵襲,包括已知的熱點杏花邨、鯉魚門等,還有新增的元朗西北沿岸低窪地區、深井新村等。
雖然富人的碳足跡遠遠高於弱勢社群,弱勢社群卻往往首當其衝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貧窮人口,傷殘人士,少數族裔,女性等。於制定氣候政策時,必須包涵氣候公義的精神於其中,確保弱勢社群能夠得到相應的支援。氣候公義(註6)包括(1)分配公義,(2)程序公義和(3)認同。第一,分配公義指公平分配個人、國家以及世代之間的責任和利益;第二,程序公義指給予不同持份者參與決策過程的機會;第三,認同包括基本尊重同積極參與,並公平地考慮不同的文化和觀點。各國政府已開始陸續把氣候公義的精神融入政策內,例如緬甸的孟買政府(註7)於3月所公布的氣候行動政策強調氣候公義轉型,以及程序、政策和影響的公平性,確保弱勢社群的聲音能夠被聆聽,他們的需求得以被照料。反觀香港,去年政府發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註8)對於氣候公義背後所倡議的精神着墨極少,難以確保弱勢社群能夠得到相應的支援,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
一個全面的氣候政策必定是一個結合公義的轉型。隨着IPCC第六份評估報告的完成,港府應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制定更積極更具包容性的政策。環境局應回應IPCC的警告,預早制定更積極的氣候行動,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帶領香港市民積極面對更嚴峻的極端天氣,以免實現電影 Don’t Look Up的預言。
1. Climate Action Tracker.(2021). Glasgow’s 2030 credibility gap: net zero’s lip service to climate action.
2. H.-O. Pörtner, D.C. Roberts, M. Tignor, E.S. Poloczanska, K. Mintenbeck, A. Alegría, M. Craig, S. Langsdorf, S. Löschke, V. Möller, A. Okem, B. Rama.(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3. 香港天文台(2022)。二零二一年天氣概況。
4. Chen, J., C. Y. Tam, K. Cheung, Z. Wang, H. Murakami, N. C. Lau, S. T. Garner, Z. Xiao, C. W. Choy, and P. Wang.(2021). Changing Impacts of Tropical Cyclones o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Inland Regions in the Past and a Globally Warmed Future Climate. Front. Earth Sci, 9, 769005.
5. 土木工程拓展署(2022)。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下的沿岸災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訂─可行性研究。
6. H.-O. Pörtner, D.C. Roberts, M. Tignor, E.S. Poloczanska, K. Mintenbeck, A. Alegría, M. Craig, S. Langsdorf, S. Löschke, V. Möller, A. Okem, B. Rama.(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7. Government of Maharashtra.(2022). Mumbai Climate Action Plan.
8. Environment Bureau.(2021). Hong Kong’s Climate Action Plan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