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回應明報偵查組的「報導」

傳媒是公器,如涉及我個人家庭背景之報導,究竟對世道人心,有何益處?這對爭取公義政制的議題又有何助益?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對話訪問,我會保護家人,不多談有可能波及他們的細節。然而,小報式的調查上了港聞版A3,箇中的原則因由我實在不明白。

在過往的一段日子,我慶幸得到父母的無限關懷,作為孩子無言感激,但是次報導卻為我家帶來極大困擾,亦傷害我對傳媒的信任。對私人背景之起底所帶來的壓力,如同替極權政府打壓個人,阻嚇公民參與政治。明報是次報導,與早前盛傳親中報章會為運動領袖起底的行徑有何分別?

此報道出自明報偵查組之手,偵查組過往的報道,包括天匯天價成交,梁振英大宅僭建案及地政高官買農地自肥等,為小市民監察權貴,一直備受讚賞。我認為,這些才是公眾期望調查報導應該着力的地方。希望前線記者頂住壓力,好好捍衛公器,勿再讓同類事件重現。共勉。

Gmail在中國徹底被封:「國家局域網」還有多遠?

文:卿子衿

Gmail在大陸徹底被封鎖了,與封鎖其他各大網站不同,此次危害頗為嚴重,郵箱是大多數網友工作和私人溝通的主要渠道之一,更是各網站的註冊、密碼找回的必要手段,在安全意識的提升下,大陸用戶在選擇上更加傾向於谷歌。黨宣紅旗文稿正式斥責「翻牆技術」,恐慌感突增:會不會將來的某一天連VPN都被禁止使用了?大陸網友距離「國家局域網」還有多遠?

Gmail電郵徹底被墻

小麗民主教室:真實的佔領人心

(獨媒特約報導)她,一名大專女教師,沒有政黨背景,沒有財政支持,亦沒有許多社運經驗,由佔領運動開始,與「青年重奪未來」的戰友親身走到各佔領區進行民主講堂,邀請不同學者分享,每天只有四五小時睡眠,為的只是希望透過理性討論改變人心。筆者曾為小麗的學生,曾親身感受她沒有知識份子身段,願意花盡心思教授學生的熱誠,無論在校內對社會事件的關注,她亦給予學生支援及參與,而佔領行動中,她更把講堂由學校帶進社會。對於未來,她希望把民主教室延續,繼續轉化人心。

小麗在佔領運動本只打算透過行動去支持群眾,卻有趣地被友人「擺上枱」,為她成立facebook專頁,更以她原名命名為「小麗民主教室」,頓時叫她哭笑不得,「如庫斯克、無待堂般亦是以筆名寫文,但自己的真名卻出現在facebook專頁上,初時的確有些難以適應,而自己並非一個高調的人,佔領旺角時,周圍的人都認識自己,當時的確有點驚訝,但自己現在亦認為此為一個重要及緊密的人際關係。」

佔領後的改變

香港農業政策諮詢前瞻

政府很快就會推出近年罕見的農業政策諮詢。事實上自從梁振英咬著粟米上台開始,民間農業關注團體都遍尋蛛絲馬跡,希望了解政府心儀的農業型態是怎樣,能否讓受內外夾攻多年的本土農夫安心耕種。

首先管理漁農業的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農業政策是:

「奉行自由市場的政策原則。除特殊情况發生,社會的資源概由市場力量決定,政府積極不作干預;政府負責因應發展現代化、生產效率高、安全及環保的農業生產所需,提供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援服務,但業界仍需按照市場力量自行作出調節;漁農自然護理署除研究引進適合本地環境的生產技術(環控溫室精耕蔬菜)之外更致力協助業界掌握市場新機會。」

明眼人也看得出,153字內的潛台詞就是:「我們只做技術支援,其餘一切農夫隨市場自生自滅。」同時間,掌管土地規劃的規劃署也在今年的年報中有城市農業研究的專題,但竟然對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於2011年底公布,香港六千七百公頃的農地隻字不提。最後食衛局副局長陳肇始在日前談及農業政策諮詢時,終於「明張目膽」地拆開禮物:「香港可用作農地的土地有限,政府一方面希望農業有良好發展,另一方面亦希望發展用地較少的高端農業科技。」發展農業真的可以不理農地嗎?

不能說的農業政策:以農地解決偽房屋問題

一旗一會 ——和興旗家

旗 —— 其實我對旗這件事是沒甚麼概念的,就知道是一些用作紀念品的物事 – 年少時於區議會兒童合唱團工作,每每演出後就會獲頒發一支「紀念旗」。但僅此而已;之後收到的,都是紀念狀,連同一些醜醜的相框。

是以,明明和興旗家就在自己以辦公室不到5分鐘的腳程,就是一直未曾留意;直到最近朋友告知「一旗一會」的活動,走過去,方驚覺此店一直在自己附近。

也驚覺自己是多麼的粗心。

幸好有有心人 – 店主德哥的女兒Nova,央了老爸為大家介紹,找來朋友一同舉行「一旗一會」這個導賞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手造的旗的過程 – 更重要的,是那種質感。而香港還會用人手製旗的店,實在也沒幾間了。

前思後索催淚煙後的風雨飄搖

政府投擲催淚彈,逼使港人展開了一場縱橫交錯的兩傘運動。幾個星期前,佔領區暫時劃上了一個句號。風雨過後,尤其沈重,大家都帶著不同的傷痛與理想繼續上路。有些說話,在此談談,算是對運動的一些再反思,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社會運動,如果無法促使人心起伏、思潮更動、尋求變革為目的,最終當當然徒勞無功。如果一場群眾運動是一場反對運動,內要統合連結、外要維持支持,才能以協調、信任及希望把運動推進。80天的風風雨雨,盡見付出與犧牲等人性閃耀光輝,但惡意的攻奸與扭曲,同樣為運動留下不少陰霾。
 
有線電視的錯誤詮釋與信任問題
 

用沐浴露真係衛生過用番梘咩?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家五口是共用一塊番梘洗澡的。不知道從哪年哪月的哪一天開始 (大概是我上中學的年代吧),母親大人不再買番梘,改為買沐浴露、洗手梘液。漸漸地,超級市場或藥房裡的貨架上有越來越多的沐浴露和洗手梘液,越來越少的番梘。番梘廣告亦早已經絕跡於各個傳播媒介。如被問及改用沐浴露和洗手梘液的原因,相信有不少人會告訴你,用番梘不衛生、共用的番梘上面會有很多細菌。奇怪的是,如果真的是那麼不衛生的話,那我小時候應該常常生病才對。但那個年代的我健康卻是出奇的好。最近幾年我改回用番梘洗澡,亦沒有發現因此帶來甚麼疾病。是因為我褔大命大?還是因為這些個人護理產品的生產商在利用我們對細菌的莫名恐懼來牟取更高的利潤?

護理產品的生產商鼓勵我們相信使用沐浴露和洗手梘液比使用番梘安全衛生。
可是,實情是這樣嗎?這篇紐約時報的文章提問:「是否每個家庭成員需要使用各自的番梘,或我們應該乾脆改用沐浴露?」 文章引用一學術研究, 該研究指出,就算使用受細菌污染的番梘都很難會導致細菌傳播。紐約時報描述該研究做的實驗:

【長遠房屋策略系列之五】舊區街坊自主促進會聲明:房屋應重實用價值 而不應作炒賣用途

舊區街坊自主促進會

回應政府「長遠房屋策略」之聲明:

房屋應重實用價值 而不應作炒賣用途

房屋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應注重其實用價值,而不是其買賣價值。一個「長遠」的房屋策略必須考慮如何長遠地為普羅市民提供一個可以長久「安居」的家園。「安居」,不僅是指需要一個睡覺的居所,更關鍵的是這個居所能否帶給我們舒適感和安全感,讓我們相信這個地方能夠成為建立家園的「根」。「安居」,不僅是單純指屋內的環境,更關鍵的是與之連接的生活環境是否能夠配合人的生活需要,這影響著我們是否願意在自身的社區活動,建立互相支援的鄰里網絡,形成健康、有活力、互相關懷的社會關係。

以下,為根據我們的意見書,對政府及公眾作出的回應及呼籲:

甲)公共房屋政策及資助房屋政策

1)房屋問題不能單靠增加土地供應,必須考慮如何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對私人市場進行有效規管,方能解決長遠適切住屋短缺的問題。

今屆政府上台以來的所謂控制樓市的辣招根本無法遏制樓市,就像最近深水埗市區重建奪來的土地上的建起的豪宅喜盈就以入場費五百萬的價錢一日內售罄,這就足見政府的所謂管理措施根本力道不夠。

西環站帶走的西環大樓

KEI_5488
走過西環的西港島線建成,西環大樓卻不再見了。

位於港大港鐵站旁的西環大樓,1961年至今是社區的地標,色彩斑斕的外牆,絲毫不見老態,卻被田生地產看中,人去樓空。歷史上最大的強制拍賣的項目,45億的重建,已是恆基的囊中物,將來興建一楝600單位38層高的住宅,未來呎價達2萬元

運動公社書介:李布倫如何回憶香港足球?

作為一直堅持關注本地足球的人,看李布倫這本自傳,當然特別關心他如何回憶他在香港的歲月。

假如你從不看本地足球又或者太年輕所以不知道李布倫是誰,那以下是個簡單的介紹。他在九十年代中曾在香港踢過駒騰、傑志(連維基都忘了他曾為傑志上陣)、好易通和南華。在好易通時期,他曾與前線搭擋巴古沙合稱「七十一組合」。李布倫在南華未能穩任正選,踢了半年左右就到希臘踢球。

這樣的經歷不足以有出版社為他出版自傳吧。但後來他先回到蘇格蘭的母會鄧費姆林效力四年。接著再南下英格蘭加盟錫週三。到英格蘭踢球時,他已不再是前鋒,而是後衛。在錫週三,他以隊長身分在卡迪夫千禧球場為球隊舉起甲組(League One)升班附加賽冠軍奬盃,之後更在英冠聯賽一季中在場上(包括守門員)所有位置上陣。以上兩件事跡讓他成為錫週三傳奇人物。最後他回到蘇格蘭投效費郤克結束球員生涯。現在他是錫週三的梯隊教練。

全書共有二十四章,以留港經歷為主題的不足三章。除了提到如何在香港結識現在已離異的妻子外,著墨較多的就是英格蘭在九六年訪港時發生的「牙醫椅」事件。自傳的銷售對象是不列顛人(甚至是英格蘭人?),故花較多篇幅在這件當年被英媒渲染一時的花邊身聞在所難免。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69
  •  2470
  •  2471
  •  2472
  • 2473
  •  2474
  •  2475
  •  2476
  •  247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