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陳裕煒)
食水含鉛風波愈演愈烈,市民人心惶惶,原以為身處之地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怎料飲啖水都出事。「鉛禍」爆發,局方署方卻企圖卸責、蒙混過關和拒絕道歉;特區之首則極盡護短、偏袒之能事,表現令人失望。
啟晴邨食水被揭含鉛量超標,政府初時試圖將所有責任推到水喉匠林德深身上,隨即被批評「卸膊」。而當大廈預製水喉、喉管等組件被揭是內地製並可能是「鉛禍」源頭,受影響居民、地區組織及傳媒等隨即關注政府有否「把關」做好品質檢測、誰負責檢測及驗收公屋等問題,可惜官員在周二(14日)記者會只一味迴避問題,在公布資料時,數字更一改再改,半日內由啟晴邨「少數」變「約一半」大廈使用懷疑有問題的內地預製組件,教居民如何不擔心?同日,房屋署署長在記者會上多次拒絕道歉,晚上九時卻突發「抱歉」新聞稿,誠意備受質疑。
在市民對內地原材料誠惶誠恐之際,本應「急市民所急」的特首梁振英卻馬上為「中國建築公司」護航,拋出「無證據顯示港製喉管無事,香港以外製喉管有事」話語,為有關內地集團開脫。據悉,建制派與中國建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蔣麗芸丈夫梁海明為中建的股東兼非執董,民建聯更曾租用同系公司的單位,這些錯綜複雜的利益關連,會否就是是次「鉛禍」,建制噤若寒蟬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