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很難給它打合格以上的分數,媒體宣傳它為一部礦世奇才臨死前的突破界限的壓抑的藝術電影,我卻更認為它是一套毛片。如果胡波能在不影響整體節奏的前提下,縮短到一小時左右,它可以成為一套合格的小城鎮生活電影,帶著青春的壓抑和社會意識。可惜,他沒有。因此我更希望胡波活著,看看他自己的不足,繼續他的電影夢。
電影開始於一個平凡的早晨,一片雪地的荒涼,一頭不知是否存在的大象。在這一天裡,老中青幼,生活在這城巿的幾代人,延續著昨天的無力感活到了今天,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逼使他們無法不出走。
于城,一個小城裡的地下社會的頭目,睡了兄弟老婆,兄弟跳樓自殺。
韋布,為朋友強出頭的學生,鬧出人命四處逃逸。
王金,被家遺棄的老人,失去了生命的依靠,漫無目的地尋找目的。
黃玲,單親家庭的女孩尋找父愛,卻反而失落了情感的依靠。
這些人物的設定在一般劇情片裡,得擔綱上一條主線劇情了。黃玲線的設定,就有點《嘉年華》的味道。導演把他們四人安放在同一個時空底下,各自發展,視覺交錯,到最後才滙聚起來一同踏上旅途。
劇情上可以發揮的空間,給導演扼殺了。可以激動,可以煽情,可以平淡,而導演的終結點卻往荒謬的方向發展。他不明言角色的行動和行為,所做成的因果關係,甚至不在乎情節發展是否合理。他目的只是要讓這四個角色身分各異的人們,呈現自己的精神狀態。一種極不穩定的,於崩潰邊沿的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