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城規會早前就新界東北兩份分區計劃大綱圖,舉行歷時數個月的公眾諮詢,收到超過40,000份意見,在昨日及今日連續兩天閉門商議。城規會無視所收到的9成反對意見,一致決定通過新界東北規劃大綱圖,不作任何修改。土地正義聯盟批評城規會是「假程序」,表明下一步將對準梁振英政權。
(獨媒特約報導)「思政築覺」由一群關心香港民主及建築事務的建築師組成,其中兩名成員為八十後高級建築師鄭振揚及林穎恩。他們表示組織核心成員約20多名,涵蓋學生至上司級,成立是因為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不能反映業界聲音,因此組織將舉行有關政改應否袋住先的跨界別民調,向謝偉銓及同屬測量師界別特首梁振英反映業界意願,「而唔係用自己意願作基準投政改贊成票」。
謝偉銓不代表我
思政築覺成員林穎恩表示在第二輪政改諮詢時,謝偉銓曾籌備一個諮詢會,事前公開表明旨在收集業界意見,並邀請40名業內四大界別人士,包括測量師、建築師、園景師、規劃師。而建築師學會曾於2014年4月聯同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就有關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向會員舉行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建築師不贊成由四大界別組成提名委員會,近6成半支持公民提名,及約4成認為應取消功能組別。
「謝偉銓在諮詢會上回覆指未曾收到這民調,事實上整份研究結果一直在網上公開。」後來亦發現謝偉銓在諮詢會後向政府呈交報告,內容指大部分業內人士贊成831框架,任何831框架外的意見都被排除。她不滿建築師連發言機會也沒有,直指「業界諮詢會完全不能代表我們」,遂與數名志同道合的建築師成立思政築覺。
圖:now新聞截圖
(獨媒特約報導)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繼人大831決定後、佔領期間及今年1月「貴姓呀陳生」之後8個月內第4次會見記者,一如之前數次會見記者,董建華的發言重覆又重覆政府一貫的論調,籲泛民主派通過政改,稱「英國民主進程都要700年」。有記者問到董建華多次見記者「會否添亂」、效果是否好好,董建華只表示自己關心香港,把自己的感覺同大家分享。
董建華:符合人大決定的才是「真普選」
董建華指回歸是歷史一刻,2017則是一個機遇及選擇,考驗香港人的智慧,指香港正是歷史的十字街頭,這次的政改方案會讓歷史性創舉成為可能,令選舉權在港人手中。董建華又指泛民主派誤導市民,稱綜觀世界根本不存在初選候選人的國際標準,只有按照人大決定的選舉才是「合法合理合情合憲」的「真普選」。
稱英美民主進程須長時間 無終點
方便、廉宜、惹味,是營多撈麵Indomie的三大印象。網民戲稱Indomie是「低調麵」,還衍生了潮文,二創歌曲,以及介紹Indomie新菜式。公司董事稱,前年每名港人每年平均購買6包。
攝:Alex Leung
我作為前學生組織成員,實在無意對現屆學生組織的運作、行動及論述作出任何評議。只是近日學聯一篇聲明,勾起了我一件往事。
二零一零年,我在任中大學生會會長,在八九民運二十一周年前夕,爆發了「新民主女神像」落戶中文大學的爭議(下稱民女事件)。爭議源於兩面:一,新民主女神像由外地運至香港其間,歷經官方的重重限制;甚至在時代廣場公開展覽時,被警方「沒收」,激起社會極大反響,視為政治打壓,踐踏公民自由。二,在新民主女神像「獲釋」後,以時任校長劉遵義為首的中大校方發出聲明,指校方基於「政治中立」的理由,拒絕學生會提出擺放雕像的申請。此論一出,旋即引起社會嘩然。六月三日,我和各校內校外學生組織(包括學聯)在記者招待會中指出校方立場是政治獻媚、破壞大學的學術和思想自由,堅持雕像在中大擺放。翌日,我和中大學生會以及學聯朋友,在支聯會舉辦的六四晚會「大台」上,公開呼籲市民和學生在晚會後到中大集會;終有二千師生見證新民主女神像落戶中大。雕像至今仍然矗立,成為中大「非官方」地標之一。
五年前的一件小事,對我以下三點反思。
尼泊爾八十一年來最強的地震,震後的日子,水力電力電訊中斷,災區只能間歇性往外傳遞訊息。逃難的人都是睡在空曠的地方,甚至根本沒有睡過,突然有感,如果香港傘運期間的帳篷和睡袋全都在尼泊爾,這會很美好。各人自救,有私人或公共組織免費提供食物,包括平時不開放的神廟,但基本上資源是日漸短缺,免費提供亦只限大城市。
尼泊爾有一個大問題,現在是四月尾,踏入雨季,身為全球水資源第二最多的國家,這裏的雨季並非善男信女,尼國平時下雨是雷電交加,而且不時下冰雹,例如今天加都又再下冰雹,雨季的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難上加難。受地震影響沒有了家園的尼泊爾朋友剛剛跟我說,Rain again, nothing is impossible, but something is difficult,一針見血,那麼,無家可歸的朋友是否要等到秋季後才有家可歸。尤其是Gorkha,Dhading,Lamjung這些沿山小鎮,不及加都一切方便,這些地方的救災工作比起加都更困難,因為這裏的村莊依山而建,而且偏遠無人知曉,被遺忘的人都在這裏。
地震後,你沒有想過有些事情是這樣窩心。
露宿街頭,人人平等,但是尼泊爾人仍然這麼好客,不只一個朋友說,看見是外國人,馬上叫你留在他們覺得是最好最安全的位置,有甚麼東西都先給你。這令我想起家裏最愛你的人,都會把雞腿先挾去你的碗上,這都是一樣的。
月初,張國榮逝世12周年,港人彷彿只懷念他的眉目如畫,隻字不提他抑鬱自盡。無獨有偶,一名有自殺傾向的德翼機師在3 月末將飛機撞向阿爾卑斯山,則引起全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最近,兩大才子陶傑和林夕,都不約而同地各寫了三篇關於抑鬱症的專欄﹕
陶傑﹕「抑鬱,說穿了就是脆弱:鑽牛角尖,想不開,案中的副機師年紀輕輕,失戀、患病,想不開就尋死,還要拖累別人,極端自私至於病態」﹔「他們從小在迪士尼卡通、玩具反斗城、賓傭、手機之中長大,不會明白四十年代的中國,億萬平民在日本飛 機的轟炸,在內戰和飢餓中逃生,頑強也正常地生活下來,而且為數不少的,以後活成企業家和名人,從來不知道什麼叫「抑鬱症」,而且活得很精采。」
林夕﹕「你敢說上一輩所謂嚴父,整天搞得家嘈屋閉,只是父權主義作怪,而不是患了躁狂症?患者不自知,知了也正如醉酒人,不會承認酒醉。」「樓價高與工時長奪冠跟情緒病發率高,可能真是有因有果。本來沒病的,處處都是誘發點,本 來有病的,簡直處處地雷。」
一位,嘲諷抑鬱症患者是偏執脆弱的Kidults,甚至將重病失常者與希特拉、毛澤東等扣連。另一位,則反問上一代有多少人因社會封建而將病徵合理化。並文共賞,讀者還以為兩大才子展開筆戰呢﹗
圖:政府新聞處
政府高層官員連日來在地區進行政改宣傳活動,一直未有事前對外公布,只在事後發表新聞稿。香港記者協會對此表示強烈抗議,有關做法嚴重削弱公眾知情權,損害新聞自由開了極壞做法。
政府的理由包括宣傳活動可能會引來示威、造成保安壓力,及增加傳媒之工作量。記協認為這些理由並不成立。
政改討論備受公眾關注,而且有關宣傳是以公眾資源進行,理應受到傳媒監察。政府事後公布,令媒體無法監察有關活動,只能被動使用官方口徑。
記協認為,以保安理由拒絕傳媒監察是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一旦成為慣例,則大量政府活動會「隱密」進行,大大降低施政的透明度和問責。
記協要求政府必須事前公布所有政改宣傳活動,各傳媒自會根據有關活動之新聞價值作出取捨及相關之人手調配。
香港記者協會
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