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過去的周二,政府宣佈發表新免費電視牌照的報告,宣佈增發兩個免費電視牌照給有線寬頻旗下的奇妙電視及電訊盈科的香港電視娛樂,然而郤獨獨不發牌照予第三名申請者──香港電視。這個三選二的發牌結果,自然引起媒體和社會對於香港電視落選的原因,然而,政府郤以行政會議保密為由,拒絕透露當中的評審準則,此舉引起社會極大反響,質疑有關決定黑箱作業,並且懷疑香港電視落選是因為「政治原因」。短短一兩日之間,網上數十萬人表態支持香港電視,抗議行動此起彼落,而香港電視的老闆王維基,突然之間,化身悲劇英雄,公開露面,得到龐大的支持。
在這個事件裡面,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這是否一個政治決定?」問的人和答的人,都只是陳述立場,甚至作出政治動員,而非單單討論事件本身。他們忽略或刻意忽略的,是發新電視牌這個決定,是否真的可能存在一種「非政治決定」的原因呢?難道當年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發牌時,真的不考慮所謂政治因素嗎?為何現在公眾和媒體對此,則剎有介事地反覆提出呢?在這個過程裡面,媒體(包括主流媒體和網上媒體或平台)又是擔任甚麼角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