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她,一名大專女教師,沒有政黨背景,沒有財政支持,亦沒有許多社運經驗,由佔領運動開始,與「青年重奪未來」的戰友親身走到各佔領區進行民主講堂,邀請不同學者分享,每天只有四五小時睡眠,為的只是希望透過理性討論改變人心。筆者曾為小麗的學生,曾親身感受她沒有知識份子身段,願意花盡心思教授學生的熱誠,無論在校內對社會事件的關注,她亦給予學生支援及參與,而佔領行動中,她更把講堂由學校帶進社會。對於未來,她希望把民主教室延續,繼續轉化人心。
小麗在佔領運動本只打算透過行動去支持群眾,卻有趣地被友人「擺上枱」,為她成立facebook專頁,更以她原名命名為「小麗民主教室」,頓時叫她哭笑不得,「如庫斯克、無待堂般亦是以筆名寫文,但自己的真名卻出現在facebook專頁上,初時的確有些難以適應,而自己並非一個高調的人,佔領旺角時,周圍的人都認識自己,當時的確有點驚訝,但自己現在亦認為此為一個重要及緊密的人際關係。」
佔領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