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本周一(11日)正式開幕,各國討論如何達成《巴黎協定》的減碳目標。綠色和平聯同浸大在今年6至10月向學者及公眾進行研究和調查,發現有近九成市民認為政府有責任應對氣候變化,但只有38%市民信任政府有能力應對。浸大亞洲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張文偉認為,由於政府過去並無明確減碳目標,無將氣候變化列為主要施政範疇,「令市民懷疑佢能力上做唔做,或者佢願唔願意去做」。綠色和平促請政府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比例,以及交代2021年曾提及的2,400億元氣候預算的用途。
綠色和平聯合香港浸會大學亞洲能源研究中心進行《香港氣候行動策略民間研究》,於今年6至10月分四階段進行研究,包括對比15個香港以外地區的氣候行動藍圖;訪問20位專家對本港氣候政策及預算的意見;邀請196名市民參與協商性網上民意調查;以及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電話訪問1,019名香港市民。
最多受訪者支持「市場導向」
進行協商性網上民意調查時,受訪者會收到與氣候議題相關的資料,再分小組與專家討論。在討論後,受訪者須就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排優次,可從「市民參與」、「市場導向」和「政府主導」選擇。
最多受訪者支持「市場導向」,即鼓勵電力公司、發展商等企業以不同形式參與各類減碳項目。「政府主導」則呈現兩極化反應,即由政府以基建和立法落實不同減碳項目,當中「最支持」和「比較不支持」的受訪者各約佔四成。
僅38%信政府有能力應對
進一步詢問協商性調查的受訪者,發現有88%受訪者認為港府要為氣候變化負上責任,惟只有38%受訪者信任港府能夠幫助香港應氣候變化,信任度低於市民、電力公司及其他商業機構。有近半受訪者相信政府能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資訊,但分別只有43%和37%受訪者相信政府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以及能保障公眾利益為前提下應對氣候變化。
香港浸會大學亞洲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張文偉解釋指,「政府主導」呈兩極反應,全因政府未能給予市民信心,由於政府過去並無明確的減碳目標,亦無將應對氣候變化列為主要施政範疇,與市民的期望存在落差:「令市民懷疑佢能力上做唔做,或者佢願唔願意去做。」
綠色和平指氣候藍圖未交代2,400億預算用途
在20位本地和海外的專家中,有一半人指現時政府的《氣候行動藍圖》雖方向正確,但欠具體行動細節及清晰的方式量度減碳成效,同時認為政府可制定更進取的目標。綠色和平透過比較15個國家及地區的氣候藍圖,亦發現香港欠缺5大部分:自然保育和植樹、水資源管理、食品生產、公眾健康和適應氣候變化。
本港《氣候行動藍圖》最早於2017年出版,並於2021年更新,當時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在未來15至20年預留2,400億元於應對氣候變化。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形容《藍圖》「欠全面、欠詳細」,又斥2,400億預算「唔見影」。他續指香港減碳目標過於空泛,令專家難以評定成效:「淨係見到個大目標,但見唔到中間點樣一步一步減碳,其實好難評估成效」。他直言氣候變化「唔再係温水煮蛙,而係火燒眼眉」,期望政府盡快更新藍圖,交代清楚減碳細節。
政府增充電站 惟「電唔係嚟自再生能源」
20名專家就本港情況合共提出145項應對氣候變化的建議,最多專家建議持續推動電動車發展,如增加充電站和增設電動車碳排放標籤,佔六成受訪專家;其次是倡議增加本港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佔一半受訪專家。在145項建議中,有逾40條建議為協助社區適應氣候變化,如設立災害資訊渠道、制定社區層面應急計劃,及開放更多臨時庇護所。
而電話訪問中,大部分受訪者均認同專家建議,分別有79%和78%市民支持政府改善水浸基建和推動更多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項目的發展。
促203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升至10%
雖然今年《施政報告》為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7.5億元,並會增建電動車充電站,但伍漢林認為措施無對準標氣候問題:「你增加充電站,但你啲電仍然唔係嚟自可再生能源,仍然難以減低香港碳排放。」現時香港可再生能源比例不足1%,政府目標為於2035年升至4.5%至6%,但綠色和平認為香港可於2030年達至10%,例如重啟東南果洲群島海域和南丫島西南水域兩個風力發電項目;在本地17個水塘撥出最少一成面積作浮動太陽板等。伍漢林指政府曾於2017年測試浮動太陽板,但之後再無下文,有見新加坡有三分之一水塘面積設太陽能板,他認為政府可做得更多。
此外,綠色和平建議政府要定期進行極端天氣評估,加強應對極端天氣的基建及措施,為弱勢社群提供援助,如參考紐約政府,計劃於2024至2028年預留700億港元於防水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