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今日是回歸28周年,特區政府早上進行升旗禮及酒會,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未有出席,這亦是其連續五年未有出席七一回歸升旗及酒會。董建華辦公室透過公關表示,「董先生在家休養,沒有出席有關活動」。
在今早舉行的升旗禮及酒會,三名前任行政長官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曾蔭權及林鄭月娥都有出席,其中曾蔭權、梁振英均偕同夫人出席。不過,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就未有出席,這亦是其連續五年未有出席七一回歸升旗及酒會。
【獨媒報導】今日是回歸28周年,特區政府早上進行升旗禮及酒會,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未有出席,這亦是其連續五年未有出席七一回歸升旗及酒會。董建華辦公室透過公關表示,「董先生在家休養,沒有出席有關活動」。
在今早舉行的升旗禮及酒會,三名前任行政長官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曾蔭權及林鄭月娥都有出席,其中曾蔭權、梁振英均偕同夫人出席。不過,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就未有出席,這亦是其連續五年未有出席七一回歸升旗及酒會。
【獨媒報導】今日是回歸28周年,特區政府早上進行回歸升旗禮及酒會。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時表示,上任三年經濟、民生陸續取得成果,並稱「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都不能做安逸的停滯者」,認為本港只要把握好機遇,不斷提升自身價值和競爭力,改革求進、創新創造:「憑着香港人的智慧和經驗,我有信心,東方之珠一定能夠在世界舞台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除了李家超,中聯辦主任周霽、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署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義、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等亦出席酒會祝酒。
特別提及23條立法 李家超:完成歷屆政府想做而未能達成的歷史任務
【獨媒報導】政府公布今年的授勳名單,兩名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潘敏琦、彭寶琴獲頒金紫荊星章。彭寶琴近年參與審理多宗重大案件,包括國安法首案唐英傑案、梁天琦案。政府在嘉許語中讚揚彭官處事公正,司法情操高尚,廣受司法同儕以至法律業界敬重。
今年共有20人獲頒金紫荊星章,繼去年兩名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庭法官歐陽桂如、朱珮瑩獲頒銀紫荊星章,今年就有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潘敏琦、彭寶琴獲授勳。
曾審理多宗反修例上訴及刑期覆核案 當局指潘敏琦表現卓越
潘敏琦近年曾參與審理多宗反修例上訴和刑期覆核案,政府指潘官過去30年服務司法機構期間,克盡厥職,表現卓越,歷年處理過多宗案情嚴重而且複雜的刑事案、上訴案,在主審案件的總結詞中肯持平,裁決理據充分。當局表示,潘官在審理上訴方面筆下判詞清晰透徹,分析鞭辟入裏,對多級法院的司法工作建樹良多,深得同濟和法律界人士的敬重。
【獨媒報導】今日是回歸紀念28周年,政府公布授勳名單,其中9名參與維護國安的時任官員獲授勛,他們均先後遭美國制裁,其中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前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前警務處副處長劉賜蕙、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及警務處副處長簡啟恩獲頒金紫荊星章。行政長官李家超感謝9人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卓越貢獻,指他們在面對外部勢力針對性惡意攻擊打壓的環境下,堅定不移、無畏無懼履行職責,積極參與落實《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相關工作,形容貢獻宏大。
3人獲頒大紫荊勳章 包括馮紹波、梁智仁
政府公布授勳名單,今年有3人獲頒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分別是香港經濟日報集團主席兼創辦人馮紹波、香港旭日集團董事長兼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楊釗,及港大榮休教授梁智仁。
今年有20人獲頒金紫荊星章,其中5人為參與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時任官員。在嘉許語中,政府指林定國是備受敬重的資深大律師,上任後全力領導律政司協助特區履行憲制責任,憑藉超卓的領導才能、法律專業知識、敢於擔當精神,帶領團隊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及草擬法案條文,更親自出席立法會會議及其他不同會議進行詳細解說,成功完成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歷史任務,為完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法機構作出重大貢獻。
【獨媒報導】政府今日(7日1日)公布2025年授勳名單,上年獲榮譽勳章的前劍擊運動員、於巴黎奧運首次奪金的江旻憓今年再次榜上有名,獲頒銀紫荊星章。政府讚揚她於巴黎奧運奪金是「為港增光」,代表香港參加國際劍擊比賽,屢獲殊榮,並積極貢獻社會,在多個非政府機構和慈善活動擔任大使,推動社會及青年發展。
江旻憓於巴黎奧運中首次贏得女子個人重劍金牌,是香港於該屆賽事中首面金牌,亦是繼李麗珊及張家朗後,香港歷來第三面金牌。江旻憓在摘金後不足一星期便於社交媒體上宣布退役,隨後加入馬會,任職對外事務助理經理,並曾參與「共創明Teen計劃」學習團到杭州考察,近日亦獲邀出席《港區國安法》五周年論壇。
資料圖片
翻查資料,在2022年授勳名單中,當時有逾30名體育界均獲授勳,包括於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奪金的張家朗、連兩屆奧運上奪得獎牌的單車運動員李慧詩,以及在女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泳項目中奪得兩面銀牌兼打破亞洲紀錄的何詩蓓均獲授銀紫荊星章。
【獨媒報導】的士司機陳輝旺於2012年因牽涉乘客糾紛而被捕,期間被警員林偉榮箍頸帶上警車,事後頸椎移位,留醫期間患上支氣管炎最終死亡。死因研訊今(30日)續,專家證人、骨科醫生李淵粦出庭作供,他指從閉路電視影片可見,死者與日籍乘客爭拗倒地時,首先著地的身體部位是臀部,因此不可能造成頸傷。李又指死者跌倒起身後,仍然能拉住日籍乘客,步姿從容、悠閑、有自信,不相信當時他的頸椎已受傷。李在報告中指出,他認為最大可能頸部受傷的時候,是在死者被控制及施加外力帶上警車的時候;死者被警方帶上警車之後,心理和生理上均「出現明顯重大變化」,無法步穩及站穩,顯示整體肌力下降。
骨科醫生:最大可能頸部受傷是在死者被帶上警車的時候
據庭上證供,死者陳輝旺(終年65歲)於2012年11月11日晚上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診治,至11月12日凌晨經急症室轉往內科病房。至11月13日死者報稱頸痛,同日緊急脊椎磁力共振掃描顯示,頸椎右邊C5至C6關節脫位,頸椎左邊則C5至C6關節半脫位。
專家證人、骨科醫生李淵粦指,一般而言,需有外力施加於頸椎位置,才會造成椎體脫位這種創傷。
李替事件撰寫了報告,他認為當晚事件中,有5個階段死者曾經被施以外力,分別為:
【獨媒報導】東亞足球錦標賽下周在韓國舉行,中國今日公布26人的球員名單。國足名單以老帶新,由張玉寧、韋世豪、朱辰傑及蔣聖龍等中生代領銜,U20三子王鈺棟、蒯紀聞及劉誠宇亦入選。內媒引述報導指,國足今次目標是「保三爭二」,即排名至少要在港隊之上。
國足日前宣佈,原任主教練伊雲高域離任,由前U20國足主教練祖積域出任暫代主教練。球隊今日公布東亞足球錦標賽26人名單,名單以老帶新,其中1991年出生的顏駿凌成為最年長一員。
隨着國足未能晉身2026年世界盃決賽周,球隊已進行換血。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伊雲高域提交了一份50人的名單,祖積域接任後從中選出26人。
朱辰傑(5號)入選名單,王大雷(14號)今次則未有入選
在名單中,有8人曾入選去年亞洲盃決賽周大軍,包括顏駿凌、朱辰傑、蔣聖龍、吳少聰、徐新、高天意、韋世豪及張玉寧,36歲的隊長王大雷未有入選,這或意味該名老將正式告別國家隊。
(獨媒報導)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去年實施,截至6月15日,投資推廣署接獲1,441宗申請,有670宗申請的投資已獲核實符合規定,總投資金額超過200億港元。申請者是何許人?有別以往做法,財庫局在立法會文件未有交代「外國國或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申請者來自何方。翻查今年2月特別財委會文件及今年4月書面質詢,當局詳列申請來源地,近半來自西非幾內亞比紹,另外約三成來自瓦努阿圖。
投資推廣署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交代「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實施狀況,截至今年6月15日已接獲1,441宗申請,批出1,366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另批出670宗申請的投資規定審查。至於入境情況,入境處已批出1,112宗「原則上批准」申請,意思是申請人可批准以訪客身分逗留香港不多於180天,以作出所承諾的投資。
【獨媒報導】網約車之爭在立法會變成「唔好提唔講得」的敏感話題,但事關香港人出行模式,以及3萬活躍司機的生計,主要持份者 Uber 繼續就規管方向發聲。Uber 全球總裁兼首席營運總監 Andrew Macdonald 今日在《明報》撰文,指的士牌照制度數十年來已趨變質,變成投資工具,令行業欠缺競爭與改革動力。他促請政府不要限制網約車司機人數,任何限制只會延長乘客等車時間,削減司機靈活賺取收入的機會。
有外媒早前引述,香港將於未來數月發布最新的網約車規定,Uber 正向香港用戶發送電郵,表達對政府正在擬定的規管方向表達擔憂,特別是政府可能限制平台允許的司機或車輛數量。電郵發送的對象,除了3萬名活躍的 Uber 司機,還有過去1年曾使用 Uber 服務的人,為數約150萬。
擔憂大眾回到「唔過海」的無助經歷
Uber 全球總裁兼首席營運總監 Andrew Macdonald 在《明報》觀點版撰文,指乘客普遍喜歡 Uber 的便利、可靠及安全性;司機則重視靈活工作模式及賺取額外收入的機會,他指「應該沒有人想回到過去網約共乘服務尚未出現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