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99%民意反對發展馬鞍山綠化帶 促城規會否決](/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政府擬改劃馬鞍山7幅郊野公園邊陲土地,以發展公營及私營房屋,引起居民、區議會及環保團體強烈反對。城規會今日就改劃召開會議,8個環團到場遞交請願信並於會上發言,指超過99%公眾意見反對改劃,為歷來同類改劃中比例最多,促城規會尊重主流民意,否決改劃申請。
環團憂開壞先例 促先發展棕地
八個環團到北角政府合署發起請願行動,指城規會共收到7,286份申述書,當中超過99%反對改劃。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於會上發言,表示部分改劃範圍與效野公園只有不足15米距離,恐對生態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並對發展郊野公園開「壞先例」。
多個環團亦指此項發展將「肢解」馬鞍山礦場遺址,包括屬二級歷史建築的礦洞、屬三級歷史建築的選礦廠等。吳希文指工程施工後,有機會破壞歷史建築的結構。
綠色和平發言人陳可淳於會上引調查數據,指約五成人不同意開發郊野公園及邊陲地帶,超過四成人認為香港還有其他土地選項。她又評城規會以綠化帶保育價值低為藉口,推進改劃工程, 「棕地生態價值比綠化帶低,點解唔優先發展棕地?」
創建香港發言人司馬文批評,城規會對馬鞍山村村民所受的影響避而不談,對民意更是視而不見,工程將令交通、噪音、保育等問題一一浮現,望政府慎重考慮。
香港觀鳥會黃雪媚指,於去年12月非遷徙高峰季節時視察,一條鄰近綠化帶和大馬路的小斜路,有許多雀鳥出現及聚集,可見綠化帶及郊野公園有生態連結,質疑當局有否考慮野生動物的生存問題。
香港野生雀鳥保育關注組黃女士於發言表示,綠化地帶如人類的皮膚,保護郊野公園不受城市發展入侵,「皮膚有傷口,人仲可以健康咩?」她續指,疫情令全球經濟受影響,本港失業率達歷年高位,「市民仲有錢買私人樓?」她又指,野生動物一直以來視林地為「家」,但當馬鞍山如同太平山「全部都是樓,唔係山」,變成 「石屎森林」,動物便會喪失家園。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