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巴黎氣候監察系列之社區對話系列之三:立法規管戶外工作 紓緩工人承受極端天氣之苦

巴黎氣候監察系列之社區對話系列之三:立法規管戶外工作 紓緩工人承受極端天氣之苦

文:低碳想創坊研究員李育成

簡介

低碳想創坊的巴黎氣候監察計畫自開辦以來,迄今已經舉行了四場社區對話,首三場我們分別聚焦在劏房居民、福利界和社區護理界,今次我們關注戶外工作人員面對極端天氣的影響。參與今次社區對話的同行者認為,目前特區政府提供的惡劣及酷熱天氣下工作安全指南俱屬自願性質,未能帶動戶外工作行業在應對極端天氣的問題上制定政策、改善工作環境和流程,不足以讓工人有能力應付日益嚴重的極端天氣,而只有立法強制規管極端天氣下的戶外工作安排,才有望推動落實相關措施,紓緩極端天氣的影響。

低碳想創坊開辦巴黎氣候監察計劃,其中重要一環是通過社區對話的方式,推動各界加深認識並提升能力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機。這些對話貫徹『公義轉型』的概念,提倡在氣候變化下推行社會轉型時,必須兼顧到可能受失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物價上漲影響的市民的利益。『公義轉型』原則也強調參與性和包容性的氣候適應過程,不同的利益相關方面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他們的參與和聲音必須受到保障和尊重。

秉承首三場社區對話所貫徹的『公義轉型』原則,低碳想創坊於2021年12月8日與戶外工作者相關的清潔、廢物收集及保安業界、工會、關注團體和環保從業人員合共22人,舉行了第四場社區對話。與會者對戶外工作者的極端天氣影響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不需多久便進入話題,並全方位討論了社區可以採取的支援行動和對策。這些對話尋求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到社區層面上,使各界都能參與氣候政策的倡議。

PW04_4

自願性工作安全指引無助引導戶外工作應對極端天氣

事實上,本會最近發表的《巴黎氣候監察香港氣候行動報告2021》指出,香港天文台在2021年5月至10月期間記錄到的酷熱天氣多達53天,比1991-2020年同期多35.53天。而10月份香港通常很少受到熱帶氣旋的侵襲。不過,2021年10月也發出了兩次8號熱帶氣旋信號警告,遠高於1961-2020年期間的平均0.17天,連12月下旬也需要發出一次1號熱帶氣旋信號警告。最脆弱的弱勢社群,包括戶外工作人員,都較容易受到這種極端天氣的影響。可是,目前的做法並未能保障他們的安全和健康,如果不加強保障,是難以讓他們應對日益嚴重的極端天氣。

目前,極端天氣下的戶外工作安排是屬於職業安全健康範疇,特區政府並無法律強制規範,而只是因循地沿用僱員補償條例對因工受傷的基本保障。然而,僱員補償條例既未能預防員工在極端天氣下的因工受傷,也沒有清晰界定極端天氣下的因工受傷保障範圍,例如中暑。現時,政府主要通過天文台通報極端天氣情況,如颱風、暴雨、雷暴及酷熱天氣,並制定惡劣及酷熱天氣下工作安全指南,教育僱主及僱員找出合適的工作安排。

而事實上,從與會者的反映得知,很多戶外工作,包括清潔及廢物收集、建築、保安等行業的從業員在維護自身工作安全的議價能力都比較弱。極端天氣下的工作安全一直以來都是職安健的灰色地帶,大多數與會者都沒有意識到政府推出的工作安全指引,一來可能反映政府欠缺宣傳,二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僱主和管工並未有意識到極端天氣下戶外工作的風險,工作安全指引並未能有效地推動勞資雙方在此問題上進行對話,使指引變得若有若無。

PW04_2

欠缺法律強制規管下的戶外工作,使相關從業員承受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也引伸出諸多工作設備、環境和流程上的問題,也會加深長期存在的緊張勞資關係,例如工時過長,外判工友待遇受到剝削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中低層員工只好作出一些自保的做法,例如在應對酷熱天氣的問題上,與會者反映個別較有良心的僱主或管工通過單次提供裝備,改善工作場所通風及彈性處理工作時間,也有工友自備通風衣物、清涼飲料,在樹蔭下或自行搭建臨時帳篷休息等,來短暫紓緩酷熱天氣的影響。

戶外工作人員也有一系列訴求,例如提供飲水設備、休息、更衣、吃飯的空間,提供酷熱天氣工作津貼,制定高溫下休息時間,而工會和關注團體的議價能力也有待提升,外判項目投標書也必須要求承辦商列出極端天氣下戶外工作的安全保障等。

事實上,與會者也注意到應對極端天氣的措施可能會違反環保原則,因此也提出相關的通風設備應該裝上太陽能板,裝置廢物分類回收設備,採用較為節能的發光二極管(LED)燈泡或燈管。

只有立法規管戶外工作才有望紓緩極端天氣之苦

不過,上述種種做法一天未有制度保障,也只會是個別工作場所的良心做法,難以推廣至其餘所有工作場所。從制度上落實極端天氣下支援工人應對氣候變化才是長遠的做法。除了上述提到的訴求必須通過改變法律和制度外,與會者一致認為我們應該參考鄰近城市的高溫天氣戶外工作安排。例如,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廣東省,早已推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當最高氣溫達到攝氏39度或以上,廣東省的僱主應當停止戶外工作。

為響應與會者的建議,筆者參考了其他亞洲國家,像同樣採取非強制性措施的日本和韓國,都採用比較有系統的濕球黑球溫度(或稱暑熱壓力指數, 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來評估高溫下工作的中暑風險,並提出相應的工作環境、流程和健康管理對策,指導相關從業人員應對極端天氣。這個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到日本和韓國多個縣市,包括建築工地和學校,廣受當地居民歡迎。今年,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在酷熱天氣佩戴口罩容易使人不適,日本政府推出指引,在兼顧防疫和紓緩酷熱天下兩者間作出平衡,容許市民在足夠社交距離下除下口罩。相比之下,特區政府的指南比較簡單,評估問卷欠缺系統和科學支持。單憑僱主或管工的判斷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下,是難以規避極端天氣的風險。

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是應對室外空氣污染的策略。環保署公布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正是戶外工作者參考的標準,評估空氣污染對健康的風險。但天文台公布的酷熱天氣警告卻未能帶出同樣效果。

總括而言,如何推動僱主保障戶外工作者應對極端天氣,承擔應有的責任,是問題的核心。立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帶動相關的輔助措施,包括提供及改良工友的設備,改善行業的工作流程,釐清工傷保障範圍,增加相關的培訓和福利,制定法例並改善相關的工作指引,都是有助應對極端天氣措施的落實。與會者在總結今次對話時,都認為會議非常有用和充實,增進了彼此的認識和連繫,希望這樣的平台可以持續,並有助於未來的互相連結,產生更多共同合作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李育成是低碳想創坊研究員。

連結
巴黎氣候監察系列之氣候社區對話#1:劏房居民可以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
巴黎氣候監察系列之社區對話#2:極端天氣嚴重影響弱勢社群及福利和護理人員

附錄
低碳想創坊邀請了不同團體參加第四次社區對話(排名不分先後):
户外工作者工會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清潔工人職工會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職工權益工會
清潔、廢物收集及保安業界
史偉莎
Mil Mill 喵坊
迷失的寶藏
拓展道路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户外工作者權益關注團體
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勞工牧民中心
社區關懷文化中心
醫護行者
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
拾。連
拾平台
環保業界
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人員工會
食德好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