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鎚頭鯊,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近日在各團體施壓下,希望海洋公園能推行「陽光政策」,增加透明度。今日園方終於行出第一部,六條鎚頭鯊死亡後,十日內公開死亡調查報告。無奈這份報告出現太多疑點,令我們相信這調查報告太兒戲,而且還在隱瞞真相。
海洋公園一方聲稱,「調查結果發現,海洋奇觀內一個負責調控臭氧輸出的感應器因受微弱電流干擾影響出現故障,導致輸出到蛋白分離器的臭氧偶爾超出正常水平。電流干擾主要是因水管受附近的電器裝置影響而產生微量電流,加上海水是高傳導體,微量電流經海水影響了第一個感應器的數據及訊息。同一時間,水族館的內置安全機制 — 防止過多臭氧輸出的第二個感應器,亦因故障未能操作正常,在量度臭氧副產品的輸出數據時較實際情況稍低。....故不會對絕大部份魚類及鯊魚構成威脅,惟館內對臭氧及其副產品特別敏感的鎚頭鯊,尤其是身型較龐大的雌性鎚頭鯊,卻不幸在游經混合臭氧副產品之出水口時受臭氧副產品影響。」
曾在海洋公園工作員工則認為這個理由太牽強,臭氧會經過活性碳給收臭氧及其臭氧副產品,若高於某一個濃度,則即時停止供水,就算過濾系統壞了,也不會導致高濃度離子溶入水中,再者因為海洋公園儲水池儲水量不足以駐滿整個海洋奇觀魚缸,除了特別醫療日子,魚缸每日只會換少量清水。若真是大量帶臭氧負離子水流入,導致六條鯊魚死亡,這樣整個魚缸其他魚一定相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