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down-logo](https://www.inmediahk.net/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logo-m-s2.png)
(左起:創建香港司馬文,公專聯黎廣德、立法會議員梁繼昌,環保觸覺余顯璧)
(獨媒特約報導) 江門鶴山市民反對興建核燃料廠示威,重新燃起港人對珠三角核設施安全隱患的憂慮。本港有團體正發起網上聯署行動,要求港府向廣東省政府表達停止在珠三角興建核設施(包括核燃料廠及核電廠),提高興建核設施的透明度,並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框架下,諮詢粵港澳三地居民。團體希望在一個月內收集到一萬個三地居民的簽名。
聯署行動由公共專業聯盟(下稱公專聯)、創建香港、環保觸覺、綠色和平、香港地球之友、綠領行動及土地正義聯盟發起。公專聯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廣東目標成為全國核電大省,而江門鶴山核燃料廠是整個計劃的核心設施。他擔心,雖然核燃料廠計劃擱置,但廣東省日後會繼續興建核設施。現時,全省除了運作中的大亞灣和嶺澳的核電廠,建築中的還有陽江、台山、海豐等地。而荷包島、河源等地已簽署興建核電廠的協議。雖然相關項目已在日本核災後擱置,但不知道會否重啟。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上週五發公佈,建議批准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於南丫島西南約3.5公里35個不同地點的海床上進行離岸土地勘測工程,作為擬議在南丫島西南水域興建離岸風力發電場使用風力發電可行性研究的其中一部分(註)。不過該風力發電場的效用成疑,擬議的風場只足夠5萬個4人家庭全年使用。擬建風場的範圍屬迴游海洋生物(週期性游回同一個地方、覓食或交配的生物)遷移路線,包括瀕危動物海龜及鯨鯊。
(獨媒特約報導) 政府就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進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星期六(7月12日)於黃楚標中學舉行公眾論壇。然而,論壇進行的過程並不順利,有居民不滿發言時間過短、表格安排混亂。在市民發表意見環節中更有多個意見被大會作廢,只保留作書面意見。而協辦的公關公司對論壇諸多限制, 更多次干涉發言安排和拒絕記者在台前拍攝 ,這就是所謂的東涌填海「諮詢」?
論壇開始前時,與會者都被分發一份發展大綱及一式四份意見書,可以就四個主題(1.東涌東土地用途、2.東涌西土地用途、3.設施類型分佈、4.交通與東涌東西整合)發表意見,將意見填上意見書中,並選擇由自己讀出或主持人讀出意見。大會安排了四個透明箱,要求市民將一個主題的意見放入不同箱中,工作人員會將搖笉箱子,並由主持人抽出意見表格。首三個主題安排45分鐘時間討論,第四個主題則安排20分鐘討論。不過,四份表格均沒有給予「反對擴展」或「反對填海」的選項,有參與論壇的學生批評,當局根本視擴展計劃定性為必然會進行的項目,市民只能就未知的填海地用途進行討論而不能反對。
圖片說明:政府在東北最新的小冊子中,聲稱淺綠色的土地可供新界東北的村民復耕之用。
政府早前公佈「新界東北新發展計畫」最新修訂方案,為了堵住外界批評政府帶頭破壞新界農地的聲音,發展局在方案中提出被逼遷村民可以到古洞南約一百公頃的農地復耕。記者按規劃署資料摘要到復耕區察看,發現地產商早於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已在區內大量囤地,圍起鐵網阻止耕種,就連小冊子圖片中拍到的農地亦已被收購,根本不能復耕。更諷刺的是,有在「復耕區」耕種四十多年的農民黃伯向記者投訴,近月被「紙上地主」逼遷。「我响呢邊耕左四十幾年都被人搵古惑仔逼遷, 古洞北村民要黎呢邊復耕? 唔使諗。」黃伯無奈地說。
圖片:bbtv
(獨媒特約報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今日重推《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新諮詢文件,主要就應否豁免「戲仿」作品民事及刑事責任。局方將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並於稍後公佈公眾論壇詳情。惟是次諮詢並不包括設立「安全港」,網民創作會否輕易被網絡服務供應商移除,仍是未知之數。二次創作權關注組及鍵盤戰線代表發聲明反對局方邀請過急,欠缺誠意。
局方邀請公眾就以下問題發表意見:
圖:海生館雕塑Blue Whale
(獨媒特約報導)臺灣也有一座以海洋生物生態教育的「海生館」,表面上,與香港的海洋公園所標榜的宗旨類似,但仔細看,「海生館」裡的海洋生物不用「表演」,動物游走的空間遼闊,更研究「野放」鯨鯊……這一些,都不是香港海洋公園可以比擬的。
臺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龜山山麓的臨海地區,是一所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此館佔地約96.81公頃,1991年籌備成立,於2000年2月25日開放,全館有三大展館「珊瑚王國館」、「台灣水域館」、「世界水域館」。
若將海生館與香港海洋公園相比較,海洋公園這個名為公營機構,實卻往往著眼「利益」的矛盾之處,往往金錢掛帥,為了增加收入,海豚表演加場、昂貴的熱帶雨林天地計劃、老大街風情、各類商品店鋪林立、晚間煙火表演、不停引進新物種以至海洋魚缸過份擠迫等等,這全背叛了海洋教育義意。當上月報導海洋公園園內海豚「自殘」消息傳出後,海洋公園的兩點回應,無論是海豚 Pinky 猛力衝向池邊再翻身直插池底的動作是「貪玩」,還是自小已有衝向池邊的「慣性獨特動作」,海洋公園均沒有積極處理問題,予人非常不人道之感。
按:前兩篇分享了一個長期租屋及兩個長期置業的故事。世事往往是轉折的,租和置之間,有很大空間。今回我找到文字工作者謝冠東,分享他為何由租屋,轉至置業。這是一個timing的故事。謝冠東強調置業那刻,不是最好的時機,但一定比現在好。換句話說,如果他錯過了那一刻,就可能長此租下去。那一刻是2010年4月,樓市升浪中段。
謝冠東:不入市就入不了市 股票積蓄支持首期
地點:元朗大力齋廚。元朗市中心的素食餐館數目,已經較整個沙田多。
2008年,一次旅行過後,茹素的謝冠東就愛上了自住。2008年9月,他租住深水埗兩房一廳的舊樓,面積300呎,月租6,000元,一年生約一年死約。他喜歡深水埗方便,附近有素食店,坐巴士很快到金山效野公園,在那兒靜靜做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