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田北俊贊助港大民調  51%支持通過政改

(獨媒特約報導)自由黨立法會議員田北俊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舉行記招,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鍾庭耀指問卷顯示市民無論支持政府的選舉方案與否,仍是傾向支持立法會通過方案;支持為51%,反對為37%。

田北俊早前以個人名義贊助港大民意研究計劃30萬元,進行是次民調。鍾庭耀指,是次「超級大型民調」計畫在政改表決方案前約10日內,即6月5至6月14日期間,訪問了5000名香港市民。民調中問了兩條指標性問題,一是:「你支持或反對政府提出的2017行政長官普選方案 ?」結果為48%支持,38%反對。二是:「無論個人支持或反對政改方案,你支持或反對立法會通過方案?結果為51%支持,37%反對。」

田北俊指「做民調」有數個原因,一是希望為了社會找到真正的民意取向,所以才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作民調。此外,田北俊希望以此為說服泛民的議員轉投支票。三是希望以此作為歷史紀錄,將來可以回顧今天的社會上對政改的不同意見。

政治文化隨筆:作為圖騰的女神

一個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參選港姐,成為社會熱話。幾幀照片、一個中學時的簡短訪問,一些背景資料就讓這位高材生成為不少人眼中的「女神」,即使她還未有機會與觀眾直接對話,她也輕而易舉地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完美女生。

我沒有仔細考究,但近年「女神」一詞的應用層次似乎漸漸拓闊,不再屬於模特兒水平的美女,也不止於性格吸引的可愛女生,更於積極參與政治的女生。這位高材生,在會考奪得10A後表示對「雙普選」的追求,加上一個不可挑剔的履歷,就是內外兼備的完美「女神」。

論者沒有做好Due Diligence,就急於在這位二十三歲的女生身上套用無數光環,這不是很有趣嗎﹖對於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女生,過去數年到外國高級學府留學,她的價值觀大概是變化得最快的時間,為什麼數年前的印象可以這麼直接簡便地套在這個煥然一新的佳麗身上﹖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我們信任西方世界對民主價值的堅持(因此在英國留學後不會變質)、爭取「雙普選」的人不易變節(一日泛民,一世泛民。除了馮某之外。)、外國留學的高材生就是有智慧等等。我們對「女神」的膜拜背後,大概有很多難以梳理又難以言明的信念。

高雄和恆春的老店風景

老店的蛋餅都是自家手工製作,不同店家有不同特色,總會找到你喜歡的口味

去台灣,就算去大城市,也喜歡住小地方;到埗就問民宿老闆有何心水推介 – 他們推介的,往往都是「有返咁上下」歷史的老店。

高雄住在鼓山(哈瑪星)一帶,老闆娘推介了,林媽媽炸雞排,幾十年歷史,雞排外脆內軟,肉香四溢 (比豪大好吃多了);旗津的早餐店 – 手工蛋餅很有質感,還煎得脆脆的,好吃得很;還有一對老夫婦 (看起來七十多的)開的飲料攤,甘蔗水加檸檬茶超讚 - 檸檬茶中和了甘蔗的甜,兩者各自的份量調得剛好,誰也不搶誰的風頭,兩者皆精采 – 買完飲料,老夫婦還送我們糖果 – 就是一定要我們每人取兩顆,他們才心滿意足地把鐵罐收起,就像是哄孫子孫女般。


非常好喝的甘蔗汁+檸檬茶,老太太正為大家弄飲料

請將大球場的一個看台改名為「胡國雄看台」

文:嶸仔

余生也晚,看甲組足球時胡國雄已經收山。在我的童年,山度士是香港足球的標誌。但年紀比我長的人都說,山度士雖好,但也不到胡國雄的水平。後來偶然在球迷世界和youtube欣賞過他的球技,精華片段當然不能夠完全作準,但看他的個人技巧和視野,不要說過去三十年的本地球員,就算在港踢球的外援,也不見得有人能與他媲美。難怪據說七、八十年代來港踢球的外援都認為他根本有能力在歐洲的一級聯賽立足。

今天,傳來這位一代香港球王病危的消息。未來兩三天,想必有不少有關「大頭仔」的報道和評論。如果不幸地胡國雄在6月16日晚前離開人世的話,港隊主場對馬爾代夫一仗,大概也會有默哀儀式。他絕對是值得香港人緬懷和尊重的,因為他真的在七、八十年代為香港球迷帶來過太多的快樂。然而,過了這幾天,又會怎樣呢?這個城市還會用甚麼方法來保存他的貢獻?

足球不是除了賽馬外香港最多人看的運動嗎?為何除了在網上找些零碎的消息外,我們就只能靠上一輩的口語相傳來認識胡國雄等這些昔日的英雄人物?不少地方都為當地的主流運動設立博物館和名人堂,香港足球絕對有這需要。當然,這牽涉覓地、資料搜集和設計等等問題,要成事絕不會快。但有一件事卻是很快可以做到的:請將香港大球場的其中一個看台命名為胡國雄看台!

別了,一代球王胡國雄

2015年6月15日,精工一代球王胡國雄因病與世長辭,終年66歲。收到這惡耗,眼淚不禁緩緩淌下。很多人說香港球迷緬懷70-80年代的的風光,只會想當年。的確,我們這一代球迷對胡國雄的崇拜,就像60年代樂迷痴戀披頭四,70年代港人瘋戀許冠傑、80年代歌迷酷愛張國榮與梅艷芳,胡國雄退休與精工退出球壇,代表了一個王朝的落幕,他的離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胡國雄收山後,香港足球再沒有出現過像他一樣具影響力的巨星,對年長的球迷而言,香港足球就像停留在1986年一樣,沒有再前進過。

與名將同行

自1972年由南華加盟精工後,14年間,他替精工取得9次甲組聯賽冠軍,打破了南華的壟斷,他一生替精工取得41項冠軍,相信是前無古人,並可能後無來者。前曼聯領隊朗艾堅遜(Ron Atkinson)說過,英年早逝的鄧肯愛華士(Ducan Edwards)有兩個笠臣(Bryan Robson)的威力,而胡國雄到底有多出色,大家未必能與這代球員比賽,但曾經出席兩屆世界盃的荷蘭名將連尼.加賀夫(Rene van de Kerkhof)說過:「隊長(胡國雄)的實力,足以在歐洲甲組聯賽立足。」當時的胡國雄已屆36歲,或許連尼.加賀夫的說話,可以回答到這代球迷的疑問。

官校將成警隊部署中心?

圖:Queen's College MEME Page

剛過去之星期日,民陣發起「反袋住先」遊行,由維多利亞公園出發。而在維園對面之皇仁書院內,竟有一大群警察進駐。Facebook 「Queen’s College Meme Page」專頁之圖片顯示,在學校的南面球場內停泊了多部警車,有警察在球場上走動。亦有網民提供圖片,聲稱在下午大概一點見到有警察在學校正門出入。堂堂學校,被國家機器徵用了。

皇仁是官校,辦學團體就是政府教育局,因此政府時不時都會在非上課時間借用學校場所,例如在禮堂裡舉辦諮詢會及講座。有傳早前政府也想要徵用學校禮堂舉辦政改諮詢會,但因位處維園附近,有利群眾抗爭,因而擱置。本人曾尋求確認,有校方人員承認政府確實申請在預定諮詢會當日借用禮堂,但無講明用途。因此禮堂就如某些社區會堂,姑且算是為大眾服務。

褪色的光環

上星期緬甸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首次訪華,當時我正在緬甸克欽邦密之那(Myitkyina, Kachin State)進行田野研究。問及克欽民眾對素姬訪華有何冀望,我接觸到的克欽族人大多數人都表示不再信任素姬。不少克欽族人指當素姬仍被軟禁時,他們都十分愛戴她。族人亦常在他們的禱告中紀念素姬,祈求她早日獲釋。如今,他們都認為素姬眼裡只有總統的寶座,她不會在乎少數民族的困境。

緬甸國會將在今年年底改選,素姬在五月底到訪克欽邦不道翁(Putao),爭取當地民眾的支持。根據緬甸英文媒體報導,素姬表示村民對修改憲法非常感興趣(緬甸憲法59F條訂明總統的親屬不能為外國公民。由於素姬的兒子為英國人,素姬因而失去競逐總統的資格)。而對境內戰亂的難民(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以及密松大壩等問題,素姬卻隻字不提。對於活在內戰中的農民,到底修憲對他們有多重要?可是,素姬卻認為這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這令人憂慮了素姬離民眾愈來愈遠。要是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同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LD)能在大選贏得大多數議席,NLD是否明白民眾的需要?

政改表決前夕 3500人遊行拒絕假普選

(獨媒特約報導)政改表決前夕,民陣等團體今午發起「全民拒絕假普選」遊行,大會指有3,500人參與,警方指高峰時有3,140人參與。沿途不少人高舉黃傘,遊行終點於立法會示威區集會,泛民議員重申必定否決政改方案。多個支持政改團體亦同時舉行集會及遊行,「全民拒絕假普選」隊伍至鵝頸橋時,被在該處舉行「全城集體表態支持通過政改」集會的愛港之聲成員指罵。

batch_850514561_8763467588845577800
(攝:Alex Leung)

梁振英質疑捏造買票 長毛:金額不重要

(獨媒特約報導)社民連梁國雄昨日稱有「中間人」開游說他支持政改,今日又解釋1億元金額是虛構,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直指梁國雄「捏造」,認為事件嚴重,促梁國雄向社會交代具體詳情,並向廉政公署舉報。梁國雄回應指金額並不重要,只為吸引傳媒報導,他又請梁振英盡快公佈有關泛民勾結外國勢力及策動港獨的材料,否則應收回言論或辭職。

梁振英出席活動見記者時,特別提及梁國雄昨日稱有人開價1億元要求他支持政改,梁振英直指是「捏造」,1億元的價目是虛構,梁振英認為事件嚴重,「買票係犯法」,促梁國雄今日向社會交代具體詳情,並盡快向廉政公署舉報。

他又質疑梁國雄為何在事發的2月時不對外公佈,他指不會評論其目的,但認為政改是嚴肅的事,立法會議員應慎重,不應用任何手法綑綁其他議員。

梁國雄:重點是確有人買票

梁國雄回應梁振英,表示他在接受各大報章訪問時均有主動提及買票一事,唯只得到《南華早報》重視,並且以「made up」一詞報導。梁國雄指重要的不是銀碼,而是的確有人向他買票,並叫他開個「夠他用兩世」的價。他稱具體銀碼才可以令傳媒更樂意報導此事,又以被人打為例,重要的不是被多少人打,而是被打一事。

中大深圳分校學生議案 評議會副主席:「極權啲都咁話啦。」

圖:原近坐滿的會場,於選舉後只餘下空凳

中大校友評議會為大學正式評議機構,又有選舉大學校董之功能,本應是莊嚴之地,但卻鮮有校友關注,亦因各種不按程序或行政霸道,屢受批評。

今年校友評議會於6月13日召開,今年除了常委和校董選舉外,一項討論議題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有關,即莊啟成校友(2007逸夫政治與行政)及方富潤校友(2002聯合生物化學)的『修改章程-「境外學生」不加入本會』(指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議案,卻被會議主席拒絕表決,甚至明言:「極權啲都咁話啦。」

常委選舉後 與會者僅半

去年評議會出席人數僅104人,今年因校董及常委改選出現大對決(被指為「梁粉」的現任校董黃顯榮與據聞由民建聯黨員、評議會主席陳志新支持的「Vote 4 CU團隊」角逐),雙方「紥恆馬」動員,結果只計算有投票權成員,至少356人出席。

有關境外學生的議案屬於議程10,而選舉事項則為議程7、8、9,不少校友在投票後便離場,至討論境外學生議程時,人數只餘下百餘人,到表決時人數僅118。

不知是否校友不關心境外學生事宜,抑或確實如其他校友笑言「投票機器」、「票數載體」?惟本人於等候評議會專車時,卻也聽旁邊幾位老學兄學姐閒聊,連來開會要支持甚麼也不知道。

議案討論前 副校長力銷中大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53
  •  2354
  •  2355
  •  2356
  • 2357
  •  2358
  •  2359
  •  2360
  •  236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