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剩昨晚分享了三堆一爐全數被通過的新聞,並質疑政府源頭減廢的措施不足,與回收的比例失衡,然後發現黃錦星局長也在下面留了一張《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書》的圖片(但又不貼Link)作回應,局長可能認為這份計劃書完整地寫滿了政府對於源頭減廢、減少廚餘的抱負。我們當然老早就看過這份計劃書,既然局長認為貼張圖就可釋公眾對政府施政的疑惑,我們就藉此機會分析並回應一下到底這份計劃書可否實現政府減廢四成的進取目標。
我們承認,三堆一爐確有其存在必要。那是前頭我們沒有環保意識而留下的債,我們不懂得居安思危,所以現在需要「埋單」。但是,我們回觀藍圖,政府由過往至今都一直發展末端處理設備,但對於源頭減廢的政策仍然處於非常保守的態度,這令我們不禁懷疑,政府強勢推行「三堆一爐」到底是大刀闊斧,還是將問題一推再推呢?
計劃書提出一個進取的目標:政府打算在2022年將每日運向堆填區的3600噸廚餘減少至1500噸。處理方法如下:1400噸廚餘(39%)將會用作回收再造,另外684噸(19%)透過源頭減廢,而餘下1516噸(42%)則仍然運向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