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罷之後,忽然有泛民的輿論領袖出來說要組大台。此言一出,不僅打開了不同行動路線分裂的缺口,更加是一個不信任群眾的表現。
大台在本質上沒有問題(當然要有權力自我約制、民主決策機制等配合),最大問題是有人企圖硬生生把額外的機制套落行之有效的系統裡。簡言之,即是在以公共討論為主的運動模式上,強加一個框架。
儘管組大台者未必懷有惡意,甚至是怕運動擦槍走火,往他們不欲見的方向發展。但切忌好心做壞事,不自覺破壞了運動的節奏。
由6月至今,以連登為重心的運動和決策模式,令全球眼前一亮。竟然有一場牽動世界局勢的運動,可以無大台,但有機地協調和運作。這種以公共討論取代精英主導的運動方式,其規模在香港也是前所未有。不旦令運動百花齊放,如創意文宣、街頭戰術之類;運動者亦自覺擁有這場運動,從而更投入參與。
雖則不要大台,但我們都不能否認,平台是重要的。就如telegram channel等資訊平台、民間記者會的論述發放平台,對於運動者資訊流通、駁斥政府謊言都相當必要。
不要大台的同時,我們都要破除「現場決定一切」的迷思。所謂現場決定是並非全然現場才決定,事前在網上的討論、各平台的文宣,定下底線(如訂好要對途人有禮貌、放火要注意不要傷及無辜、堵紅隧要放車行但阻收費等)都是在行動之前就經過發酵,而不是全部由現場臨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