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狂舞派:年輕一代對財爺的回應

財爺曾俊華是習武之人,談功夫片也格外專業,起碼較談經濟來得動人。

功夫片巨匠

2013年7月21日,財爺在網誌上談及剛去世的劉家良,還有劉家輝、關德興和石堅等一代功夫片的巨匠。財爺又說:「這一種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投入的成本高,但金錢回報卻不成正比,在經濟學上是「蝕本生意」,今天較難得到年輕一代認同。」

2013年8月8日,電影《狂舞派》正場上映,大概是年輕一代對財爺的最佳回應。電影令觀眾大為喝彩的,首先是那熱血沸騰、義無反顧的抖數精神,讓人真切感受那逼人的青春魅力,絕非三章過外的大明星扮幼雅所能比擬。其次,電影卻涉及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那種願意為理想而付出奉獻,孑孑不惓、楔而不捨的奮進精神。

「習武」和「習舞」之間的相通之處,早已被不少香港電影研究剖析過。刻苦練功、修成正果是不少功夫片的基本橋段,但又有誰會想到,練舞過程能同樣充滿哲理玄機之外,更能平添一份時下香港的現實感。在街舞以外加入「太極」的元素,導演承先啟後、新舊融和的立意明顯不過;太極同盟一班騎呢友為屋邨街坊表演扇舞,更是港片難得一見、平易近人的本土生活景緻。

台灣:遍地開花的民間反核運動

圖:2013年3月3日在台灣某大學的反核快閃行動照。(來自反核部隊的 facebook 相冊)

前天(8月7日),台灣反核運動成功阻截了「第四核電廠」的公投議案在立法院通過。該議案最早會在九月重上立法院。

台灣的「核四」,亦即龍門核能發電廠,其實早於1999年開始動工興建,但由於政黨輪替及反核運動,工程多翻延後。因為不論藍和綠執政下的政府,均曾為核四亮過綠燈,反核的運動能量,主要來自民間。在馬英九執政下,核電廠本訂於2011年營運,但因為日本福島核災,政府決定重新檢測,並預定在2015年運作。

然而,民間反核之聲在過去兩三年,有增無減。執政黨為了取批準核四營運的合法性,行政院長江宜樺於今年2月25日,宣佈要在年內進行公投,以趕及2015年運作的時間表。

難民可貢獻香港 不會搶港人飯碗

會上,多名難民現身說法,他們在家鄉均有正當職業,甚至是公司老闆,但因不同原因逃難來港。
(右起:烏干達教師Lilian,巴基斯坦地產發展商Tariq,在伊朗開廠的阿富汗人Raymond,另一烏干達教師Bashiru,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後排:孟加拉實業家Mansur)

(獨媒特約報導)近期難民議題受到關注。不少傳媒均報導難民在港困境,受社署委託協助難民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成炮轟對象。同時,自由黨調查指有七成受訪者反對動用公帑增加對難民援助,甚至建議設立收容中心集中安置難民,「以免令他們終日在街上流連」。協助難民組織Vision First聯同工黨公開為難民平反,他們並非來港「搶飯碗」,而且有能力貢獻香港,呼籲政府給予他們工作權。

團體倡予難民工作權

訪吳靄儀  警員挺警,竟然不是政治?

今日,警方發出一張聲明,令全城疑惑。什麼?上周日退休警司劉達強站台的大集會,原來並非政治活動?那日後,是否警察要去助選才算參加政治活動,當中的界線,又應該怎樣劃?為此,我去請教前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吳靄儀大律師:到底,甚麼才是「政治活動」呢?

問題在於利益衝突

吳靄儀直指警方「掩耳盜鈴」:「一個集會起源,係事關警方執法有否偏頗。警察仲上去站台?本身便一定是政治參與。」

警方認為事件沒有「政治成分」,吳靄儀卻反駁指警察看不到當中的政治性,警察本身在事件當中有利益衝突,再為支持警察的一方站台,絕對會影響其中立性,事關警隊的中立性、權力運用等議題,點可能和政治無關?

「沒錯,警察也有政治權利,等於我們也會讓公務員有權投票,但今次個集會是關於警方執法好唔好,他們在裡面有角色」,「就算個集會本身唔政治,隨著他如此上台,性質亦會演變成政治集會。」

香港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協定 趁機思考東南亞角色

林鄭月娥上周訪問新加坡,有一個社會忽略的重要任務,是就著明年與東盟展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跟新加坡交換意見。

她在訪問期間,接受《聯合早報》訪問,透露特區政府高官分頭出訪東盟成員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六月訪問了柬埔寨和緬甸,她自己下個月會去泰國。

今年4月26日宣布,行政長官梁振英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在北京與國家商務部官員會面後,公布香港和東盟同意共同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需與各自向東盟十個成員國磋商。

東盟全名為東南亞國家聯盟,在1967年成立,現時有十個國家成員,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和汶萊。東盟的主要目標是促進聯盟內外的經濟合作、貿易自由化和解決地區政治紛爭。

1014820_399555540161869_962466436_o

編按:房委會現時名下還有六幢工廠大廈,但在短期內可能會減少一幢 , 因城規會早前建議改變宏昌工廠大廈的土地用途為休憩用地,影響廠戶生存空間。廠戶擔心即將要搬走,成立了宏昌事件關注組。

一廠一故事之三:恒利機器

黃先生說他們主要製造機器維修所需零件,搬來宏昌五年了,之前曾在私人廠廈經營,兩者比較,他深知道其中分別和苦處。私人廠廈給小廠戶最大困難,就是合約一到,業主可大幅加租,他便有從四千加到九千的遭遇,小廠戶別無選擇,只有引頸以待。而且,業主可以不講任何理由就不續租,那就只得再度搬遷。五年前搬過來宏昌,看中這兒位置適合,只要年期長些,應可以過些安樂日子,誰料現在又有不穩定因素。


圖:紅圈為《壹週刊》記者羅國輝遇襲情況(熱血時報短片截圖

一直以來,社運界對「警權」的批評,都進入不了尋常百姓家,這是因為香港的警隊有一個很強的「政治中立」形象,即使大家不盡相信,也會掛在口邊地念著:他們是市民的公僕,服務市民、維持治安。

即使大家經常攻擊警察「選擇性的執法」,背後的假設和前提是警察應保持中立,不應淪為政治工具。

這次旺角法輪功與青關會的街頭對峙,演變為警民對立,使警察的中立性成疑,最後警察與親共人士聯手,對一位小市民下狠手,更令到警隊「市民公僕」的共識被進一步瓦解,形象幾乎大跌至六、七十年代時的「下流」、「賤格」。

警察偏幫青關會違反執法指引

三份一屯門堆填區踩軍事禁區 涉違軍事協議(堆填區系列二)

(獨媒特約報導)本網早前報導,環保署承辦商在屯門堆填區擴建未得立法會通過之時,在擴建區內開發堆泥,環保署回應指新開發的地帶為多年前已得到批准的堆填區附屬「採泥區」。記者調查後進一步發現,屯門堆填區約三份一的部份以及「採泥區」均佔用了駐港解放軍的青山操炮區軍事設施禁區,涉嫌違反了中英在九四年簽訂的軍事協議中,禁止軍事用地「用於非防務目的」的規定。另外,本網亦發現,環保署在開發「採泥區」,涉嫌未有得到地政總署正式撥地。

有關堆填區的資訊非常不透明,當傳媒質疑環保署偷步擴建堆填區時,環保署才披露原來擴建部份在廿多年前已經批了給承建商作為「採泥區」,並且公開了「採泥區」的範圍。公眾才知道原來環保署有權以開發「採泥區」的名義,變相偷步擴建堆填區。為了得到更多有關堆填區的土地資訊,本網記者向測繪處訂購了堆填區南部的「地段索引圖」(LOT INDEX PLAN),從圖中發現特區政府以及解放軍兩個涉嫌違規的情況。

黎廣德:反核從大亞灣說起

圖:黎廣德早前聯同多個團體,要求廣東省停止在珠三角增建核電廠和核能設施。

(獨媒特約報導)江門市民早前成功爭取,令巿政府取消鶴山核燃料加工廠項目。距離鶴山只有120公里的香港,亦加入反核行列,有人跑到江門參加示威,更多的巿民響應呼籲,在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網上留言版上留言,要求停建核燃料加工廠。發出呼籲的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在江門巿民成功爭取後,繼續反核,與七個團體組成聯盟,要求廣東省停止在珠三角增建核電廠和核能設施。黎廣德反核,由大亞灣建核電廠開始。30年快過去,珠三角由打算建兩台核反應堆到現在接近20台,另有接近10台在規劃中,他說「核風險越來越大,反核是未完成的事」。

東區灣仔重新劃界  泛民議員直斥假諮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修訂分區建議(圖:官方文件

(獨媒特約報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制局)建議,將屬東區的維園(C16)及天后(C18)兩個選區納入灣仔區。局方正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卻被多個議員質疑「假諮詢」。有泛民議員認為方案甚具爭議,質疑背後另有政治目的。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21
  •  2822
  •  2823
  •  2824
  • 2825
  •  2826
  •  2827
  •  2828
  •  282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