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志遠爆官員批評反對議員「唔使咁啊?」 掀「愛國者」隔空罵戰](/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日前表示,今屆議會未能突顯多元聲音,又透露曾有議員提出反對意見後,被官員致電表示「唔使咁啊」,狄藉此呼籲政府胸襟應更廣闊。此言一出,剛休會的立法會就掀然大波,民建聯周浩鼎叫點斥狄志遠誤導市民,而新民黨的容海恩就不點名表示,行政立法機關應「多做實事,少一些政治抽水」。
事緣新思維前日舉行傳媒茶敍總結過去工作,他提及今屆議會未能突顯「多元聲音」,席間更爆出有官員致電表達反對意見的議員,狄藉此稱政府應容納不同意見,才可以「集思廣益」。
(獨媒報導)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日前表示,今屆議會未能突顯多元聲音,又透露曾有議員提出反對意見後,被官員致電表示「唔使咁啊」,狄藉此呼籲政府胸襟應更廣闊。此言一出,剛休會的立法會就掀然大波,民建聯周浩鼎叫點斥狄志遠誤導市民,而新民黨的容海恩就不點名表示,行政立法機關應「多做實事,少一些政治抽水」。
事緣新思維前日舉行傳媒茶敍總結過去工作,他提及今屆議會未能突顯「多元聲音」,席間更爆出有官員致電表達反對意見的議員,狄藉此稱政府應容納不同意見,才可以「集思廣益」。
【獨媒報導】政府計劃在南大嶼發展「生態康樂走廊」,擬於長沙、水口、貝澳及石壁興建多款休閒康樂設施。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兩個月公眾諮詢,多個保育團體批評政府「借保護生態之名,行破壞之實」。團體指按政府建議只會是「樂園打卡式」旅遊,影響當地生態,擔心水牛淪為打卡點,新碼頭和新航線將會影響中華白海豚和江豚棲息水域。團體呼籲市民在本月28日諮詢期屆滿前提出意見。
發展局早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提及,《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的研究建議》中提出以康樂活動作為長沙及石壁的主線,前者主要為動態活動,如增設登山吊椅和水上活動區等;後者則集中於靜態活動,如以露天博物館的概念增設文物徑。而具有較高生態價值的水口和貝澳則着重於自然教育,倡提供行人步道。為應付旅遊需求,當局亦計劃加強南大嶼的陸上和水上交通配套,包括增加泊車位連配套設施和在長沙加建碼頭。
【獨媒報導】港大法律學院客座教授陳文敏昨日在《明報》撰寫題為「追溯效力」的文章,質疑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修改假釋規定,懲教署署長自行決定「擴大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範圍,新準則更或涉及違反追溯力原則。懲教署深夜發聲明,強烈不滿並譴責陳文敏,斥文章內容失實、誤導。署方重申,香港法律從沒有給予任何在囚人士必然獲得提早釋放的權利,在囚人士理應要服滿法庭所判的刑期才可出獄,法例下的減刑或提早釋放機制,是為鼓勵在囚人士勤奮及行為良好而設立。
本身是名譽資深大律師的陳文敏,他昨日在《明報》以「追溯效力」為題撰文,指《基本法》第23條立法,即《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修改了假釋的規定。陳文敏質疑,懲教署署長自行決定「擴大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範圍,引用新準則可能涉及違反追溯力的原則。
【獨媒報導】本港疫後經濟復甦情況未如預期,連鎖雜貨店759阿信屋的母公司CEC國際,昨日公布去年業績由盈轉虧,錄得虧損2,981萬。集團顯得悲觀,稱未能預測零售市場何時能見底回升,更預期目前的境況將會很可能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明言由於市況極不明朗,管理層將極為審慎經營零售業務,將會凍結所有大型投資計劃,以及一切非必要的開支,以達到最高的節流效果。
CEC國際昨日公布截至2024年4月30日業績,由上一個年度的賺4,956.5萬轉為虧損約2,981.2萬元,每股虧損4.47仙,不派末期息。在2024年4月30日,759阿信屋總分店數目為165間,較去年店總數淨減少1間,其中新開業12間,結束13間。
在管理層論述及分析部分,CEC國際回顧2023/24財政年度,指本港零售業面對眾多複雜且非比尋常因素的衝擊,加上外部不明朗因素如地緣政治風險、港元跟隨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及金融地產行情出現向下調整等,都一直影響本地零售市場的消費氣氛。
稱市民傾向維持疫情期間生活模式 晚間人流及消費額未恢復
(獨媒報導)2019年7月25日,有市民申請周末在元朗遊行,但警察發出反對通知書。警方稱基於遊行針對元朗721襲擊事件、終點附近有多條圍村,加上何君堯父母墓碑遭破壞等因素,有理由相信將爆發暴力肢體衝突,對遊行人士、村民和市民構成危險。
這是自6月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警方首次拒絕批准相關示威活動申請。遊行發起人鍾建平表明會堅持一個人遊行。
警方同日見記者,繼續回應721事件。署理新界北總區指揮官曾正科拒絕向受襲傷者道歉,又解釋指當時兩名在元朗站的警員選擇撤退,是因應近日的社會氣氛所作的合適決定,「警察都俾人打得好勁」。不過他承認,指如果當晚警力調配得好,可以避免情況惡化,多次稱會作出檢討。
(編按:2019年,港府欲修訂《逃犯條例》,移交在中國內地、澳門和台灣犯罪的疑犯到當地接受調查和審訊,引發「反修例運動」(又稱「反送中運動」)及隨後的《港區國安法》實施。時隔五年,社會巨變,《獨媒》以一日一圖形式,與讀者回顧當年今日,重看這場本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社會運動的經過與影響。)
(獨媒報導)李家超政府上任兩年,並稱現時為香港發展的「最好時機」。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舉行記者會,指大部份市民對目前香港經濟和民生狀況均感到不滿,其中民生滿意度更創自2022年11月以來最低,在網上問卷最多市民用「民不聊生」、「物價」、「無能」來形容現時的民生和經濟狀況。另外民意又出現「逆轉」,最關心「政治」的市民大跌,最關心「經濟」的則大幅增加。不過學者批評政府的施政思維仍未「復常」,仍然以「政治先行」。
調查於7月2日至7月10日舉行,得出共671個成功樣本,其中包含333個固網電話訪問樣本與338個手機電話調查樣本。結果顯示市民對目前香港經濟、民生狀況均感不滿,民生狀況滿意度更創為2022年11月以來新低,大眾關心的領域亦從政治轉向經濟與民生。
民生滿意狀況創年半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