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地球日給香港的禮物:沙羅洞長遠保育邁進大步

地球日給香港的禮物:沙羅洞長遠保育邁進大步

2012年香港鄉郊基金與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會面 提出「非原址換地」方案保育沙羅洞,時任主席鍾逸傑(右四),林超英(右三)

昨天(4月22日)地球日,香港得到一份禮物,生態價值僅次於米埔濕地的山中濕地沙羅洞,終於見到長遠保育的曙光,政府宣布與該處大幅土地的私人業權人,就沙羅洞非原址換地條款達成協議,政府以山腳一幅土地換得沙羅洞私人土地,結合該處的官地,組成超過50公頃的沙羅洞土地,由政府進行長遠保育計劃(註),從此不再受地產威脅。

這是香港自然保育史的重大一步,重要性跟以下兩項不相伯仲:

(1)1976年米埔沼澤宣布成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2)2000年阻止架空鐵路跨過塱原濕地

四十多年前,由於民間反對錦繡花園建入米埔沼澤,促成政府把該地逐步升格為保護區,以及日後成為世界知名的候鳥聖地和重要的拉姆薩爾濕地,讓無數香港人得以親灸自然,心生歡喜而愛護自然,也為內地培育不少自然保護區人員,成為香港這個國際都會的名牌。二十年前的保護塱原濕地運動,間接衍生2004年「新自然保育政策」,並藉政策的「管理協議」安排,塱原得以維持特有的內陸農耕濕地價值,2019政府更啟動在塱原興建「自然生態公園」,維護生態價值及濕地農耕文化,成為香港城市一道自然與農耕共融的風景線。

沙羅洞是大埔北面大山中的盆地,是香港唯一四面環山的高山濕地,濕地耕作加上清澈溪流,盛產蜻蜓,物種之多香港稱冠,1997年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可惜一直沒有列入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七零年代村民陸續遷出,土地售予地產商後,生態面對一次又一之的地產發展威脅,幸得有心人重複阻截,2004年「新自然保育政策」確定它作為米埔之後第二重要生態點的地位,為了長遠消除地產威脅,2012年香港鄉郊基金向政府提議,以「等價非原址換地」概念取得地產商在沙羅洞的土地,以及併入官地組成生態保護區,蘊釀十年,牽涉不斷的溝通和遊說,也感謝有心的官員不懈努力,衝破難以想像的障礙,來到今天與地產商達成協議這一步。

這段新聞在主流媒體沒有得到顯眼的報道,但是它反映了政府思維的重大轉變,以前提倡政府為了「自然保育」而「收地」,恐怕會被視為天方夜譚,根本沒有人理睬,但是隨着歲月遷移,關心自然的團體和朋友一年復一年的推廣宣揚,愈來愈多人走入自然親身感受,社會形成重視自然生態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漸漸潛移默化政府內做事的人們,感受到生態保育是回應時代需求的必要施政方向,在這個背景下「非原址換地」這樣「離經叛道」的方案才得以因自然保育而行。

愛護自然的朋友們,願望大家從這堆或許沉悶的故事感受到堅持的作用,每天的努力、往往看不到世間有任何變化,但是積累的力量最強,水滴石穿,時機來到時,不可能也變成可能,保育自然,費心費力,不過見到生命在保護區得以抒展,就是我們最佳的獎勵。

沙羅洞土地劃為保育用途是起點,此後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願望社會共同參與,一起成就下一個米埔級的保育傳奇。

註:香港政府新聞稿,2022年4月22日:以非原址換地長遠保育沙羅洞的最新發展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