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對於一般市民而言,「鄭子誠」三個字,大概只會令你聯想到一個資深電視藝員/電台唱片騎師而已,但對於熟悉網路熱潮的朋友來說,「鄭子誠」卻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符碼,象徵香港社會正式進入陰謀論時代。

鄭子誠現象的歷史源流

鄭子誠之所以成為現象,主要是因為他多次在不同的電視劇中扮演奸角,尤其擅長扮演表面看來是正人君子,實際上卻是壞事做盡的奸角。又由於本地電視台基於種種原因經常自我抄襲複製,鄭子誠的奸角形象遂慢慢深入民心。

事實上,類似鄭子誠一類以「衣冠禽獸」形象示人的角色在香港電視史上可謂屢見不鮮。不少後來成為著名男主角的藝員,包括吳鎮宇、羅家良、張家輝、古天樂等人,亦曾扮演類似角色,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溫兆倫(詳見三師會 - 郭晉安與溫兆倫)。這種由忠變奸,為了向上爬而不擇手段的角色設定,除有助塑造人物性格,加強戲劇效果外,更可以掀動觀眾情緒,絕對是增加收視的萬應靈丹。

場地: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香港九龍聯合道135號(樂富港鐵站B出口 步行約5分鐘)
日期: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主辦單位:獨立媒體(香港)、inmediahk.net LLC
請報名出席(截止報名日期12月10日):http://tinyurl.com/a9vgvcw

查詢:[email protected]

近年足球界逐漸正視種族歧視問題,蘇亞雷斯、泰利等幾名球星都因為種族歧視而捲入法律訴訟。然而另一方面,性傾向歧視在足球界依然是無人敢觸及的禁忌(taboo)。世界各地公開出櫃的政客、明星可說是多不勝數,然而膽敢出櫃的球員卻是萬中無一。以英國為例,英超至英乙的球隊有過二千名球員參賽,其中有些說不定是同志(前車路士球員 Paul Elliot 就曾經「爆料」,單以英超而言,至少有十二名球員是同志),但沒有一人敢公開表達自己的性傾向。

深港政府合力遏雙非 兩地民間有何應對

距離2013年越來越近,香港社會再次關注雙非問題。今期《東周刊》的封面報導是雙非父母以移民,工作,或者透過中介公司來港產子,並以「死灰復燃」形容。梁振英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急忙回應報導,指特區政府「有絕對信心和把握遏止雙非孕婦來香港非法產子」。他又稱政府並會大力打擊非法中介活動,而私家醫院會配合政府政策和措施。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07至2011年的統計調查,在深圳居住的雙非父母佔所有雙非家庭約四分之一,有3至4成的父母在廣東省深圳以外的地方居住,所以深圳市政府生育政策改動,將會牽動成千上萬深圳居民家庭的生育意願。當香港媒體大都報導雙非問題如何影響香港,本文採取另一角度,整理深圳近半年有關雙非的政策改動,尤其是明確訂明超生罰則。

深圳明確規定境外超生違法 徵繳社會撫養費

「我們是在跑接力賽,是從他人手中接下棒子......可是,這不是原封不動傳給下一棒就好。而是要讓它通過自己的身體才能傳給下一位接棒者。」-宮崎駿,散文<回首青青歲月>

縱然每個月的特約記者會早就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有時候,當我從富德樓的會址獨自步行到地鐵站,我會幻想幾十年後的我,如何跟我的孩子或學生談起在獨立媒體的這段日子。那個時候,「香港獨立媒體」的名字可能會佔了教科書的一頁或一節,亦可能她會成為一個不可公開言及的歷史禁忌。而我大概會用長輩的權威口吻,告訴他們「那個時候,獨立媒體是我在香港看到過的,最像一個知識分子會去的地方。而如果你不是懷著讓世界變好的野心,你真的不要去獨立媒體。」而他們大概會覺得這些故事,跟百日維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八九學運一樣年代久遠吧。當我們現在奮力爭取的議題變成不再有意義的過去,能夠承傳下去的就只有這些人的故事。

以民間記者的身份探索世界

亞洲電視(亞視)以「亞洲會」名義聯同約四百名員工、藝員在政府總部舉行集會,抗議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有亞視藝人劉鍚賢打趣回應本網記者提問,有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與亞視高層對話,其間亞視高級副總裁鄺凱迎指電視廣告收益已到頂。到底關注香港未來,是否一定要「否決」就的免費電視台呢?

相關報導:
亞視集會鬧劇 員工人在心不在
編輯室周記:無線亞視我們受夠了!要求政府盡快批出免費電視牌!
亞視周日集會惹爭議 可恥兼有違人權
影像報導:一台獨大,創意工業,生死存亡

無標題
集會正式開始時,主持人更請各部門員工按照部門(見放大字樣)「一排一排企好」,恰似學生大旅行點名。

(獨媒特約報導)「濫發牌照搞亂港」,亞洲電視(亞視)以「亞洲會」名義聯同約四百名員工、藝員昨日(11月11日)到政府總部舉行集會,抗議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范國威和反對亞視的人士亦到場與亞視高層「對質」,認為香港電視節目需要改善,政府審批牌照時間太長不合理。

堅城工廈重建,市建局為發展商代勞?

政府梁振英積極介入市場,尤其樓市,被評論稱為pick winner,越幫越忙。市建局不止pick winner,更會pick loser,無懼政府打擊樓市的措施,解決土地不足之餘,又處理劏房民生困苦,儼如市區發展局。

梁粉之首的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前競選辦主席),不但深受 CY 愛護,也受林鄭寵幸,跟港鐵成為獨立土地王國,政府郊區增地屢遇錯敗,市區土地成為唯一的救命草。市建局狂呼建公屋,用港人港地作幌子,不斷擴展地盤,(未來)鐵路沿線位居置的唐樓所剩無幾,便向工廈下手,而整個樓市政策亦為市建局度身訂做。

打壓樓市下的造王者

BSD(買家印花稅)被譽為打擊樓市升温辣招,地建會、純官等不同發展商都不斷評論此招,足見功效遠比SSD大,BSD下,而最大得益者是誰?非市建局莫屬,田生、大鴻輝等收樓商以後生意很難做了,他們多以公司形式慢慢逐一購入單位,集齊大廈業權,拍賣重建,BSD後,公司購入單位成本立刻上升15%。政府口中雖說在指定限期重建收購,可免卻此稅,但收樓公司可曠持日久,拖延甚至十年,指定限期成疑問,而市建局卻以收樓法例護身,快刀斬亂麻,收購定在指定限期完成,結果市建局順利獨佔收樓市場,成為BSD另外大羸家。

工廈項目代九倉收樓?

馬來西亞大選觀察系列(三):當國家伊斯蘭化

前首相馬馬哈蒂爾:「聯邦憲法也沒有明確註明我國是世俗國還是伊斯蘭國,不過根據我們的定義,馬來西亞是伊斯蘭國,因為這地位受到世界很多伊斯蘭國的認可。」 - 星洲日報 2012年10月24日
                 
文: 鄺健銘

2001年,前首相馬哈蒂爾對外宣稱馬來西亞已發展成為伊斯蘭國家 。現在馬國有六成人口為回教徒。

今年5、6月,非回教徒、印度裔維權律師安美嘉(Ambiga Screenevansan)因為在這個國家發起淨選盟3.0人民集會、要求公平選舉、強化民主制度,被抨擊為「反伊斯蘭」,受到侮辱、騷擾、接到恐嚇電郵,更有人提議把她逐出馬來西亞,有國陣議員甚至在國會發言呼籲「吊死這個賣國賊」。

一般人會很容易引用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所說的「文明衝突論」來解釋安美嘉的遭遇,認為這是因為她所抱持的西方價值 (如法治、民主、人權),與國內主流的伊斯蘭世界觀不相容,甚至推斷縱有2008年的政治海嘯,國家伊斯蘭化仍會延續馬來西亞的威權政治,阻礙民主進程。可是,從亨氏角度推斷馬國未來的政治發展,可能會誤判,因為伊斯蘭教義並非鐵板一塊。

L1

在這個「河蟹」橫行的年代,不要說是民間獨立經營的媒體,就算本來資本雄厚、人材濟濟的媒體機構,真是話死就死。

「打不死、揼唔爛」這八周年口號,可說是帶有阿Q式的自嘲,獨媒辦公室的電腦真的被揼爛了幾台。但自嘲的另一面,是我們堅持了八年仍然「死唔去」的「體質」,以及周星馳少林足球裡鐵頭功與金剛腿那「打不死」的執著。

「死唔去」的機構體質

「死唔去」全靠一批任勞任怨,出錢出力的職員、執委、編輯、記者、網站專欄作者、成員,以及近200位每月以自動轉賬的方法小額捐款的支持者,他們把本來花在報章雜誌的費用捐給了獨媒,使獨媒相較其他民間媒體有相對健壯的「體格」。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61
  •  2862
  •  2863
  •  2864
  • 2865
  •  2866
  •  2867
  •  2868
  •  286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