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抱歉,守護通識,不只是為了黃絲帶的自由

圖:蘋果日報

去年梁美芬「鬥噏辯論」(當奴語),挑起通識科戰火。最近特衰政府諉過於人,又傳刪減通識政治部份,如將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歸入生活素質,又有教界紅人明明係通識專家卻用教評會執委銜頭評通識科政治化(平日高人樣忽然蕩然無存),又說教育局新教師課程刪減社會政治參與的教材示例,繼而葉劉進入特首跑馬仔mode抨擊通識,好地地一個學科忽爾成為政治風波,叫同工頻撲不堪。

又撞正考試局公佈考試報告,兩份親民主派報章(當中一份久唔久會和諧下)大幅引述考評報告的「法治不只是守法」同「政府欠公信力」嘲諷政府,甚至登上A1頭條大做文章(考試報告上頭條大抵史上首次,考試局應感安慰)。諷刺的是,考試當日被指罵和諧了林兆彬有關將689掉入垃圾筒的漫畫的題目,也忽然變成萬人擁戴的批評政府利器。然而當形勢一片大好時,我卻暗自擔憂。不是甚麼通識更明張目膽(treegun語)變成反中亂港藉口所以要擔憂明哲保身,而確實係怕公眾又誤解通識科的價值與專業之所在。當下我們既一方面反對政府政治打壓,另一方面卻彷彿成為民主派的政治武器。頗欠公允。

故此掃興也得提醒一句,很抱歉,守護通識,不只是守護黃絲帶的自由,而是讓學生有選擇黃絲帶抑或藍絲帶的自由。

傘落澳門︰香港雨傘運動對澳門的啟發

圖︰愛瞞日報官方專頁Macau Concealers

日前應新澳門學社之邀,擔任論壇嘉賓,就「雨傘運動如火如荼 澳門政改何去何從」一題討論。以下為我於準備論壇時的一些想法整理,希望能在此分享、指教。

1. 「佔領」關注度

2013年1月,香港社會因戴耀廷教授一篇名為《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的文章而開始討論起「佔領」這題目。當時,我的腦海中亦開始有了「佔領在澳門」的想像,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首先跟我談起這問題的,竟然是一個香港朋友。

當然,由香港朋友問起此問題這事,有其偶然性,即某一特定朋友因其個人因素而特別關注此內容;但同時,亦確實有其應然性,只因兩地群眾對政治、時事之敏感度不同,這固然與港澳的社會背景、歷史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制度中對公民意識的形塑︰得力於通識教育的開展與推動,香港年輕人與澳門年輕人相比,確實有明顯超越。

2. 「真普選=搞亂?」

可憐的教師,荒謬的家長

原來教師的應該是這樣的。

原來做教師,於私人時間看見青關會欺壓弱少,在盛怒之下,也要保持著春風化雨精神,不可說出半句粗言。

原來做教師,不可以上載露出肚皮的懷孕照以紀錄懷孕的美態,不可以於私人時間衣著暴露。

原來做教師,是沒有私人空間的,即使沒有面對學生,也要保持上班時的姿態。

原來做教師,是要像聖人一樣,不容許有半點瑕疵,半點個性及人性,否則沒資格為人帥表。那麼孔子曾懇請哀公伐齊,主張侵入別人領土,就是罪大惡極,不配萬世師表之名,對不對?

但教師的職責是什麼?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道, 是傳處事之道、為人之道。受業就是教學,著重在課程內容。而最重要的解惑,是指為學生排解「困擾」、「煩惱」、「懷疑」、「猶豫」等等未明的狀態。

如果老師在上班時做好了傳道受業解惑之本份,工餘時間做回自己,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做一個有喜有怒的人,做一個會說粗言發洩情緒的正常人,做一個間中呈現(不裸露)體態美的愛美之人,就是不專業嗎?就是不稱職嗎?

斯洛文尼亞英雄有個葡萄牙兒子,細說沙荷域父子的故事

一代斯洛文尼亞中場沙荷域有子長成,名叫盧卡沙荷域,但兒子竟然不想做斯洛文尼亞人,而想當葡萄牙人。

14年前,斯洛文尼亞足球冒起,打入了荷蘭及比利時主辦的歐國盃決賽周,還爆出了一個「斯洛文尼亞碧咸」沙荷域。14年後的今日,又有一個沙荷域出現在歐聯賽場,為馬里博爾比賽,他是沙荷域的兒子盧卡沙荷域。

沙荷域被視為斯洛文尼亞的英雄人物,更一手將馬里博爾由財困邊緣帶回正軌,但盧卡沙荷域卻想「叛國」,他渴望為葡萄牙國家隊比賽,渴望到葡超,更想為賓菲加比賽。「斯洛文尼亞碧咸」竟然生了個葡萄牙兒子,相信沙荷域都十分感慨,也十分無奈。

在斯洛文尼亞球壇,沙荷域的地位如同德國裡的碧根鮑華、法國裡的柏天尼、英格蘭裡的卜比查爾頓。在球員時代,他在2000歐國盃帶領斯洛文尼亞首次打入大賽決賽周,兩年後,他更帶領球隊殺入日、韓世界盃決賽周。

不過,沙荷域在世界盃跟教練不和,故被棄用,他之後淡出,並於2004退出國家隊。然而,這沒有影響沙荷域的偉大,他為國家隊上陣80次,射入35球,兩項數字皆排史上首位。他效力過波圖、賓菲加及華倫西亞等歐洲一流球會,絕對是斯洛文尼亞史上最好的球員。

【澳門】脫離公法人的隱憂
  澳大變成另一間澳廣視?

校內仍有工程進行中,部分設施不開放給學生使用。

文:許諾

澳大說要再修章已好幾年,社會都極少討論和關注。近期爆出連串醜聞,曝露校政作風越趨封閉、官僚,試圖以政治化妝來淡化危機,以語言偽術來模糊道德價值,以絕對的權力優勢來排斥異見,澳大修章快將進入最後立法階段,當下似乎比任何時刻更需要審慎思考,澳大脫離公法人的利害關係。

澳大為何要修章?在網頁上能夠找到這幾句口號:「配合橫琴新區發展」、「更能體現自主及問責」、「邁向一流大學」,那即是怎樣?前校董會主席謝志偉的一篇文章或許說得更直白些(見附表),所謂適應大學「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總括而言即是:大學加薪、編製跨年度預算、採購物資彈性更大。脫離公法人之後,財務和行政的自主性更強,毋須緊跟公職規定,超過五十萬採購或工程項目要招標,超過幾萬要詢價,貨比三家;《行政程序法典》將不適用於澳大,行政法院再無權處理校內涉嫌違規事件。

以身作畫 傳揚信念——專訪Voices on Skin

Voices on Skin

香港亂了,雨傘運動看不到盡頭。社會上議論紛紛,有人說,「你們」要爭取民主,可也不要阻礙到別人的生活,漠視法紀地以激進方式要脅政府,香港就是「你們這幫人」搞亂的。亦有人說,現在年輕一代的民主路愈來愈難走了,無論造成了多少不便也要支持,當一場爭議「雞蛋」「高牆」兩方各有理據,就應站在「雞蛋」一方,再不抗爭,從此政府就為所欲為了。

集會現場的藝術品百花齊放,每一件藝術品,都展現了集會人士在爭議中仍要繼續集會的原因。由十月下旬開始,同為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學生的莊璇、Lois和阿池創立了Voices on Skin,透過派發免費的印水紙,讓集會人士可以以另類方式「流動佔中」。由標誌「撐傘的小女孩」開始,印水紙上每一句,都是集會人士的心聲,包括:「風雨中抱緊自由」、「我要真普選」、「無私無畏 即自由」、「真理在胸 筆在手」、「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等等。生於亂世,喚醒了年輕一代對社會的責任感。

印水紙上每一句,都是集會人士的心聲。

「在雨傘運動下 每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崗位」

延緩一世紀的世代之戰

攝:獨媒記者 Gundam

「見好就收」可說是一種處世智慧,怎樣才算得上「好」、哪裏是「剛好」(過則衰),並沒既定標準,全憑分析、經驗、膽識去拿捏判斷。然而,把此一智慧之言放在佔領區,又不禁要問,到今天為止,到底出現了什麼的「好」?

很不幸,別說政府沒有絲毫讓步之意兼沒有半句抱歉之語,就連電視台助紂之態都只見更囂塵上,高層不但沒有謹慎言論,反揚言對聯署反暴力的同事開刀。毫釐之進也未得見,試問,「見好」一說,「好」在哪裏?但是,壞,卻看見了很多,太多。

反佔領行動就好比煙燻臭蟲,為了打壓「我要真普選」,整個社會中最愚昧、反智、暴力、腐敗的基因,都給燻了出來,並極速在社會各階層萌發、蔓延。反佔領揭開香港歴史上極黑暗的一頁。若戰亂中人曾經歴過物價騰升,一條金條今天能買一袋麵粉但翌日已經不行,那麼香港現在正經歴著的是是非公道大跌價,昨天警察打人尚猶抱琵琶半遮面,今天就已經開價「先撩者賤」。價值扭曲、黑白顛倒,你曾經深信這個城市可以給予你的保障,一夜間就可以消失殆盡。我城如踏斷底線的升降機,急墮地獄十八層尚未見底。

兩民主義救雨傘

雨傘運動陷入樽頸。很多人不甘心在沒有直接收穫下撤退,同時,要升級又難。

公投求突破?

於是有人提議公投。以香港議會權力之小,特別是議員權力超小,同時主流泛民又如此不濟,在此情況下,議會鬥爭最多只屬防守陣地,而難成進攻陣地。如果佔領街頭難以迫使中央政府讓步,則公投也不會做得到。其實,正正因為議會政治的局限,才有雨傘運動啊。其次,把陣地從街頭移向投票箱,其實更無把握:凡是一場巨大群眾運動,它雖然刺激普羅市民進入運動,但它也必然把更多沉默而保守的群眾推向反面,一有機會投票,就可能大量投票反對。1968年五月法國革命,學生罷課,繼之以一千萬工人罷工,成為運動升級的關鍵。但是六月的國會大選,竟然是戴高樂大勝。

當然,策略之所以為策略,在其必然隨機應變,所以少有絕對合適或絕對不合適可言。但可斷言的是,即使上述策略可行,也不應該是主要對策。

運動自可繼續要求特區政府向中央爭取撤回人大決議,但那原非特區政府權力所能為之,繼續與政府在此角力,像向和尚借梳。同時,繼續佔領而無突破,會繼續消耗運動,很快彼盈我竭,結果也是達不到目標的。

主要對策,是另一種升級,是正式讓民生議題列入雨傘運動,讓普羅市民正式參與運動。

提升為民主民生運動

「一致」更是種手工(「不一致」的神話二之二)

曾幾何時,一致和標準乃是飲食業的最高追求。看到Tim Hayward那個日本拉麵湯底的故事(有人覺得一家麵館的東西更新鮮更講究手工,是因為它的湯底有時候會不如平常那麼好),我想起了前陣子許多愛吃愛喝的朋友們都在談的一本書——日本「德島青柳」的老闆小山裕久所寫的《日本料理神髓》,因為這本書恰好花了不少篇幅在談日本高湯的製作。儘管這種高湯和拉麵的豬骨湯底不是一回事,但小山裕久在熬製它時的態度就和許多優秀拉麵館子的追求一樣,那便是極力保持出品的一致。

日式高湯並不難做,無非三樣材料而已,昆布(海帶)、鰹節(木魚)和清水。但它卻是日本清湯和絕大部分日本料理的基礎,能夠決定各種煮物的成敗。一家餐廳的好壞,往往能從這高湯的優劣來判斷。而每一家餐廳的高湯,又都能表現出大廚的口味和性格,同樣是這三種原料,不同的人就是會做出不同的味道,猶如簽名。既是簽名,於是不可起伏變化,每回你光顧都該吃出一樣的味道才對。然而,就像小山裕久所說的,為了維持這高湯的一致,廚師卻得花上大量的心力來適應每日溫度和濕度的不同。水該煮到多開才把昆布撈起來?鰹節片又該甚麼時候下好?下多少?這都不是溫度計和一套規定了的標準可以告訴你的,你必須憑經驗摸索,日日微調,因為每一天的氣候變化都會影響到這個過程。

環保署批三跑環評 淪橡皮圖章

環保署漠視專業意見 批三跑環評
環評機制受破壞 淪橡皮圖章

(2014年11月7日新聞稿)環保署通過擴建機場第三跑道環評報告,香港地球之友認為,環保署一方面否定了數萬份的公眾意見,同時否定環境諮詢會部分專家和環保團體的專業意見,對環評機制造成極大破壞,本會深表失望及憾遺。

環保署以附加條件的形式批出三跑環評,但當中的條件,包括海洋生態和噪音部分,依然未能解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在工程建造期間提出有效的緩解措施。

其次,環諮會環評小組委員會在審批環評期間,兩名委員提出理據強烈反對通過環評,但當局至今仍沒有處理和作出合理交待。

第三,機管局在公眾諮詢後多次補交資料,但卻未再進行經過公眾諮詢,公眾及環團未能就相關措施的有效性再作判斷,是對有關機制程序的嚴重扭曲。

三跑工程耗資近兩千億,機管局至今未交待最新造價,再加上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嚴重超支的先例下,本會認為,香港實不應付上沉重的環境代價來換取多一個大白象工程,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19
  •  2520
  •  2521
  •  2522
  • 2523
  •  2524
  •  2525
  •  2526
  •  252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