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戰訊:青年明起繞立法會苦行三天 ‧ 菜園村現身中環](/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這幾天先後與幾個記者聊天,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反高鐵﹝現方案﹞運動等同於年輕人的憤怒爆發,將議題由高鐵本身轉移至年輕參與者。這個發展令人不安,因為背後的假設是「一般人都覺得高鐵沒有問題,只有你們班年輕人咁激烈地反對,因此問題不出自高鐵,而是出自你們」。明明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深思熟慮後決定投反對票﹝現在輸的是功能組別﹞,明明先後有文化界、社福界﹝今日舉行記者會﹞和學界﹝明早舉行記者會﹞過千人聯署反對,明明受影響的菜園村和大角嘴都是老人社區而且抗爭不斷,明明天價現方案令香港失去的機會成本會影響所有階層和年齡組別,現在一個年輕人/憤青框框套進來,效果就是把大部分市民推向吃花生指手畫腳的位置,製造事不關己的假象,從而消弭反高鐵作為全民運動的潛力。把年輕人對社會的承擔扭曲為要「對症下藥」的社會不安因素,有病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