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過度生產與速食時裝省思主流經濟的謬誤與出路

從過度生產與速食時裝省思主流經濟的謬誤與出路

發展中國家生產過盛的速食時裝,運到智利銷售後,仍大量被棄置於該國的阿他加馬沙漠。[美聯社,2021/11/8——由科學網站轉載

文:May Tam

(作者按:本文原刊於作者的自媒體《守善網誌》)

現時在街上閒逛,不難留意到在香港18區的不同角落,越來越多出售款式多樣而大眾化的超平價時裝店,標榜每件50元上下,店面大大個標記寫著「50 up」或「50 down」,確是女士恩物。理論上,時款產品越來越多而廉價,人應該越是幸福。但同時,卻聽到令人困惑的事情——一位姨姨的女兒不停添購新衣,把房間堆得難以進出,甚為煩惱;一位舊同事的姐姐因長期購買太多衣服,家居無法收納,丈夫嚷著離婚。

超廉價時裝、速食時裝奉行「消費.棄掉」的永續循環

據香港時裝業界人士指出,「50元店」在本地冒起約有10年,貨源主要來自中國內地批發市場。由於中國有很多服裝山寨廠,供應甚豐,所以超廉價。

另一方面,全球時裝產業自1990年代始,發展「速食時裝」(fast fashion)成為近30年的趨勢。速食時裝品牌標榜在短促的時間內,源源供應大量的最新設計服飾,款式獨特具品味又平價,鼓吹顧客走在潮流的浪尖。其生產快速而成本低,所以零售價也平宜。這類品牌如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及愛爾蘭的Primark。

現代的生產技術越向前發展、全球化資本主義市場競爭越烈,帶動了商品過度生產,商人必須促銷以維持利潤水平,便要製造消費需求。以速食時裝為例,由發展新款式到製成和銷售,都以極速進行,生產成本和售價亦低廉,宣傳促銷以呼籲消費者手快有、手慢無的「get it or regret it(不買就後悔)」心理策略,引導消費者保證自己永遠走在時尚前沿,不立刻購買便會落伍,於是廉價精美的時裝銷售快速。但因為廉價,質料易損,消費者很快把貨品丟掉後再買新貨,加上網購流行,加速了「消費.棄掉.再消費.再棄掉」的循環。

1_50 merge_2
花約港幣50元就有一件款式獨特的超平價時裝,不時見於香港的大街小巷。(May Tam攝)

事實上,時裝過度消費後大量棄置,已是全球普遍現象。在英國,民眾買衫的件數是1980年代的5倍(BBC報道);在美國,每名國民每年平均丟棄81磅衣服,令堆填區的棄置紡織品及衣服總量達260億磅(HuffPost報道);在香港,39%人把只穿過一次的衣物丟棄,估計每日有170噸紡織廢料被送到堆填區,相等於120萬件T裇(倡導環保時裝的香港慈善機構Redress論述)。

過度生產、過度消費是今天的主流經濟文化

無止盡的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令時裝產業成為一大污染源頭,為人類和其他生命帶來傷害。由於生產供過於求,令大量服裝被丟到堆填區;生產過程引致水污染,不單糟蹋自然環境,更毒害環境中各種生物,又為人類帶來致癌危機。速食時裝強調極快的生產速度和低成本,令業內工人工時長卻工資低,身心飽受摧殘。

過度生產和消費是今天的主流經濟文化,由消費主義和商家促銷商品所推動。除了時裝,許多日用品和消費品都有過度消費現象,明顯例子如手機及電子產品。

過度消費就是購物數量過於自己實際所需——這種消費行為其實跟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背後哲學假設和信條集成一體。這套經濟學相信:人的慾望無限,但資源稀少而有限,經濟學就是一門如何運用有限資源來滿足無限慾望的學問,當中重視研究人如何選擇,使有限的資源能最大程度地滿足無窮的慾望,但研究的方向並不包括約束人的慾望,任由慾望無窮盡,肯定了人慾橫流。人既不須為自己的慾望封頂,那麼無止盡的消費就是理所當然。雖然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危害環境生態,但這不是經濟學或主流經濟制度要處理的問題。

2_Resources_Wants
經濟哲學假設要解答的難題,是如何以有限的資源(limited resources),去滿足人的無窮慾望(unlimited wants)。

主流經濟的信條與實踐導致生態災難

這門經濟學背後的信條還假設:人的幸福主要來自對物質和所需服務得到滿足,所以衡量一個經濟體的進步,是以「生產總值」(GNP或GDP)來量度,就是在市場中,以金錢價值計算產品產出和服務提供的總值。GNP/GDP越高越可取,並且必須持續增長才正常,亦即所謂經濟增長。在這個信條下,即使是已發展地區,人們豐衣足食,但仍須無止盡追求產品和服務的永久增加,來推動GNP/GDP不斷增長。

這種經濟運作信條和原則,導致了今天的生態災難,令大地、人和其他生命,都在貪婪不知足的經濟掠奪下受苦——從切法滿足人的無窮慾望,到過度生產加過度消費,再以社會制度確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量(GNP/GDP)必須無止境地增加作為國策。

這種經濟模式早於上世紀中葉開始,遭到許多質疑和批判。首先,人的慾望是否真的無窮盡?資源又是否真的有限和稀少?其中一位批判學者、經濟歷史學家Robert Skidelsky就指出,人有生理上的基本需要(needs),但人的慾望(wants)卻非天生無窮盡的,其所以無窮盡,是由社會製造出來的。不斷追求物慾其實是社交需要,因為要與人攀比,再由廣告助攻。Skidelsky亦質疑資源其實不稀少,反而稀少是人為的——人類發動戰爭、或把資源用於軍備競賽令人可以享用的資源減少,以及貧富懸殊令窮人缺乏資源等。

4_Robert_Skidelsky
經濟歷史學家Robert Skidelsky強烈質疑經濟學假設人類慾望無窮而資源有限稀少的理論。(Youtube影片台New Economic Thinking播映Robert Skidelsky講課截圖)

另類經濟的探索,價值觀大轉彎——「簡樸.豐足.問責」

因此,主流經濟模式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引來質疑,遂有越來越多探索另類經濟的訴求和實踐,使經濟模式能令人、其他生命和大自然都能和平共存、互惠互利。聯合國為全球擬定於2030年期望達至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就有一項是「負責任消費及生產」,提及要使「經濟增長與環境惡化和資源利用脫鉤」。

另類經濟模式內涵多樣,包括了探索如何利用科技減少經濟活動帶來的環境破壞,同時關注經濟制度的運作,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以致不會單單重視利潤,而不惜犠牲環境、僱員和其他生命的福祉,重視經濟營運的社會責任。另類模式的例子如社區經濟、共享經濟、禮物經濟、合作社、社會企業等。

守善網媒》的「永續經濟」專欄,就是探索能化解當代生態危機的另類經濟模式,以及各類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實踐,以尋找出路,讓人類不須倚仗奢華與浪費,能在簡樸的生活中享受豐盛,而且對自己的經濟行為負責,不因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令大地、別人和其他生命受苦哀鳴。這就是「永續經濟」專欄的三個詞語的意義:「簡樸.豐足.問責」。

5_另類經濟模式
另類經濟已有多元化的探索和實踐模式,包括合作社、社會企業、基金會等。(台灣倡議人文創新及社會實踐的「新作坊」計劃)

另類經濟的開闊眼界——「零購物」、「去增長」

在現時既有的另類經濟探索中,有些是衝著主流經濟的哲學信條而來,要將之扳到,作為釜底抽薪根治問題,例如推動不購物習慣或追求「經濟不增長」。

2013年在美國創立的民間組織「零購物計劃」(Buy Nothing Project),鼓勵社區成員互相分享物資,減少在主流市場消費,此運動現已擴展至全球。又自1970年代始,歐美陸續出現「去增長」(degrowth)倡議,甚至於2010年之前,已有兩次關於倡議去增長的國際會議,2010年第二次會議於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推動世界不再盲目追求經濟無止境增長,探索能解決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的方法

6_Buy_Nothing_Project
「零購物計劃」倡議社區成員少購物,多分享。圖中的社區正在分享新鮮蔬菜。(Youtube影片台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簡介「零購物計劃」短片截圖)

香港人需否更新視野?

在香港,儘管環保團體呼籲拼棄不必要的消費,但如果高調明確地倡議不購物和經濟去增長,一定是犯天條的事,因為香港的主流經濟正是不可持續的過度生產和不斷消費模式,但這模式對香港的壞處亦已明確可見——物質的大量浪費(如時裝、食物)、工時長與上班族的身心靈損耗,以及貧富差距處於全球前列。香港人是否要睜眼看世界,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

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7年剛履新特首一職不久,就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她對於香港的GDP只能有2%、3%的增長,感到「不甘心」,並指這是推動她參選特首的動力。也許一市之長日理萬機,無暇了解世界趨勢和反思社會狀況,如果她對此有所認識,就可能發現其言論只適用於上世紀的香港。

7_林鄭
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分別於2017及2018年在媒體《灼見名家》舉辦的論壇上演講,兩次均提及香港只有2%、3%的經濟增長,另她感到「不甘心」。(《灼見名家》網站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