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這本屬「英軍的階梯」時段,雖然這專頁一向極力避免討論big 6,但熱刺解僱普捷天奴,邀得摩連奴重返英超執教,的確極具話題性。於是,一切原則和預定計劃,也只好讓路予已經半退休的另一版主來談談熱刺了。
一覺醒來,竟發現普捷天奴(Mauricio Pochettino)被辭退,更赫然發現摩連奴(Jose Mourinho)已走馬上任,成為新一任熱刺領隊,除了震驚,還是震驚。冷靜下來後,決定跟大家分享我的一點看法。
普捷天奴應否被辭退?
現時的情況,大抵跟當年雲尼亞里(Claudio Ranieri)帶領李斯特城(Leicester City)勇奪英超冠軍後相似。兩者都是帶領球隊勇闖意想不到的高峰後,未能持續,最終出現從高位回落的情況,而回落的幅度和速度甚高,幾乎是一落千丈。
明天是區議會投票日——人民通過選票,重奪對社區生活的話事權。談及體育運動與民主的扣連,不得不提巴西足球和左翼政治的代表人物:蘇古迪斯。蘇古迪斯在哥連泰斯推行的民主運動,讓我們明白到實踐民主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話說巴西軍人政權由六四年開始一直統治到八十年代中。但在七十年代中期,總統Ernesto Geisel便已開始推動開放(abertura)政策,可說是啟動了緩慢的民主化程序。雖然當權者有退讓,但沒有民間的壓力,民主化也難以完成。一九七八年,蘇古迪斯加盟號稱是巴西第二受歡迎的球會哥連泰斯。在一九八二年,該會球員都穿上印有「民主」(Democracia)字樣的球衣上陣。在當年舉行地方選舉前夕,蘇古迪斯帶領哥連泰斯的隊友穿上一款印有呼籲民眾投票(Dia 15 Vote,意指在15號參與投票)的球衣比賽,鼓勵民眾行使民主權利。聖保羅作為民主運動的重鎮,蘇古迪斯亦有參與其中,時常在群眾集會中上台發言。八四年國會準備表決回復民主的修憲案時,他在一場大型群眾集會中公開宣示,若議案過關他便會拒絕投身意大利聯賽而留在巴西。結果,議案被否決,蘇古迪斯亦隨即赴意大利加盟費倫天拿。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今日進行投票,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黨魁楊岳橋、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和譚文豪早上到美孚為候選人拉票,在造勢的同時,「美孚中」票站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大排長龍。爭取連任的伍月蘭稱,過去半年的星期六、日都在流淚,感謝年輕人為民主和自由的付出,希望港人能為香港投下重要的一票,「我哋唔止二百萬人上街,仲要三百萬人投票。」
公民黨派出三人強攻美孚三區,現任區議員伍月蘭一拖三,周琬雯和李俊晞分別出選「美孚南」和「美孚北」,張鈞翹則出選一街之隔、葵青區「荔華」。李俊晞慨嘆,香港在過去半年失去得太多,希望港人能站出來投票,以彰顯民意,「人龍長,但都不及我們等待民主的時間長。」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圍困理工大學進入第六日,今日凌晨,再有人步向警方防線,留守者人數進一步減少,並藏身於理大不同大樓內。由於理大內部房間密如蟻穴,目前已經非常難以確認具體留守者數字,保守估計約有30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留守者拒絕「自首」的決心更強。當然,尋求逃脫的難度亦同樣更大。
「死守」廚房,為抗爭者煮食的「廚房佬」今日一早便準備好早餐,但沒有多少人到來餐廳。「廚房佬」便和「助手」一起前往 Z core 尋找留守者,「有無人啊,早晨啊,開餐啦。」「廚房佬」尋遍了10層樓仍不見人影,只好悻悻然回到餐廳,「早上找不到人,食零雞蛋啦。」他對於尋找不到年輕人感到有點擔心,但期望他們是夜裡平安離開了理大。
在2019年10月4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引用香港法例第241章《緊急情況規例條例》 (下稱「《緊急條例》」 )第2條,在憲報上刊登《禁止蒙面規例》(下稱「《禁蒙面規例》」),《規例》隨即於翌日10月5日生效。據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稱,《禁蒙面規例》禁止蒙面,以阻嚇及方便警方調查暴力違法行為,「旨在處理現時危害公共安全的情況」,符合公共利益,「屬保障公共秩序及公共安全的合理措施」[1]。
《禁蒙面規例》的禁令,除了適用於「非法集結」和「未經批准集結」中阻止他人辨識自身身分的行為之外,亦禁止示威者於警方並未反對或禁止的公眾集結中蒙面以隱藏身份。雖然規例容許「合法辯解」作為辯護理由,但因舉證責任首先在於被告一方,市民難以於面對警務人員時援引爭辯,現實中往往只能屈服於警方的武力威嚇之下[2]。更甚者,即使市民並非身處任何集會之中,警務人員亦可在任何公眾地方命令市民移除相當可能阻止識辨身份的蒙面物品,違者除了同樣招致刑責,更可被施以武力對待,可見《禁蒙面規例》範圍之廣,對市民自由的潛在影響極其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