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灣仔的這一端——樂景快餐店

灣仔曾經是一個相當「街坊」的地方。喜帖街未清拆前總愛留連在天地附近一帶,個性小店粉麵老店,尋不完的寶。 如今那一端的灣仔愈來愈多精品餐廳酒吧進駐。在大王街,看到是外藉朋友在酒吧外拿著杯酒在吹水。只有外國人才有此情懷嗎?非也。在灣仔的另一端 - 還未算過度開發的巴路士街上的樂景,小小的店面是做外賣生意為主,但仍有兩三小桌讓客人坐下堂食。

晚上的樂景,又是以大叔為主 (sorry我又係全場唯一港女)。要了個煎蛋漢堡包:漢堡扒是手打的,帶點黑椒吊味,加上煎蛋茄醬和微烘的麵包,好吃。加杯飲品才23元。事實上樂景的飯最平$26有交易,加碗例湯加$5,無飯基層(需知道不少基層住劏房,煮飯難)恩物是必也。

吃著,吃炒飯的大叔首先開腔和店員聊天 - 正是基層生活典型,每月只能花三數千租間房,租到間不是劏房又企理的,叫他樂個要死;和店員討論床的問題,引得另一食客大叔搭嗲 - 這樣的格局,是平民版的摸著酒杯底吹水 - 摸著碟底聊天;所謂品味,所謂文化,草根也有,只是不太受主流追崇,然而這卻是香港人本土文化的一種,難道這就是不夠品味(話說所謂「品味」還不是商家想要你多消費而營造出來的虛無氛圍嗎?)不夠價值甚至「行路快過食飯」而被淘汰都不足惜?然而,我卻在這兒找到一分悠然和自在,還有親切。

因為這是我的香港,屬於我的文化。

(註:友人分我一隻炸翼,香脆多汁好好味嗚呀)

初窺Sex Toy大觀園

銅鑼灣波斯富街一間工業大廈的三樓,有一間跟我想像中有點不同、也有點相近的性商店。我這個無甚性經驗的孤家寡人,報名參加性商店一晚遊,說到底,人始終是好色的。

香港人依然保守,大概很少人敢向親友坦言 :「是的,我平時用開性玩具。」主流社會對於性玩具的看法,或許是「縱慾」、「不正經」這一串負面標籤,然而隱身於舊式工廈的這間性玩具店,倒是一片窗明几淨,燈光柔媚得富有情調,輔以潔淨的木地板,這格局說是cafe也像。

廿多個參加性商店一晚遊的人席地而坐,聽年輕爽朗的女店員講解一項項性商品的用法,不似講座,不過也有點性教育的影子。我學會避孕套的潤滑劑原來不能夠是水溶性的、凡士林這類油性潤滑劑會導致避孕套破裂。女性最易達到高潮的方式是刺激陰蒂,這是意料之內,但原來要利用G點達到高潮,最長竟可花上十至二十分鐘不等,使人咋舌。

柔和如家居的氣氛,陳列出琳瑯滿目的性玩具,實在不予人一絲淫邪感覺,這不止因為商品潔淨,更因那份精緻、以至是華麗,加上不少玩具擁有奇異的外形,驟眼一看甚至猜不著那是性玩具。

祥華工程爭議的是與非

粉嶺祥華邨昨晚(25日)召開特別業主大會,議決「取消4千7百萬的地底水管工程」及「重選法團管委會委員」,我獲小業主授權出席。據法團張貼的資料,約有200多張授權書,另外,有超900名業主親自出席大會,是祥華邨在2004年成立法團後,從來未有出現過的情況。小業主如此踴躍出席業主大會,正好反映他們對6月28日通過了的水管工程的憤怒及對現屆管委會的不滿。

超過9成出席的小業主投票贊成取消水管工程(5萬6千多份),滿以為成功在望,但大業主房屋署不顧小業主的意願,投下一票反對票(近10萬份),令議案被否決,小業主感到非常憤怒。房屋署代表聲稱如果取消工程,可能會引發違約索償,金額龐大。事實上,房署在6月28日的業主大會上,放棄投票,已經沒有維護業主的利益,令這項近半億工程在充滿疑惑下通過;其次,在8月16日的業主大會,有關暫停工程的議案,房署沒有以引致賠償為由,再次不作表態,結果95%業權贊成暫停有關工程。

但是,房署今次反過來投票,反對取消工程,完全違背了小業主的意願,令小業主無法取消工程,既沒有保持立場中立,違背了讓小業主自行處理紛爭的一貫政策,完全不能接受。

電車公司22頁文件反駁取消建議 稱「電車屬於未來」

(獨媒特約報導)中西區區議會明日舉行非正式會議,討論智仕顧問有限公司,向城規會申請取消中環一段電車。電車公司提交22頁文件反駁,暗斥有關建議未經充分諮詢及求證,文件以「電車屬於未來」作結,稱電車是有效使用路面的交通工具,「環保且可持續發展」,全球逾440個城市均有採用。電車公司在文件中亦指私家車數目上升、路旁違迫及交通擠塞是電車效率下降的原因。

促城規會否決申請

電車公司稱,在智仕向城規會申請前,公司從未得悉有關建議。電車公司指申請影響逾萬計乘客、百計員工的生計及屬於全香港市民的歷史文化財產,「起碼也應先作充分諮詢及求證以確立事實」,他們強烈反對申請,促城規會否決。

指私家車佔用路面高電車90倍

電車公司目前有163輛電車,僱用650名員工,包括330名車長。目前每日接載20萬名乘客,佔港島區使用公共交通人次的15%。電車公司稱電車為「必要」、「最環保及經濟實惠」的交通工具,稱一位私家車使用者平均所佔路面空間比電車多90倍。該公司又引述香港地球之友於今年5月進行的調查,發現下午繁忙時間在中環有大量私家車佔用電車路面。

落入梁振英政權的監獄

我早前入稟就獄中膳食造成種族歧視及囚犯閱讀書本數目限制妨礙學術自由的司法覆核,在社會上引起不同的意見。香港社會主流反對為囚犯爭取權利,也往往將囚犯標籤成異類及社會的渣滓。我們不能否定部份人確是犯上了應承擔監禁懲罰的罪行,但監獄除了懲罰法律上犯了錯的人士,同時也需提供他們更生的機會,這樣才是對社會最有益及負責任的做法。

就各類的回應和指控,說我是精神病、是瘋子。我不逐一回應,我只能說,哪裏有不公義,我就會去打倒,監獄也不例外!尤甚在梁振英政權下,爭取民主的市民都有機會成為階下囚,不論是學聯的羅冠聰或學民思潮的黃之鋒,都相繼被捕被告。

記得在我掟蛋案件還在審訊時,一位大學學者曾推薦一本書給我,讓我一旦入獄時看。這本書是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傅柯主要的論調是挑戰一般人都認為監獄變成了懲罰的代名詞是因為人道主義者的人道考量,雖然他也沒有完全否定這個看法,但卻對監獄提出了一些更深入的探討。

傅柯在《規訓與懲罰》一書開頭以《達米安案件》作為切入點,一名試圖謀殺君王名為達米安(Damiens)的人在巴黎教堂大門前公開被以殘酷的刑罰處死。他更仔細地描述了行刑細節與肢體摧殘等。除了讓讀者感受到當權者的殘酷野蠻行為外,同時體現了當權者為達到宣示至高無上的權力,透過各種政治行為,包括對反抗者的懲罰以達到鞏固其當權地位的目的。

康文署違規偷步八宗罪

尖沙咀活化海濱項目涉嫌違規操作,雖然城規會在收到九成半反對意見下「有條件通過亅,但規劃署官員公開與康文署劃清界線,表明城規會只是按照土地用途審批,管理模式是否合理不在考慮因素之列,意味項目發展有很大變數:康文署何時公開協議條款,民政事務局如何把項目呈交立法會諮詢,地政總署能否與新世界集團談妥補地價金額,以至康文署最終會否與新世界簽約或重新公開招標,一切可能性均不能抹殺。

過去康文署一直很低調,從未公佈項目細節,直至這幾天被傳媒追訪,才透露了一項重要事實:這個以「翻新星光大道」為名,實質是壟斷尖沙咀黃金海濱地段的項目,原來並非一般外判合同,而是「公私營合作亅項目(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公私營合作亅是敏感議題,因為多年來有不少失敗例子,不僅令公眾利益受損,更影響政府聲譽,往往令主事官員騎虎難下。

公私合作 屢見敗績

不再等埋首副 港大校委會9月處理副校任命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8月25日)港大校委會再議副校委任事宜,會議採取特別安保措施,由港大紐魯詩樓遷至沙宣道賽馬會跨學科研究大樓,場外部署多名保安人員及警察。會後,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宣布不再「等埋首副」,校委會將於9月討論物色委員會關於學術事務及資源副校長的人選推薦,並指出7月28日事件中有人可能涉刑事責任,經已報警。會議開始前,港大校友關注組、保衛香港運動、「支持十院長聲明」校友組都到場外向梁智鴻及校長馬斐森遞交請願信。

梁振英的適度有為,比粗口更難聽

梁振英投稿《蘋果》網上論壇,反駁自由黨鍾國斌早前批評他上台三年未有建樹,並闡述自己的「適度有為」政策,其中一段是這樣寫:「韓國近年在創意文化產業飛躍發展,香港人十分欣羨。我去年官式訪問韓國,特意提出和有關政府部門面談,我的認識是,韓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並非政府積極不干預的產物。」

韓劇近年風靡亞洲,難道是一台獨大的製成品?《來自星星的你》莫非是創科局指導下的產物?當然不是,韓國有三家勢均力敵的免費電視台(KBS, SBS 及 MBC)及 50 多條有線頻道,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收視冠軍住住只有百份之十以下的收視率,能夠達到百份之二十以上的已經是大熱作品,百份之四十以上更被稱之為「國民劇」。正正是這個三雄並立的格局,才能迫使創作人自強不息,拍出更出色的作品以吸引觀眾。

打工換宿,窺探瑞典森林的自然風景

原文載於作者Facebook - 三角尺

你會為了甚麼原因而選擇旅行目的地?是當地美食,主題樂園,歌劇表演,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建築,還是醉人的風景?

北歐,被譽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度,近年更成了香港人前往的旅遊熱點,冬天勇闖芬蘭、挪威、瑞典北極圈內觀賞極光,夏天啟程去世界的盡頭——北角看午夜太陽,或到冰島冰川健行,親近自然,遠離繁囂。可是,旅途中的港人最具拼搏精神,想用最短時間暢遊最多景點,往往走馬看花地跑景點,只見城市的美好,未能細看沿途風景,失卻旅行的意義。

要認識北歐真實一面,不只旅遊,更要停留。去年有幸到瑞典交流半年,見識過北國的教育模式。瑞典義務教育為九年,小孩七歲上小一,七歲前不用學寫字,幼兒課程是遊戲取向。孩子直到十歲才開始學習英語,一至五年級並沒有設立成績等級,讓他們自由發展,培養創意和思維能力,真正做到求學不是求分數。雖然瑞典小朋友沒有贏在起跑線上,但英文程度非常高,我在瑞典待了半年,幾乎沒有遇到不會說英文的人,無論是街邊賣熱狗的小販,巴士司機,抑或年過七十歲的公公婆婆,都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問瑞典友人原因,朋友都說小時候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電視台常播英美劇集,玩電子遊戲接觸到英文,公共場所又有雙語標誌,不用上補習班。」

【圖輯】「明搞暗O」的3日2夜

同學與火龍果園主人琴姐合照。

明搞暗O於8月19 – 21日順利舉行,一班樹仁大學學生到了新界東北古洞參加迎新營,在這3日2夜當中,大家邊認識本地的工農產業,邊一起討論社會和學校議題,從中感受香港鄉村的生活文化。

第一天一行人便去了古洞村民泉叔的家,和很多村民一樣泉叔都會在家裏自製鼓油,用以自用,或送給其他村民。

DSC_0027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18
  •  2319
  •  2320
  •  2321
  • 2322
  •  2323
  •  2324
  •  2325
  •  232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