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思潮好像忽成香港社會的最大問題,民建聯大既律師建議訂立〈反港獨法〉,這種論調無疑是中央指令下,重奪香港議程的框架——外國勢力介入,香港成反動基地,以此轉移香港社會問題及民主訴求。這也是中央對香港歷史的主線——香港是殖民地,港英殖民政府在香港「搞局」、壓迫港人,1997年是「回歸」祖國。
港英政府相當「獨立」
然而,港英殖民政府,長時間來均有相當「獨立」的權力,如果要談「港獨」,這股「港獨」力量其實早在殖民政府時代已經出現——香港人有獨立的文化及身份認同,有獨立的利益。
要了解這段歷史,把鄺健銘新出版的《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的管治術》(下稱《港英》)一書,與前特首顧問葉國華在2013年出版的《維港故事:獨掌難嗚—忘記了歷史明天不會更好》(下稱《維港》)對讀,甚具富趣味。兩書均總體上回顧了港英殖民地的歷史,而這段歷史絕對並不是如中央歷史框架般是一段「壓迫、屈辱」的歷史,殖民時代當然有「壓迫、屈辱」的情節,如鎮壓六七事件,濫捕參加者甚至強制出境等侵犯人權的行為。殖民地時代除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麥理浩時代,大量增加社會福利、建立香港人身份的故事外,兩書告訴了我們更多,港督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曾經多次拒絕英國政府的指令,甚至執行違背英國利益的政策,爭取港英政府「命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