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本土研究社日前(13日)發文批評古諮會歷史建築評級緩慢,由2009年起,至今仍有193幢建築物未評級。本研社成員鄭捷龍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評級工作慢,導致建築物未能得到足夠保護,在等待評級期間已被拆卸或改建,促會方將評級優次改為「先難後易」,即優先處理面臨危機的古蹟。
8項目拖足逾10年未評級
政府2009年公佈1,444幢擬評級歷史建築名單,其後在名單外再新增127個項目。鄭捷龍指,古諮會首兩年每年評級逾百個項目,惟由2012年起,古諮會每年只舉行約3至4次會議,每年評級不足15個項目。
13年過去,扣除58個位於解放軍軍營中,古諮員會無法實地視察以作評級,尚有135幢建築物未被評級。其中8個項目拖足逾10年仍未評級,包括擬議二級歷史建築的中環荷李活道60號、堅尼地城太白臺8至9號、已被市建局活化的中環街市、西貢大浪村及西貢鹹田村;擬議三級歷史建築的西營盤興漢道19號、石澳村405及407號、西貢井欄樹村43號。鄭捷龍認為古諮會能在一次會議中完成上述8個項目的評級。
中環街市未評級已被活化
2009年古諮會釐定評級工作整體策略時,時任主席陳智思曾指出「先處理沒有反對意見的項目」,如有緊急個案才「從速處理」。鄭捷龍指古諮會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提供了誘因予有意追求更大利益的業主提出反對,以拖延評級,有些歷史建築會在等待評級期間被拆卸或改建,最終未能得到足夠保護。
他以中環街市在評級前已被市建局搶先活化為例,雖然街市的外圍結構大致相同,但內部空間已大幅改動,改成商業活動,或會減低評級的機會。他建議應改用「先難後易」的策略,因為沒有反對意見的建築反而被拆卸或改建的機會較微,他補充評級僅屬行政性質,業主的反對其實不會影響評級,故根本不用考慮業主的業願,認為應先作評級,再就其他問題與業主溝通。
鄭捷龍續指,歷史建築獲評級後有助教育用途,及為建築申請維修保養費用,促請當局討歷史建築的行政評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