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上周六(6月20日)發表「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8年研究成果,本地及海外專家、聾童校長、老師、家長在會上分享他們的經驗及感受。計劃曾在330間機構或學校推行,共有328名聾童受惠。研究發現共融計劃的聾童與就讀主流學校的聾生相比,學業成績、口語能力、心理及社交發展都較為優勝。不過,計劃的小學部份因缺乏資金,即使有豐富成果,亦無奈將於下學年停辦。
香港聾人教育落後 未達國際標準
本地主流的聾人教育依靠單一口語教育,欠缺手語支援,因為大部分人存有誤解,認為配戴助聽器就能完全改善聾童聽覺問題,但事實證明助聽器未能幫助他們,溝通障礙仍然存在。
2006年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提倡除口語教育外,應提供手語教育,訓練聾人老師教育聾童。但已簽署公約的香港仍然停留在口語教育,未能跟上國際標準。
「遷就」非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