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各國須盡快採取行動 應對並治理全球水資源危機

【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各國須盡快採取行動 應對並治理全球水資源危機

文:曾詠(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分析員)、楊敬雯(思匯政策研究所營運經理)

去年,索馬里有逾40,000人死於旱災,歐洲於夏季遭逢500年一遇大旱,而巴基斯坦卻有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洪水淹沒。全球面臨嚴重的水資源危機,乾旱、水災、缺乏乾淨飲用水等問題亟待解決。故聯合國於今年3月就水資源問題召開大會,有100多個國家參加,提出近700項自願承諾,並通過具里程碑意義的《水行動議程》(Water Action Agenda),為經常遭到忽視的水資源議題邁出重要一步。

水資源短缺問題迫在眉睫,威脅全球生計和福祉。是次會議前一天發布的《2023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0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食水,同時有近半人口無法使用安全的衞生設施,更有組織預計在2年後全球將有逾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區。氣候變化加劇水資源短缺,專家警告未來乾旱和洪水等極端天氣將更加頻繁,預計部分地區的可再生淡水資源將減少20-30%。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會議開幕時呼籲全球在四項關鍵範疇積極行動——縮小各地水資源管理差距、大規模投資水資源及衛生系統、關注水資源韌性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而會議亦強調需要把氣候因素納入水資源管理策略,並推廣節約用水、加強用水效益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創新科技為應對水資源危機良方

會議提出一系列應對水資源危機的改革方案,而其中創新科技有助各國應對不同水資源問題。節約用水技術如低流量供水裝置、智能灌溉系統和漏水檢測系統等,均可有助減少浪費水資源,並提高用水效率。污水處理技術如過濾、加入氯氣和紫外線消毒等可改善污水水質,使其可以重用或安全排放。而海水淡化技術,包括逆滲透、熱能海水化淡和薄膜蒸餾等,則可去除海水或鹹水中的鹽分和其他礦物質,以生產淡水。各國亦於會中互相分享自身成功案例,如摩洛哥表示其南部城市達赫拉可持續海水化淡廠已能把生產食水的成本降至每立方米0.29美元。

然而,多種節約用水措施只能減緩水資源危機,卻未能解決問題根源。批評者認為單靠科技創新並不能把自願承諾轉化為實際行動,是次會議未能有效解決潛在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難以令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各國須加強水資源治理和持分者夥伴關係

睽違46年,聯合國終於再次舉行水資源大會以應對當前危機,但專家憂慮《水行動議程》內的承諾均屬自願性質,缺乏國際約束力,而僅有28%協議有承諾明確資金來源以付諸行動,恐難以落實,更遑論應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問題。多位與會者表示世界需要共同合作,達成如同《巴黎協定》般具約束力的全球協議,以解決導致水資源危機的系統問題,並改善全球食水、個人及環境衞生。

各國政府須制定相關法律,以促進可持續水資源管理、保護水資源,並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食水和衛生設施,如投資於供水和處理污水的基建設施,以及在農業、工業和家庭中推廣節約用水。由於農業佔全球淡水用量達7成,故古特雷斯在閉幕詞中敦促改善農業技術,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浪費。

然而,荷蘭國際水務特使奧芬克(Henk Ovink)坦言:「全球水資源治理各自為政,資金分散,且科學數據不足。」有效的水資源治理需要所有持分者共同參與,其中包括本地社群、商界和民間組織。我們須從各地收集精確的用水數據,為決策提供實證,進而促進實施以科學為本的水資源政策。而商界參與可確保投入足夠資金並促成合作,以推動水資源治理。

秘書長古特雷斯形容人類消耗水資源,猶如「吸血鬼」一樣過度消費,並以不可持續用水方式吸乾,而全球暖化更會加速水的蒸發。是次聯合國水資源會議推動世界朝向解決全球水危機的正確方向前進,但須更進一步。全球要共同合作,真正落實水資源行動,而社會要認知到水資源危機緊急嚴峻,教育年輕一代明白水資源的重要性,積極改變行用水習慣,實踐節約用水技術,從而建立水資源韌性,始是緩解缺水問題的良方,建立一個公正、可持續和具水資源韌性的未來。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