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台《海底交易》是近期佳作。最近一集講述海豚保育,其中一個登場人物,以前從事捕殺海豚,如今改為當海豚導賞員。他的一番話,令我感觸良多。
這位石井泉先生,大半生以捕殺海豚為生。一次,當他如常捕獵,正如舉刀割喉時,竟看到海豚流淚。之後,石井泉放下屠刀,改當海豚導賞員,以贖往昔之罪。但他承認,當導賞員的收入大減;許多捕獵者如停止捕獵,生活無以為繼。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為保育海豚和鯨魚抗爭,這是很容易的事。但更重要的是支持和幫忙轉行帶導賞團的漁民,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現在放棄,便證明了漁民不能靠導賞團維持生計。我現在的心裡也搖擺不定。」
石井泉如是說。生計,是最現實的問題。
套用電影《狂舞派》的宣傳口號:「為了海豚,你可以去到幾盡﹖」我想大部分人想到的,首先是「捐錢」,然後是「行動」,包括(以下按困難程序排序)口講、不去海洋公園、參加示威、組織示威……我想,要去到好盡好盡,才會放棄自己的生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