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城規會周五(6月28日)舉行首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原居民村石湖圍和洲頭的居民分別聯署反對設計。石湖圍反對在村旁興建新路,指將影響500年歷史的「大王爺神壇」及過於貼近村屋,洲頭則反對發展太貼近村落,影響「盤古王」和400年歷史的孝思亭等。石湖圍村民會上批評政府經常把新田科技城「講得好美好」,卻完全沒有理會意見,在辦公室閉門做車,又斥政府只顧及「新田七鄉」。土拓署回應稱,古蹟辦認為沒有需要保留,但承諾署方將再與村民溝通,可避過的話就盡量配合。
新田鄉委會支持科技城計劃 石湖圍洲頭反對設計
城規會6月28日舉行第一場新田科技城公聽會,首日聽取創科界人士、鄉事及新田居民等的申述。下午安排新田鄉事和居民申述,首先由鄉委會主席文祿星和副主席黎志超進行申述發言,表示支持新田科技城計劃,之後有新田鄉數條村的村代表申述,包括永平村、竹園村、圍仔等表示支持。不過石湖圍和洲頭村,以及屋苑翠逸雅園居民則反對科技城的設計。
原居民村石湖圍有35名村民聯署,反對新田科技城的設計,指責當局擬將擬議道路「L6」建於村旁,非常接近村屋,亦導致村口外約500年歷史的「大王爺神壇」受影響需要搬走,卻從來沒告知村民。
石湖圍村長轟建新路破壞圍村格局 政府拒聽意見
村長文錦洪指,新田村落是文天祥後裔,由宋朝至今有700年歷史,而500年前仁壽圍有兩家村民搬至石湖圍居住,乃現今石湖圍原居民的先祖。他稱所有村開村是必會有神壇供村民供奉,之後再入是門口,圍村稱之為「圍門」,而「圍門」外必然會有一棵大榕樹。石湖圍開村500年,擬建「L6」道路將徹底摧毀石湖圍原有的圍村面貌和格局。
文錦洪重申,支持發展新田科技城是社會共識,屬大勢所趨,所有村民亦支持,但批評村民無法反映意見,政府完全沒有理會,只着村民自己查看規劃大綱。文錦洪懇請當局將「L6」向北移動,減少對石湖圍村的影響。
文錦洪指,「大王爺神壇」最早於1893年已有記錄,部門曾回覆指神壇在古蹟辦中沒有名單,故不是古蹟。他批評,村民均肯定神壇有500年歷史,當局應再做評估判斷其是否一個古蹟,神壇意義對原居民來說重大。文錦洪批評,石湖圍周邊部分位置亦將被政府收地,做法「等同滅村」,政府原先更擬把石湖圍的大榕樹也斬掉,及後部門承諾會保留。
非原居民斥辦公室閉門做車 沒有城鄉共融
石湖圍非原居民趙女士指,自己已在石湖圍居住25年,非常支持新田科技城,但牽涉到石湖圍的部分是「閉門做車」,根本沒有城鄉共融,怒斥政府官員經常把新田科技城「講得好美好」,卻「自己坐office去諗啲嘢」,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她指石湖圍原先鳥語花香,興建「L6」道路後將因車輛噪音導致無法睡覺,又會造成空氣污染,土拓署曾回覆指「L6」車流量將會很少,批評車流量少「起嚟做咩」,屬浪費公帑,要求取消。趙女士指「大王爺神壇」有500年歷史,應保留在原處。
土拓署指古蹟辦認為不需保留 承諾可避過就盡量配合
洲頭村則有87份居民聯署,反對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過於貼近該村。村民關注村內的「盤古王」、400年歷史的孝思亭和荔枝園被納入發展範圍,質疑政府從沒考慮保存,要求政府給予滿意回覆解釋文化保存問題。
土拓署北拓展處處長張家亮回應稱,「L6」是單線雙程行車的道路,主要用作連接鄰近兩間已規劃作學校的用地,而古蹟辦認為石湖圍「大王爺神壇」和洲頭「盤古王」並非需要保留的文物,但承諾署方將再與村民溝通,看看可否可以幫忙,如可以避過的話就盡量配合。
村民斥政府規劃只顧「新田七鄉」 城規會主席隨即打斷
在委員問答環節,趙女士其後在旁聽席激動站起身,長達一分鐘,指「大王爺神壇」近期有村民維修外部,要將其批開才可見裏面是青磚所造,批評政府部門除了詢問古蹟辦外,根本沒有了解過神壇。一分鐘後,文錦洪亦在旁聽席站起身發言半分鐘,同樣面容激動,被城規會主席、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打斷,何表示部門詢問過政府內部古蹟專家後不認為要保留,不過明白神壇對村民來說非常重要,承諾下一步再溝通。
趙女士在會議最後指,規劃署和土拓署在介紹計劃時,經常提到「新田七鄉」,但七鄉並不包括石湖圍和洲頭,質疑政府所有規劃只顧及「新田七鄉」。話口未完,何珮玲隨即將其打斷,稱「呢位女士呢位女士,唔好咁樣講」,指對方存在誤解,政府並非純粹看某一範圍,土地平整、基建設施等都以整個新田科技城的角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