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圖:草媒

傳媒對重要提醒不作報導

在上一篇文章《兜兜轉轉半世紀:全民退休保障的爭論》指出「若在未來兩至三年間仍未能落實推行供款性全民退休制度,香港將會錯失最後時機,未來只能在現行的強積金、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制度中進行修修補補的改善。但由於非供款性的社會福利要依靠一般稅收,水平受到基本法低稅規定的必然限制。錯失實行全民退休制度的最後時機,長者貧窮問題將來仍然會揮之不去,很多老人退休後不 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有讀者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其實在周永新教授《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的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中便指出要把握這最後的黃金機會的重要提醒。可惜有關傳媒及評論均未細讀及全面報導報告的細節,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對這重要提醒不作報導或討論。

「人口機會視窗」黃金機會2019結束

圖片摘自兩大名帥:哥洛夫(左)和唐李維的對談(右)

有許多關心英格蘭足球衰落的球圈中人,紛紛跑出來指今天本土球員缺乏上陣機會是國家隊戰績不濟的關鍵。即使英格蘭的本土球員得到上陣的機會,但青訓理念的落後已經注定他們後天的發展受限。其實,英國足球另一個值得注視的問題,應該是傳統的英式manager的末落。

英式manager的傳統

從歷史上看,英式manager(包括英格蘭教練和蘇格蘭教練)的普遍特點,在於他們屬於比較典型的穩健型教練。這類教練執掌球隊的發展路徑通常是:首先在隊內建立一種宏觀的比賽思路或者哲學(無論主張Charles Reep的高Q大棍抑或主張蘇格蘭式的傳控足球),其次按照這種哲學購買和培養球員,再次是經過長時間的反復訓練締造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一套日漸熟練而且能降低錯誤的超穩定結構。(即如費格遜,他在人生中通過學習掌握過好幾套體系,但其基本哲學仍不離其師父Jock Stein),然後是依靠這種體系去積累勝利資本,營造某種近乎家庭乃至家族性質的球隊文化和凝聚力,繼而爭取成績。

圖:草根行動媒體

文:郭永健(左翼21成員、工黨秘書長)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建議政府慎重考慮設立全民性的老年金後,隨即引來商界、右派經濟學者的反對。本文嘗試以經民聯議員梁君彥的《何苦要全民埋單建「福利危樓」》作為代表文章,就著他們對全民退保的質疑作出駁斥。

1. 全民退保2026赤字,2042乾塘?

經民聯的立法會成員梁君彦撰文指出,「周教授在《報告》中也自承認,計劃到2026年就會出現負數,2042更可能「乾塘」。計劃的基礎毫不扎實,連建議者也沒有信心;假設將來人均壽命增長超出預算,或基金行政費上升,經過乘數效應,赤字更可能遠超想像,隨時變「福利危樓」。」

唐狗「未雪」在港鐵路軌上被輾斃事件,在短短幾日之內有點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演變為軒然大波,談論「未雪」的人不比談論房祖名少,關心政改的人可能暫時更關心未雪。

很驚訝吧!於是一眾有識之士撲出來解讀。搜索枯腸找出所謂深層次的原因。有說因為市民厭倦了政治的爭拗,反而車死狗的故事來得簡單利落,大是大非, 輕易就可以揪出幾個奸角,痛快淋漓,所以大受歡迎。又有說因為港鐵公司一向不討港人歡心,事故頻生誤點誤班,加價卻十分準時。此壟斷香港軌道的地產霸權, 香港人早就恨之入骨,今次難得「斷正」,港人怨氣如洩洪爆發。 而涉事列車為國內直通車,也就順理成章和中港茅盾掛鈎。有說這是大陸賤視動物文化在香港的一次成功演練。有說是香港食狗合法化的先兆。更有說香港人就是 「未雪」,在路軌上無處容身,又上不了岸(月台),最後成了中方列車的輪下亡魂。當然也有陰謀論說整件事有中方在背後「發功」,四方八面的撥火淋油,目的 是為即將落實的政改框架轉移視線,將引起的爭議稍微降溫。

想不到,未雪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曖昧,是青春的同義詞──《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

籌備多時的《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終在夏日國際電影節2014放映,四場全滿。《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是繼《DIVA華麗之後》後麥曦茵再次執導劇情長片,更以旗下DUMB YOUTH的新演員(如王敏奕、PLAYTIME等人)為骨幹,音樂則由曹震豪一手包辦,誓要以新一代藝人拍出屬於青春的青春電影。今次的長片由香港電台出資製作,將在香港電台分成五集播出,而電影節的則是導演版本,比起電視版本更要挑戰觀眾的閱讀能力。

青春的曖昧

天使成魔 既關乎球會名聲 亦代表陣型改變

1. 我覺得一切都是由德國超級盃開始。馬天尼斯傷出,令拜仁陷入中堅荒,於是拜仁介入曼聯和羅馬之間有關賓拿迪亞的買賣。曼聯見拜仁要搶賓拿迪亞,知道勝算不大。而搶不了賓拿迪亞,代表曼聯的陣中只有四名中堅(洛祖、伊雲斯、史摩寧、鐘斯),要打三中堅的352實在太冒險。相信雲高爾在知道買不了賓拿迪亞時,就果斷地把未來的陣型發展方向改成433或4312。亦因此曼聯開始加快和皇馬談判有閞迪馬利亞的交易。所以才會出現「明明在談買中堅,卻突然買了翼鋒」的情況,背後其實是曼聯陣型整體發展方向的調整。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近日突然會出現賣韋碧克的傳聞—如果曼聯有轉打433的趨勢,只有一個中鋒位,那韋碧克也難免擔心自己出場的機會更加渺茫了。

(圖中為聖十字徑路口行人過路燈的街景(攝自google map),在廿多年前,這裡並未設圖中此交通燈,很多居民直接橫過筲箕灣道,日久才讓社會了解設置過路設施的需要。)

「路,是人行出來的。」是老生常談,也是眾多社區各處的生態。不少現在人來人往的行人道,都是屋苑落成入伙時圖則上本來沒有的,反倒是居民覺得那裡應該有條路才方便快捷,於是用腳踩斷竹棚、用腳撥開人工花槽上的喬木,自行開出條花泥路來,然後那條泥路慢慢受其他居民歡迎和慣用,屋苑的管理層受區議員或是居民的要求才正式將它開辟成一條正式的行人通道。

同樣被人用腳走出來而被認可形成的道路,還有很多不同形式的例子:廿年前,西灣河聖十字徑本來是沒有行人過路燈的,是居民多年來頻繁地慣常在該處橫過馬路,於是才被納入地區設施工程的一部份。

從道路設施到交通系統,無一不是因應 End User 的需求而生。我的舊文【註一】也早有提及,過去用交通系統來主導市民通勤需要和人口流向的思維已經過時,不贅。港府跟運房局沒有為交通政策導航把關,公營機構沒有履行應有的職責和道德責任,這更不用我多說。這一篇我不談外國案例和政策倫理,更不談政府應該或可以做甚麼。

來想想我們民眾可以做些甚麼吧。

1997年6月30日立法局大樓外。(圖片來源:明報)

香港之自由主義傳統,未嘗茁長卻經已要宣告死亡。受被譽之現代自由主義發源地的英國統治近百五載,其自由主義在此地卻不留多少痕跡。英國人走了僅十七年,留下的自由主義虛擬架構,竟已分崩離析。

一八四一年英國人攫取香港時,正值為自由主義思潮在英國極盛時期。前有洛克、湯馬斯潘奠下的基石,當時又有密爾等自由主義之大師,西敏宮內則有自由黨前身,輝格黨獨領風騷。輝格黨巨頭巴麥尊子爵對清廷發動的鴉片戰爭,便是以「自由貿易」作為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自由主義之大旗下開埠,香港的任務自然要當一個能令殖民者自傲的自由港了。

然而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也是英國社會最保守的時期。社會門規深嚴、強調禮節,亦是階級成見、種族主義最普遍的時代。工業社會之下,社會貧富差距極之嚴重,然而在社會達爾文主義,實業家精神,自由主義下的「自助」競爭精神鼓吹下,不滿於社會經濟不平等,倡議對窮人施以援助的平等主義聲音,仍然未成為社會的主流。這個維多利亞式的自由主義,竟跟香港的家庭功利主義無縫結合,誕下了所謂「獅子山下」的一代「神話」。

迪馬利亞如何解決曼聯的問題?

先旨聲明,迪馬利亞雖然不是我認同的曼聯買人首選,但他的存在還可以解決當下曼聯的進攻問題。簡單來講,迪馬利亞持球好而且具備突破能力,解決了曼聯前場欠缺創造力的困局。

四人小組與曼聯中場
曼聯在中場控球居優勢,但球在中場線附近停滯太久,未能製造入球機會。環顧荷蘭在世界盃的比賽,雲高爾的3-4-1-2裏的「2」,作用就是在後場連結中堅和翼衛,在前場連接前鋒、兩位翼衛和那位墮後的「1」(史尼達),使球場上任何一名己方隊員拿球後都能形成一個4人小組。

所以,雲高爾對兩位中場中的要求是,跑動積極、覆蓋面大,儘量多的一腳出球並且把球傳給位置更好防守、壓力更小的隊友。從這點要求看,靴利拿做得很好;費查連跑動都出問題,似乎可以見棄;卡華利跑動可以、一腳傳送也可以,他的問題是不清楚四人小組裏哪一個位置更好,所以傳送選擇經常出問題罷了。

左:以前整片海面連成一氣,有污染也會散出外海
右:現在機場島阻擋內海與外海的水流來往,污染困在內海
紅色 X 符號,標記望后石污水處理廠的位置

望后石污水處理廠泄漏,惹起公眾對青山道沿岸泳灘的污染情況。

如果沒有赤鱲角機場,部分污染可以通過水流從珠江口向南流出大海,青山公路沿岸海灘的污染程度可以稍為減低。

但是有了機場,污染一旦流到青山公路以南海面,就會困在「內海」難以宣泄,將來還要加上第三條跑道,水流出入內海與珠江口之間的通道,會碰到更大的阻礙,水污染會「衰多兩錢重」。

2012年,我評論三跑環評的《項目簡介》擬稿時,早已指出了這個問題(見網誌《草雲居》連結),但是最終機管局提交的環評報告提也不提。

好,上天給我們一個教訓,先來一個預警!

機管局你有甚麼話說,你的機場令污染物難以流去大海,令海灘污染比以前嚴重,一點「環境影響」都沒有?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

將來三跑還要加劇這個阻礙污染物離開的情況,一點「環境影響」都沒有?機管局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其實影響不只限於青山道沿岸,東涌 - 馬灣 - 屯門的三角海域全受影響。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72
  •  2573
  •  2574
  •  2575
  • 2576
  •  2577
  •  2578
  •  2579
  •  258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