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昨天五一勞動節,學聯臉書上載一幅照片,如上。

於是有人跟帖開罵:「唔好再消費『抗爭』兩隻字啦,真係左既,除哂你地d血汗new balance同gap先啦」;不要「拿著Iphone說打倒資本主義」。

在這些人眼中的,既稱左翼,就要打倒資本主義,就要拒絕使用一切資本主義所生產的東西。

在資本主義內部反資本主義

或真有自稱左翼者,咁simple and naïve。如此左翼,也必然脫光所有衣服,拒絕文明,居於深山。如果上述朋友知道在哪,介紹介紹做個訪問,一定有賣點。

獨立媒體(香港)項目主任余依庭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2015年截取通訊及監察(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今日(5月2日)舉行公聽會,議員質疑《條例》已經過時,不能保障市民私隱,執法人員實則不須「截取」網上通訊,直接向網絡服務供應商索取便可取得數據,變相繞過《條例》。保安局承認有關行動屬執法機關日常搜證工作,《條例》並不適用,亦拒絕說明《條例》如何應用在Whatsapp、Line、Telegram等即時通訊軟件上。

拒表明是否包括Whatsapp、Telegram

獨立媒體(香港)項目主任余依庭指當局一直拒絕表明,《條例》是否包括即時Whatsapp、Line、Telegram等網絡通訊,現時網絡已成為主要通訊工具,條例中的「電訊系統」亦明顯包括網絡通訊,要求當局清楚說明。

民主黨涂謹申於會上要求當局進一步說明截取即時通訊軟件是否受現行法例規管,保安局副秘書長李美美表示要視乎有關軟件是否符合《條例》定義,強調不能透露過多,令犯罪份子有機可乘,只能提供較「一般性」的答覆。

杜奧巴看上去有點像大傻哥那樣是個惡形惡相的彪形大漢,身上每一寸肌肉彷似兇器,那凌厲中帶點邪怒眼神直教人忌諱三分,而曾不顧形象地對著記者鏡頭面前大叫一聲「北京電視機」更令人看出他的率直火爆性格,「魔獸」稱號不多不少帶有半點令人畏怕之意。然而誰知道杜奧巴卻跟大傻哥一樣,私下一點都不可怕,亦無甚架子,好人一個,而他甚至是一反「魔獸」角色,在場外化身慈善羚羊。

他曾慷慨地捐出三百萬鎊於自己祖國興建一間醫院,幫助有需要的科特迪瓦國民;
他為了助非洲小童而設立了「杜奧巴慈善基金」,為他們興建學校,興建診所、興建醫院,提供學業上需要,讓他們有機會學習;

他亦曾將部分收入投放在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繼續幫助更多的非洲小童;

他甚至挺身而出,呼籲國內的派系停止內戰,放下武器,而最後那些呼籲果真成功調停持續了五年的內戰。

如此偉大兼慷慨,足以令他成為時代雜誌世界百大最有影響力人士之一。

早前英超賽會頒發「精神獎」於杜奧巴,以表揚他在慈善上的無私付出。

「我出身自一個貧窮家庭,我跟朋友們在街上在沒有穿鞋、沒有草地的情況下踢足球,但我們仍然非常享受,沒有東西比你看到一名小孩掛上笑臉更好,那就是我嘗試幫助他們的原因,我很想非洲可發生更多事情,我想給予他們夢想的機會,當你擁有良好健康和心情愉快的話,你就會更容易擁有夢想。」

//幼稚園、小學生明明會帶水樽、手帕上學,人怎麼長大了,卻退化得把好習慣「戒掉」,要每擦完一次汗扔掉一張紙巾。我們似乎把揮霍資源的生活方式、把城市丟棄垃圾的習慣,一併帶到郊野,認為總有人服侍大家執手尾,甚或會說「我有納稅!」意謂有扔垃圾的權利。//

每次長假期,郊野公園都會被垃圾洗禮,垃圾桶失守遭迫爆。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數據顯示,2014至15年度郊野公園收集到3,800公噸的垃圾,拍得上11至12年度的紀錄,為03年沙士以來最高。

小學生會拿水樽 成人卻好「即棄」

這不到4,000公噸的全年數字,放諸香港一天收到1.2萬多公噸垃圾的規模去看,屬小巫見大巫。每個人每次到郊野公園,平均會棄置320克的垃圾,數字並不吸引眼球,而且也不過是膠樽、膠樽、膠樽、紙巾、紙巾、紙巾——膠樽和紙巾實在不成比例的多,不多寫幾次無法呈現真象——還有零食包裝、果皮和煙頭等。別低估這些垃圾「濕濕碎」,320克的廢物,可以是40個膠袋或者11個膠樽,足以在綠油油的山林中,成為漫山遍地的紙巾花、膠樽果,礙眼非常。

說來湊巧,1977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由羅拔·查托夫和艾文·溫克勒監製的《洛奇》,擊敗了包括《的士司機》在內的四部作品,獲得了當年的「最佳電影」獎項;而三年之後,由馬田·史高西斯和羅拔·迪尼路再度合作的《狂牛》,在同是羅拔·查托夫與艾文·溫克勒的監製下,一起地製作了另一部拳擊電影經典。只不過,跟積極向上、以大團圓結局收尾的《洛奇》不同,《狂牛》是往相反的方向,向下墮落,它的黑白風格,抹去了一般體育電影的勵志色彩,令人看完之後,非但沒有感到雀躍鼓舞,甚至會覺得有點壓抑和傷感。

影片《狂牛》(Raging Bull),根據前世界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Jake LaMotta)的真實經歷改編,這位中量級拳王與挑戰者Sugar Ray Robinson的對決,曾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一段傳奇。「狂牛」傑克·拉莫塔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故意輸掉比賽的「換取」,既一步步向著拳王寶座逼近,也同時一步步邁向了崩潰的邊緣,他在擂台上被打至傷痕累累,其敏感的內心亦因多疑和猜忌,不斷地飽受著煎熬與創傷。

圖︰可憐的筆者果汁糖吹波失敗,被陌生妹妹恥笑

香港每二日就有一個節誕,比美日本、台灣的熱鬧。可惜,大部份的節誕長老都擔心承傳,後繼無人。青衣的真君大帝寶誕和天后誕的廟會,卻不用擔心,已變成青年人的玩意,在青衣找到的台北夜市,街頭美食成功活化傳統節日。

萬人空巷,沒有傳媒的鎂光燈,也沒有旺角和西貢的遊人,滿場是街坊、香氣和創意,新發明的原隻電鑽小西瓜、惹味非常的燒魷魚、各式新鮮串燒、傳統的糖公仔、吹波糖,也有生猛扇貝、大蝦,即叫即燒,只賣三十元。

夜市從來都是節慶一部份,可惜香港政府的扭曲,不許熟食小販,只得剩下相對沉悶的宗教儀式。昔日的節誕,靠熱鬧吸引新一代,日本、台灣如是,保留傳統之餘,也給予社區快樂。想重溫過節的快樂,想迫想熱鬧,不用去旺角,西貢,去青衣夜市,燒蠔,燒蝦,串燒,肉鬆蛋卷,雪糕,樣樣必食。少女少男舉目皆是,比mk更mk, 比老銅更老銅,錦衣麗妝,完美結合傳統與潮童,小販美食令社區充滿活力,誰說小販擾民。我要真小販,才感受社區的存在的快樂。

沒有波瀾壯闊的場面,基層的抗爭運動卻從來不會丟低任何一個人走。

榮豐街坊被屋宇署迫遷,居住在荃灣西永華工業大廈的街坊陳小姐也來到了太子聲援:「他們的今天,就是之後的我們。」永華工業大廈早前也被屋宇署發信通知,要求街坊7月22日前必須離開。

擔心七月同遭迫遷

陳小姐由第一天留守開始,就一直支援處境相近、同氣連枝的榮豐街坊。「我只知道我們是合法租這地方,也只是被迫租住這地方。誰不想住得安全點、地方大點?對不對?」

陳小姐認為,基層市民被迫租住工廠大廈,政府應負上一定責任。「出面找地方租金很貴,我們實在負擔不起。」

榮豐事件不但令社會再次關注劏房問題,同一時間也突顯香港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資產階級住的地方愈大、愈舒適的同時,基層市民居住環境則愈見惡劣,卻同時要面對高昂的租金。

有街坊指,一座三百呎的市區唐樓,租金可以開價六千元--假設一個基層工人的時薪是最低工資$32.5,每週工作六日、每天工作十小時,薪金都只是大約八千元。昂貴的租金,為基層帶來難以承受的生活壓力。

屋署:可找合法劏房

陳小姐指,有次與屋宇署職員會面時,對方曾聲稱可以搬到一些「合法劏房」,但沒有給予明確指示,職員也不知道情況。翻查屋宇署網站,署方對於「合法劏房」定義也十分模糊。

我們有福同享,我們有難同當。

荃灣榮豐工業大廈劏房戶被迫遷的同一天,城規會經兩日閉門審議下,不作修訂通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兩份分區大綱圖;同一時間,建制也開動了宣傳機器,批評「盲反」東北發展的市民欠香港人六萬單位。然而,此舉當然不能將東北村民與劏房戶分化,今天東北村民朋友就來到太子屋宇署,聲援榮豐街坊。


街坊、村民、社工、市民互相交流,互相了解

建制製造假對立

面對壓迫和抹黑,榮豐街坊周生周太感謝村民聲援,他們認為建制舉動圖令市民內鬥:「其實錯的不是我們而是政府,所以希望政府不要再做那些雞仔媒人的事情。」周太強調,就算新界東北馬上落實興建,都不能解決今天市區劏房戶的困境,批評建制機器論述荒謬。

(獨媒特約報導)職工盟及多個團體今午發起五一勞動節遊行。他們高叫口號反對輸入外勞,又呼籲立即訂立標準工時還工人健康快樂的生活。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以特別裝扮到參與五一勞動節遊行,右邊刻有8小時的臉代表8小時工作健康快樂的樣子;左邊的黑白臉則代表沒有8小時工作的殘樣,表達爭取每日8小時最高工時,「2017,標準工時,一定要得」的訴求。李卓人表明,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是刻不容緩,又要求行政長官梁振英立即兑現承諾。

圖: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花了一個「黑白面」妝,右邊白面寫上「8HR」,左邊黑面則是「熊貓眼」,寓意工人每日工作8小時就精神奕奕,如果日做12小時就「冇生活、冇休息、有時間進修」

李卓人:真普選才能保障工人權益

圖:學聯在今日五一勞動節遊行中舉起的橫額

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推倒階級」一詞有少少不妥,作為關心工人、支持平等,針對資本的一群,當然不忘階級鬥爭。但稍有不慎,使用這些詞語只會令其他人誤解。不明白的朋友讀到此詞又會更迷茫(更或者索性唔理),又或者被惡意的人標籤這為「膠化」。更何況「推倒階級」一詞好似跳左step,比起爭取勞工權益又遠左一步。

不過,說到底,我更不同意有些人的說法,指五一遊行無用唱K,或指有人用iPhone就不應說自己是左翼。一來,勞動節本是慶祝工人勞動、紀念爭取8小時工時運動,是工會顯示力量的時候,也是工人上街的時候。所以你會見到有些人選擇上街表達訴求(溫和式),有些如外傭選擇從被忽略的暗處走出來載歌載舞,有些不是工人的團體,選擇出來聲援工人,與工人連結起來,例如學生、性別團體、社運團體、政黨、內地超齡子女的家長。如果只看那一刻有否暴力或直接爭取權益,來判斷這些工人團體有否做野,恐怕未為公道。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76
  •  2377
  •  2378
  •  2379
  • 2380
  •  2381
  •  2382
  •  2383
  •  238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