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為甚麼你沒有催淚彈?

(圖片轉載自維基百科

2005年12月17日,以韓農為首但絕對不止於韓農的反世貿人士突破路障奔往會展中心,要求各國代表對話,遭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香港輿論普遍拍手叫好;2014年9月28日,爭取普選的市民要求特首梁振英對話不果,聚集政府總部門外並堵塞夏愨道,同樣遭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注一)。今次人更多,發射的催淚彈多十倍,於是大家總算懂得呼吸催淚氣是甚麼滋味了。

胡椒噴霧依法屬槍械

佔鐘以前,我們失去甚麼?

今晚回到金鐘,看著本來車水馬龍的夏愨道,繼續成為集會人士的據點,有點百感交集。運動發生了兩星期,仍然有一大班市民支持,但這個可恥的政府,還可以有面目邊配合傳媒進行抹黑、邊對集會人士的訴求無動於衷。但在這個由政府總部延伸至夏愨道的據點,卻又是現今香港的寫照。

說是集會人士的據點,還不如說是一個「新市鎮」,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繼早前不少集會人士自攜地蓆、紙皮,膠地墊等用作留守之外;今天下午更有不少市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帳篷,無論是單人營、雙人營甚至是蒙古包式都有。留守的市民就這樣把他們開著,更把一個又一個的帳篷隊列在本來車來車往的道路上,形成難得一見的奇境。

天氣開始轉涼,再加上幾兩星期天不時下了幾陣雨,若從人道立埸看來,集會人士能有安全而可以暫時容身的地方,捱過日與夜交替的溫差,也是很重要的。再者,當大家仍能在運動中可以有一幕棲身,反觀在香港某個角落、甚至某些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快餐店中,不知有數以千計的人,卻正為著這一息的休息空間而苦惱。

學界就香港人民福祉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公開信

習近平主席鈞鑒: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成就非凡,相信不少人會引以為傲。閣下去年曾公布希望實現一個「中國夢」,更曾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想必認同真正成就當屬人民由下而上的實踐。如今,香港人明確指出了三十年來的夢想:落實真普選,建構恪守平等權益的制度,維護港人世代福祉。
  
閣下嘗言:「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香港人對平等制度的堅持,豈非正正與之呼應?港人提出直選立法會、廢除功能組別,立公民提名於特首選舉制度內或普選提名委員會,正是要確保人民平等參與,從而達致平等發展、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然而此時此刻,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正正反其道而行。香港有近70萬人表態,主張公民提名為政制改革方向。唯特區政府於第一階段諮詢報告,非但未有如實記錄,更謊稱港人不同意改革立法會制度,無意廢除功能組別。此舉完全漠視民意,拒絕回應港人呼聲期待。港府報告不實,造就今天人大常委頒佈的政改框架。如果港府真誠面對民意,必須承認錯誤,自我修正,將港人對民主的真正意願,納入改革方向。更何況,大陸地方政府也有選民提名,公民提名具法理及現實基礎,港府實在無懼怕的理由。
  

【文化論政】文化創作也「篩選」!?——淫審修法既重要也迫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

文化創作需要具表達自由的社會空間,然而除了早前具爭議的「版權條例」外,另一影響創作自由的條例,則非《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下稱《管制條例》)莫屬。

管制條例保護最基本道德水平的原意也許難有爭議,但從1994年大衛像被評不雅,到2007年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已令一眾創作者以至大眾對《管制條例》及其審裁制度信心盡失。

歸根究柢,現時《管制條例》出現以下各項缺陷,令條例只淪為創作的障礙,甚至與打壓創作自由無異:

審裁編制三個人,無法代表大眾

現時淫褻物品的審裁中,列明暫定評級由一位主審裁判官及兩位或以上審裁委員組成。但事實上只由三人組成的小組作出評級實難以真正代表廣泛大眾。加上審裁員依靠大眾主動報名而未有平衡各界參與之機制,因而容易造成評級標準偏頗及浮動。

而令審裁制度更見偏頗的問題,在於一少撮委員主導甚多裁決。根據審計署於2004年發表報告,竟出現由21名審裁委員處理了審裁處60%審裁的情況!如此不平均的分配工作方式,相信審裁處的評級能真正代表大眾道德水準,其實和相信「袋住先」方案是真普選一樣而已。

評審準則黑箱作業,裁決不一難以服眾

《管制條例》對「不雅」及「淫褻」的定義如下:

「(2) 就本條例而言─

澳門——民主路上的棄嬰

作者:陸偉聰(澳門理工學院前社工課程主任)
攝:獨媒記者吳卓恆

「雨傘革命」使香港人在公民抗命的道路上邁開了一大步,而與香港一衣帶水的澳門,今回靜靜地上了一課,但對澳門的民主運動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暫時未能知曉!

公民抗命的條件先天不足

正如一般人所說,澳門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如果澳門發生警民衝突,示威者可能會被拿著胡椒噴霧的表哥噴個正着,若筆者去特首辦遞信抗議警方無理施放催淚彈,接信的人可能是我的中學同學,可見每一件事的發生或多或少會與身邊的親朋戚友扯上關係,為此對發聲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更何況那些做小生意或在大公司上班的人,出來抗命等於拿著飯碗往地上砸,而政府和大財團早已掌握了澳門經濟的生殺大權,加上政府不斷輸送利益給維穏集團,使言論自由和多元的政治空間也不斷被收窄,令推動澳門公民抗命的工作舉步為艱!

葡人乏力為澳門民主奠基石

昨晚,我帶母親去了金鐘

昨晚,我帶母親去了金鐘。

上星期六我參加了一次集會,除了是聲援遭受暴力衝擊的群眾,也是因為受夠了不盡不實的報導,決定親身感受這場運動的面貌。本來沒有打算今晚去的,可是高官嘴臉實在噁心,趁著今晚我跟母親有空,提議去金鐘走一趟。母親今年四十九歲,沒有臉書帳戶,佔領運動的資訊,主要來自亞洲週刊、明報、互動新聞台,三個態度迥異的媒體。

我們大約九點走向夏愨道,途經海富中心的「充電坊」,母親頗為驚訝,問我那個攤在做甚麼。其實當我頭一次看到四十根線的充電器,還是義務替人充電,我也一樣驚訝,於是我回答,這是佔領運動中一個神奇的角落,比許sir更神奇。

走到馬路邊,放眼盡是密麻麻的黑衣服,望向紅棉路,蜿蜒至上斜位置也是佈滿了黑色小點,馬路邊有幾個營幕,身邊不斷有人從不同方向走向夏愨道中央。看到如此景象,我們不禁停下腳步,整條馬路擠滿了人,難免令人忘記,本來這是一條主要幹道。我們漫無目的地穿越人群,經過群眾自發組成的物資站、分類區,她沒有說話,只是來回掃視那堆帳篷,然後又繼續前進。

旺角現場:關於放映

題為編輯所擬。

上回講到,昨夜信和門外,有中學生搞戶外放映,選片許鞍華的《千言萬語》,電影以艇戶事件/長毛/甘浩望神父作藍本,說的是七八十年代的社會運動。似乎是件美事。

誰知電影播到一半,一群大漢圍堵的姿態進行掃場,又是一輪有關嘉年華化/噪音 /版權/左膠不左膠的指控。聲大夾惡,學生無力抵抗。後來,電影播放被終止了。

事情卻並未於此完結,之後更嚇人,圍堵恐嚇的事情接連發生。

1)先是《彌敦道樓盤區》藝術裝置被圍,然後高達關二哥也被質疑是「侮辱神靈」而被收起。

2)他們又經過大專政改關注組學生的兩個帳幕,並對帳幕內的同學恐嚇道:「聽日先搞鳩你個場!」。

3)後來, 只是坐在地上聊天的朋友都忽爾被圍指罵左膠,逐個逐個圈,逐個逐個屌。臨走還對女友人拋下一句「你小心啲呀!呢度非禮唔會有後果架!」。

以上幾件事,顯然是有組織地在場內進行掃蕩驅趕,把你嚇走鬧走,個場我睇既。但不是說旺角無大台嘛?何以有人能以絕對性的姿態對空間和活動作出定義審批。昨天還在說旺角內的保守傾向可能無節制地澎漲。現在又是另一光景,情況嚴重。一班不知是何方神聖的人,借前晚的爭論,以「反嘉年華化」的名義,借力打力,嘗試化身為城管,而且,每每見到不順心的事,並非好言相勸(都唔講知性討論了),而是用人多蝦人少的方法,圍堵謾罵扣帽子。

所謂日常

有聲音說佔領行動阻礙日常生活,望示威者撤離。對於阻礙到各界朋友的生活我們非常抱歉。我知道很多建制派的議員、社會賢達,他們起初之所以對佔領行動不以為然,原因在於以為佔領人數只有數千,大概大家只會手挽手靜坐下來,等待警方迅速清場。於是,政要權貴們又可以再過他們日常的生活:指點江山,不知民間疾苦。他們或者以為,社會只要隨著過去走過的道路,讓他們繼續糊混過去,就天下太平,普羅大眾並不因自己備受剝削而起來反抗。

但是他們錯了。

孤身絕食——抗命者莫紹文專訪

佔領踏入第十三天,51歲的莫紹文已經在金鐘絕食了九天。

昨日1他帶著已經絕食了八天(今日10月10日是絕食第九天)的身軀進行另一個升級行動「社區道歉」,他說因為佔路的關係,令很多在中環的上班族走多了路,他會在上班下班時間於添美道轉出來往夏愨道方向的彎位,向經過那裡的上班族鞠躬,就多日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路過的白領和其他市民都為他打氣,叫他加油和保重,也有每天走同一條路的外傭姐姐說要買能量飲品給他,他都謝絕,說要做一個「真」的striker,而非「做show」。

IMG_3936

關於絕食

莫紹文不是「大佬」,孤身絕食可「有用」?

五位環保界人士辭公職明志

【新聞稿2014年10月10日】
各位,

我們五位關心環保的朋友今日會去信政府,辭掉公職。原因,你懂的。

我們辭掉的委員會,包括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展策略工作小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廢物收費支援小組,環境運動委員會和惜食香港督導委員會。

不合作運動有不同形式,我們以辭公職明志:「我們唔妥特首的作為!我們唔妥警方以暴力對付學生和人民、更唔妥政府縱容暴力。」

這也是向環保朋友(包括環保團體)發出的良心呼喚,請他們也辭掉公職。當然,不辭不代表無良心,但我們每一個都必須撫心自問,在爭取真普選和公義公平的制度上,自己可曾為我城認真地出過力。

說真的,這本該是大人承擔的事,竟要年輕學子打前鋒,有愧。

聯署人:
林梓晴 (日青)環境運動委員會
朱漢強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廢物收費支援小組
陳曉蕾 惜食香港督導委員會
盧思騁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展策略工作小組
羅雅寧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廢物收費支援小組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547
  •  2548
  •  2549
  •  2550
  • 2551
  •  2552
  •  2553
  •  2554
  •  255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