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電影業寒冬下續辦「全港戲院日」 商會:抱樂觀心態面對挑戰

【獨媒報導】香港戲院商會連續第三年舉辦「全港戲院日」,今年將於5月10日舉行,當日全港53間戲院劃一票價30元,戲票將於5月7日中午12時後在各大戲院票房及網頁公開發售,而寶石戲院將於5月9日在票房發售。對於多間戲院先後結業、本地票房收入不斷下跌,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袁彥文坦言活動幫助有限,旨在回饋市民及吸引觀眾入場:「暫時都見唔到有啲乜嘢大嘅片嚟緊可以令我哋嘅票房去返疫情前嘅水平。我只可以話,我係叫做抱住一個樂觀嘅心態去面對呢個挑戰。」

袁彥文
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 袁彥文

5月7日開賣 最多可買4張

研究指長者疫後社交孤立比率達45%  專家指疫情、移民潮致雙重打擊

(獨媒報導)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及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合作,推行跨代關愛長者計劃,協助具社交孤立風險的長者擴闊社交。計劃早前分析逾千名長者的數據,發現他們疫後社交孤立比率高達45.1%。計劃總監黃麗儀表示,疫情及移民潮對本港造成「雙重打擊」,已改變長者的生活習慣,「佢哋慣咗喺屋企,慣咗唔落街,慣咗叫外賣」,使其社交聯繫變得薄弱。

計劃今日舉行成果分享會,東華三院「圓滿人F生服務」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在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推行賽馬會「無獨有偶」跨代關愛長者計劃,透過東華三院轄下在沙田區及九龍東區的長者地區中心、鄰舍中心、綜合及改善家居照顧服務單位,為社交孤立長者與中年義工、大學生作配對,期間舉行家訪、電話關懷等活動,鼓勵長者連繫社區。

無標題

民建聯指有公屋視障人士觸覺磚防滑度欠佳  倡塗納米蝕刻塗層

(獨媒報導)民建聯早前與香港道路及路磚關注組委託實驗室,抽驗葵青區內的視障人士獨立行走觸覺磚,發現防滑度未達標。測試更發現石籬邨、葵芳邨的「觸覺磚」防滑度未及標準一半,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已向房屋署建議,在地磚塗納米蝕刻塗層以提升摩擦力,並獲署方接納,日後在全港所有屋邨試行。他又呼籲,政府應定期清潔維護,及處理不合規的磚塊,長遠則要更換高防滑度物料。

無標題

葵芳邨、石籬邨防滑度未達標 差標準逾一半

政府稱無意調整機場離境稅加幅 姚柏良質疑欠缺科學化分析

【獨媒報導】《財政預算案》提出飛機乘客離境稅由120元上調至200元,今年10月1日生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回應,重申現時增幅合理,無意作出調整,亦不會分階段或延期增加離境稅。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質疑,政府未有提供客觀數據分析,加稅欠缺科學化分析,當局只重覆在法案委員會上論點,認為理據薄弱,忽視加機場稅費對旅客及經濟影響評估的客觀分析,並引用國際機場協會數據,指機場稅費增加10%會導致0.9%的旅客流失,按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估算,約300萬名旅客或受影響。

財庫局列六點考慮因素 稱上一次調整已是22年前

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布,離境稅現時由每位乘客120元增加至200元,預計每年可為庫房帶來16億元收入。有議員早前在法案委員會提出質疑,認為今次加幅過高,當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回應,提出六點考慮因素。

財庫局強調,政府在決定增加離境稅的時候,已在增加收入和減低對乘客的影響之間作出平衡。局方稱對上一次調高離境所以是2003年,當時每名乘客80元增至120元,今次調整已在22年後,期間累計通脹約為64%,加幅亦與此相若,重申這是政府解決財赤及增加收入的措施之一。

環團研究指本港森林碳儲存潛力大 不亞於全球各國

【獨媒報導】今日是世界地球日,香港大學及長春社公布全港首個「香港森林碳存量估算研究」,團隊過去3年收集2萬棵香港樹木數據,記錄不同種類樹林量度及樹木大小,估算樹木地上生物量(AGB)及碳存量,並將成果集結成《城市生物多樣性和碳儲存—香港原生樹種的應用》一書。今次研究發現,香港森林碳儲存潛力龐大,特別是原始風水林及植林的地上生物量每公頃儲存逾340噸,兩者碳存量亦每公頃逾160噸。

長春社保育經理吳英嬋表示,植林及風水林表現較突出,相比全球各國森林不算差,但在於以森林功能方面,早期植林以同一批樹木種植,相比風水林森林結構較為單一,生物多樣性較低。


長春社保育經理吳英嬋

團隊3年間完成90個森林調查 收集2萬棵樹資料

教宗方濟各逝世 林鄭、曾蔭權到堅道主教座堂弔唁

【獨媒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復活星期一」(4月21日)因中風併發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8歲。方濟各的葬禮將在本港時間周六下午4時舉行,天主教香港教區已在位於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設置弔唁處,本身是教友的兩名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蔭權今日傍晚亦到場出席彌撒及弔唁。

《獨媒》下午到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不少教友先後到場弔唁,林鄭月娥、曾蔭權傍晚同到場,二人在參與彌撒後一起步出教堂。林鄭月娥身穿白色外衣,昨晚已到主教座堂出席彌撒的曾蔭權,他則穿上白色短袖恤衫,二人言談甚歡,數名要員保護組期間一直在旁。

首名耶穌會、拉丁美洲教宗 生活簡樸見稱

教宗方濟各1936年在阿根廷出生,來自意大利裔的阿根廷移民家庭,1958年以22歲之齡加入耶穌會,在1969年正式晉鐸成為神父。他在1998年獲任命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2001年獲任命為阿根廷樞機,是首位來自耶穌會的教宗,及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

廉署起訴機場擴建工程分判商 涉向外勞收逾百萬賄款  有工人怕失去工作啞忍

【獨媒報導】廉政公署今日落案起訴一名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工程分判商,控告其涉嫌向21名輸入勞工收賄共逾100萬元,以協助工人受僱。廉署表示,有分判商涉嫌與外勞「工頭」串謀,要求工人將部分日薪退還,有工人因為害怕失去工作而啞忍。

廉署早前接獲投訴,指有輸入勞工懷疑被索賄及壓榨工資,經調查後今日正式落案起訴。62歲被告陳善泰為富善雲石廠有限公司的董事兼股東,被控一項串謀使代理人接受利益罪名,違反《防止賄賂條例》及《刑事罪行條例》,目前獲准保釋,案件明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

分判商與工頭串謀收賄款 要求工人「退還」差額

在案發時,金門建築有限公司為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工程的主承建商。由於建築業人手短缺,金門透過發展局「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為分判商聘用輸入勞工,工人日薪為1,350元,金門以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向工人支付月薪29,700元。富善則是金門其中一個分判商,會參與金門在內地進行的工人招聘程序。

鄭嘉如私人檢控《華爾街日報》母公司  押後至7月訊  律政司仍未表態介入與否

記協主席鄭嘉如(資料圖片)、《華爾街日報》母公司姓高代表

(獨媒報導)記協主席鄭嘉如去年7月遭《華爾街日報》以「重整職位」為由解僱,她早前透露在選舉前夕被上司要求退選及辭任記協職務。鄭提出私人檢控,指控《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阻止僱員行使參與工會權利,以及因僱員行使工會權而作出解僱。案件今(22日)於東區裁判法院再提堂,代表控方的大律師馬亞山指母公司一方仍需時考慮答辯,要求押後10星期;控方同時希望在押後期間等待律政司明確表態是否介入案件,故此沒有反對押後。主任裁判官蘇文隆遂批准押後至7月2日再提堂。

被告為《華爾街日報》母公司 Dow Jones Publishing Co. (Asia) Inc.,面對兩項控罪,分別為「任何僱主,或任何代表僱主的人阻止或阻嚇,或作出任何作為以刻意阻止或阻嚇僱員行使第21B條(1)款所授予的任何權利」及「任何僱主,或任何代表僱主的人因僱員行使任何該等權利而終止其僱傭合約、懲罰或以其他方式歧視該僱員」。

環團揭70零售商仍售可分解塑膠、批禁令形同虛設 環保署:講解後已停售

【獨媒報導】首階段「走塑」法例實施一年,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發現,逾70間零售商仍售賣法例禁止的「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但環保署未有執法。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批評,政府對公眾及商戶欠足夠教育及指引,令坊間對「氧化式可分解塑膠屬違法產品」沒有足夠認知,令禁令形同虛設。環保署回覆查詢時指,相關個案由於業務處所不知悉有關產品的成分,經人員講解後,有關業務處所已停止銷售有關產品,因此未有就有關個案作出檢控。

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已在去年4月22日實施,法例列明將「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產品」列作違法產品,禁止在本港生產、供應及銷售等。「氧化式可分解塑膠製」定義為屬塑膠製,及有關塑膠加入添加劑,該添加劑經氧化會導致該塑膠碎片化而成為微碎片,或導致該塑膠化學分解。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

70間零售商及網店報導前仍有出售 包括HKTVmall、AEON

警方試行交通錄影執法 陳學鋒料初期有阻嚇性、憂司機熟習後重蹈覆轍

【獨媒報導】警方今日(22日)起在港島試行以運輸署監察系統和閉路電視系統錄影執法,針對黃格停車及違例上落客等行為,為期三個月。對於系統並非24小時全日錄影,警剔性成疑,警務處交通總部交通管理組警司聶凱鵾就認為司機不會希望停車等人就被罰款,相信不會存僥倖心態,希望「司機諗多少少」、「做負責任行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則指需要觀察一段時間,認為起初或有阻嚇作用,但擔心司機在熟悉系統運作後便會重蹈覆轍,以及未能杜絕「老闆車」違泊。

警務處交通總部交通管理組警司聶凱鵾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簡介行動,指運輸署在不同道路裝設閉路電視系統,原意是用作留意交通狀況,警方總區指揮控制中心及交通總區控制中心亦一直收到相關訊號,不過隨著鏡頭更新,現時的閉路電視解像度已可辨識到車牌號碼,認為如果閉路電視本身設於繁忙路口,可以用作交通執法。聶凱鵾稱經運輸署同意後,已在閉路電視控制台加裝錄影裝置,形容成本「真係好低好低」,日後警方只要在控制台開啟錄影,便可不定時進行執法。


警務處圖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