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荃灣1億社區重點項目「重建西樓角花園」早前被揭偷步動工,建築署於上星期五再偷步斬去4棵樹,泛民多名地區工作者今日在西樓角花園抗議。不滿工程尚未獲立法會財委會撥款,便偷步動工,新民主同盟社區主任王佩芝批評如同藐視立法會。
王佩芝直指工程項目支持度低和效率不足,而且造價高昂,應該立即擱置。王更提到,當局在4月已開始圍封公園的其中一部分,動工清拆涼亭和掘坑。她又不滿建築署竟表示西樓角花園地底有水管要重舖,如同認定「必須上馬」。
圖:富亨邨法團昨日張貼公告,表示已向其中一位要求中止聘用管理公司的居民組織者任萬全發律師信。
圍標、貪污、鉛禍,安樂窩突然成了計時炸彈,愈來愈多市民第一次面對大廈/屋苑管理工作。大埔富亨邨自2000年出售大部分單位予租戶並成立法團後,今日將舉行十五年來首次由業主按法例召開的業主大會,約三千九百戶小業主將會投票,表決是否中止聘用嘉怡管理公司及重新招標,投票於下午一時半開始。筆者與部分發起業主大會的富亨人談過,希望根據目前手上的材料,整理出事件的大概。
事件的爆發點是富亨邨業主立案法團在今年四月底去信各小業主,表示因最低工資、電費和其他營運成本增加,法團決定將管理費增加18%,六月一日生效,而且根據法例不需召開業主大會交代。由於加幅頗高,業主議論紛紛,希望了解法團的財務狀況。此時法團中一位年長委員朱達民(人稱朱伯)公開手頭上有的文件,揭發法團在今年年頭已被維修工程承建商追收超過一百七十萬欠款,到二月底,法團「應付未付」的款項再增加至超過二百二十九萬。這些文件令業主懷疑,增加管理費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清還這些來歷不明的欠款,亦令業主留意到,其實自二○○一年成立法團開始,十多年來一直沒有換過管理公司,而自己亦一直沒有留意屋邨管理的帳目問題。
● 隱瞞欠維修費170萬 加18%管理費
(獨媒特約報導)土地正義聯盟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多個關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及住屋的團體,今早突發擊闖入粉嶺高球場,他們批評政府土地分配不公,促政府收回年租僅1,000元的高球場,興建可負擔的房屋。去年有團體曾提出,收回高球場發展以替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政府則稱「不可行」。
文: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周月翔
一間顧問公司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指電車佔用中區3成路面,要求刪除範圍道路內的「電車」用途字眼,逐步淘汰電車。全港只有163架的電車被視為佔路元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顧問報告是基於怎樣的計算方法而得出此結論。
香港地球之友和科技大學在五月公布過一個有關電車的研究報告,發現中環德輔道中下午繁忙時間私家車佔了逾4成,專營巴士只佔2成多,電車更只是佔4.5%。但載客效率卻成反比。私家車在下午6時至7時共佔用路面1,043米,但乘客量只得418人。相反專營巴士佔用路面長度雖然比私家車多出接近1倍,但載客量卻有7486人,比私家車多出18倍。若以每米車長所載乘客量作計算,電車和巴士平均每米載3.9人次,比私家車和的士的0.4人次多接近9倍。誰是路霸,顯而易見。
電車歷史超過100年,收費最廉宜、也是香港少有零排放的路面集體運輸工具。但近年面臨的挑戰卻愈來愈大,車程增加,空氣質素惡化,令乘客流失。
3年前,人稱「信哥」的梁日信,在新田種出粒粒飽滿的油粘米,一時間令港人讚歎「原來香港地都種到米!」3年後,農舍面對收地壓力,黃金稻田難敵黃金,信哥被迫放棄種米,連農舍的寵物豬亦無奈送人。但這個積極樂天的農夫,仍呼籲大家8月下旬一同參與收割最後一造的本地元朗米。
青綠色的稻田漸漸變成金黃色,站在稻田邊的信哥打響大鐵鑼,「噹!噹!」原本隱伏的禾花雀成群飛回樹上。信哥是本地僅有的元朗米農,他大讚今年所種的油粘米比往年更佳,用來煮粥流出甘香米油,分外可口。他分享秘訣是用拖拉機將稻田的泥漿混和得當,令稻米吸飽泥土中的營養,再加上悉心預備的天然肥料,包括荷蘭雞屎肥、花生灰、茶籽粉等。稻田無化學農藥,信哥於是每日親手將被蟲蛀的枯稻摘去。然而,任農夫如何落力,稻米如何飽滿,好米還是不敵利益。
上星期一,信哥接獲自稱業權人寄來的法庭傳票,要求他盡快搬離農舍。信哥表示,農莊去年已被人釘上收地告示牌,今年7月尾時,對方曾派人到場測量。他自言已打定輸數,相信農舍難逃收地厄運。大感失落的信哥早前無奈將農舍所養的400斤竉物豬送人,而小狗及10多隻小貓將跟隨信哥一同搬走,一班「農友」共同進退。
(獨媒特約報導)上世紀香港足球曾經盛極一時,有「遠東足球王國」的美譽,足球名將如「大頭仔」胡國雄、「尹佬」尹志強、「四盤腳」姚卓然等名字家傳戶曉。《運動公社》星期五邀請了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又是資深球迷的馬嶽教授與《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作者李峻嶸,為大家講解及分享大陸易主後香港足球如何受左右派別政治影響,還有香港處於上世紀冷戰格局下的獨特地位。
李峻嶸:50至60年代的左右之爭
李峻嶸指香港因為被英國殖民,當英國發展現代足球後,香港自然比其他亞洲國家更早起步。早期香港足球不乏華洋對抗的意味,但隨著香港華將足球水準上升,在港洋人漸漸不敵,故本地球壇一直是華將與華人足球會主導。大陸易手後,中華民國遷台,由於當時香港商界及投資球隊的商人普遍同情國民黨,故50年代國民黨仍然能夠徵召香港球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亞洲盃或世界盃等國際足球賽事。
1959年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足球代表隊為競逐亞洲杯決賽週參賽資格而同場較量,一度引起香港左右派別尷尬。李峻嶸解釋指,足球作為凝聚民心的手段,中華民國能以此穩定東南亞華僑的歸屬感。
編按:土地正義聯盟執委葉寶琳與另外兩名示威者,被指去年6月6日強行闖入立法會,被裁定違反立法會的行政指令罪名成立,本文為葉寶琳寫於裁決之後。
我與張漢賢及黃根源,今日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違反立法會的行政指令罪名成立,法官將案押後至本月28日下午二時半判刑,期間會等候感化官背景報告和社會服務令報告。(案件編號:ESCC3350/2014)
判決後我希望提出幾個問題:
1. 立法會可有召警入立法會的指引?
裁判官強調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因此立法會權力是需要重視,本人當然認同這觀點,但按多位證人在庭上確認,案發的2014年的立法會並沒有任何召喚警察進入立法會範圍協助的指引,即是什麼條件下立會保安才可尋求警察協助呢?當年並沒有任何要求,只是秘書處和立法會主席和內務委員會主席商議後就可召警到場。這豈會是尊重三權分立的做法?公眾現時無從得知最新指引為何,本人認為立會秘書處實在有需要公開相關指引,以確保三權分立之基礎。
2. 立法會內可有示威自由?
圖:坪洲聖家路大樹.樹人共生 facebook 專頁
(獨媒特約報導)離島地政處擬於下星期二砍伐坪洲聖家路大朴樹,環保觸覺、中西區區議會許智峯及雷霆救樹行動等多個團體今早到離島地政處抗議。環保觸覺譚凱邦表示會盡力斡旋「避免兵戎相見」,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指他會以身擋樹,直到香港有完善樹木法為止。當區區議員曾秀好則指,官員曾口頭向她承諾不會斬樹,但未收到正式書面通知,她要求當局擱置行動。
對於坪洲斬樹的決定,環保觸覺譚凱邦批評地政處指大樹「有潛在危險」理據不足,但實際危險程度、樹木健康情況等均未向公眾交代,指大樹是陪伴坪洲居民多年的集體回憶,批評政府部門「斬得就斬,以圖一了百了。」。今日亦有參與示威的樹藝師馬經綸曾實地視察,指該朴樹十分健康,見不到任何明顯的傷痕缺陷之餘,亦沒有真菌感染,樹後的護土牆完整,泥土亦沒有出現龜裂,主力支撐根無結構問題,顯示樹木十分健康,僅為「中等風險」,沒有即時倒塌的危險。他質疑地政處評估樹木須斬砍的決定,指只須適當修剪便可原地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