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意識形態壓倒一切的警號

轟動全港的九龍城「拐B」事件昨日有了新進展,警方拘捕了女嬰凱晴的母親,她涉嫌非法處理屍體,據聞她於十一月中在家發現女嬰被焗死,棄置屍體後再編造拐帶案件。真相大白故然值得我們心痛,但社會各界連日來對這件事的回應,也值得我們反思。筆者認為,我們的社會正亮起了一個警號,那就是意識形態壓倒一切的警號。

自11月23日「發生」了拐帶失蹤事件後,全城熱心尋人,甚至有中學生自發製作大量「尋B」海報到九龍城張貼,發揮公民社會互相幫助的精神,這是非常值得欣賞的。

不過,連日以來除了尋人之外,坊間(特別是網民)的討論焦點也立即集中放在「內地拐B黨殺入香港」、「放寛自由行的後遣症」、「一切都係大陸人的所為」等題目上面,這鼓仇恨中國大陸的情緒,無疑是與近年中港矛盾情緒高漲有關,再配合凱晴媽媽的口供指「她被一對操內地口音的男女截停問路」這一點所導致的,當中理性的分成又有多少呢?

在崇尚民主精神的社會上,是應該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因為我們相信真理是越辯越明。有人要發表反中共、反自由行、反中港融合、反中國大陸文化的意見,本身當然沒有問題,但發表意見的人不應將他們的意識形態,當成是攻擊別人的工具。

再解九巴加價如何無理 慎防一男子因素作怪

九巴早前表示已向政府當局提交加價申請,這些年來大家都知道九巴搬弄財技,令業務「連年虧損」。最新一次的加價申請,原因又是老調重彈,甚麼人工及油價上升、巴士乘客下跌及路線重組遇上困難之類。

免費電視牌照一事讓市民看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不公義」及霸道。審批巴士加價,其實又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考試「一籃子/一男子因素」後說了算。即便坊間如何反對,看來最終的結局又是加價獲批。

為何九巴加價無理?

理由一:地產純利幾十億

【文化論政】歐陽檉:電視發牌事件:當PRC遇上TVB

圖:歐陽檉

一國兩制,在官方的說法中,可以令香港和大陸優勢互補,是一種創造力。但在現實上,一國權力在半明半暗之間運作,亦有可能令兩制互相拖累,集兩家之短,變成破壞力。這種情況,最近突顯在香港電視不獲發牌一事上。香港政府對香港流行文化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沒有政治因素」的政治決定,扼殺了香港流行文化等待已久的生機,揭示了一國兩制的缺陷。香港繼續如此下去,日後恐怕積弱難返。

大氣電波是珍貴的公共資源-這是廣播政策的基本常識,儘管科技的發展令我們要檢討審視這個道理。不過,在香港獨特的情況下,TVB佔用的遠遠不只是大氣電波,而是一個在香港最舉足輕重的文化生產系統-包攬了內容製作、發行、觀眾社群、以至品味審美等。TVB對創意工作者而言是一座少林寺,對藝員而言是一部造星機器,對大眾而言是接觸流行文化的門戶,真係「點只電視咁簡單」!

正因如此,香港流行文化大勢,往往成也TVB,敗也TVB。 無綫創業時期創作主導,一眾走在時代尖端,或留學歸來的年青人,大展拳腳,創造了膾炙人口的各類電視節目和流行曲,奠定了香港流行文化在華人世界的領導地位。後來無綫進入守業時期,變成會計主導,內容不進則退。由於長期沒有有力的競爭,尤其在亞視無力製作劇集以後,無線得以因循苟且十年又十年。

政府發牌搞街頭藝術?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書面回應陳家洛議員關於街頭藝術的查詢,談及政府對街頭藝術發牌制度的憂慮。結合新增免費電視牌照的風波,民間也開始討論街頭演出牌照制度的需要性。誠品書店、號外雜誌和文藝復興基金會合辦了一個講座,邀請了三位街頭藝行者(小丑藝人蘇春就、好戲量賴恩慈和Hidden Agenda黃津珏),剛好觸及公共表演空間的議題。

蘇春就:制度有助去蕪存菁

三位嘉賓裡面,蘇春就(Mr. Funny)大概是跟政府有過最正面衝突的一位。他在2003年開始走上街頭,在哀怨悲情的這一年,蘇春就用他最擅長的小丑演出,為這個城市帶來笑聲,卻先後在2006和2010被檢控。兩次的官司均未能成功對Mr. Funny入罪,使他的案例為後來許多街頭藝術案件的參考,對於蘇春就個人也開始思考街頭表演發牌制度的可行性。

活動上,蘇春就指出街頭藝術發牌制度在外國已經非常流行:遠至法國、澳洲,近如南韓、台灣都有。他認為街頭藝術是城市重要的景觀:在遊客面前可以展示香港的活力,在居民面前能排解世界怨氣。然而,現在香港街頭表演質素參差,並特別點出旺角已經「淪陷」,好些演唱者當作是唱K一般的娛樂,缺乏專業。

「既然自然沒法淘汰,只好靠制度把關」,蘇春就相信有了發牌制度,街頭藝術的水平就更有保證。

小城民主可會漫漫長路?

作者/悟塵

當香港已在熱烈地討論二〇一七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法,澳門政制卻仍然處於甚保守狀態,予人感覺小城的民主之路很是漫長!澳門大學副教授余永逸認為,澳門民主發展在現階段仍處於停滯不前,主要原因是特區政府未能主動地推動民主有序發展,同時民間社會對民主追求的意向也不強烈。但他指出,如果到民間透過社會運動強烈要求民主時,通常就會產生社會動盪情況,因此為平穩過渡民主體制,政府需要及早先行。他並預期,澳門真正步向民主發展,可能要在十年後。

余永逸接受「論盡媒體」訪問時指出,澳門其實並沒有經過真正意義的持續性民主運動,甚至社會對民主發展也無系統的論述。這在過去的十多二十年,民主派主要工作是教導公眾維護自己權益,以及如何制衡政府等;至於近十年出現自由工會,亦是主力在於爭取勞工權益,然後夾雜一些要政府開放和問責的訴求。「大家概念上是覺得澳門需要民主開放,社會上也有一種反對或制衡政府的力量。但我未見到鮮明的民主運動,或持續性民主運動」。

現實狀況是民間社會對推動民主的訴求並不很強烈,或認為民主不是現在澳門最重要的議題。余永逸舉明顯例子是,雖然現時有年青人和學者站出表述民主訴求,不過社會的反應不大。同樣的在今年立法會選舉,一些參選的年青人和學者,亦未能得到足夠支持進入議會。

美傳媒杯葛白宮「新聞相」

梁振英上台以來,本地傳媒多次不滿政府打壓新聞自由,既選擇性邀請傳媒採訪,又以聲明代替記者會。除了香港記者協會代行家發表措詞嚴厲的譴責,有沒有其他行動可以向政府表達不滿?美國傳媒終於受不了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對官式活動設下的採訪限制,於十一月底聯合數十媒體向白宮提交投訴信,有些報紙更表示杯葛政府發放的官方圖片。

約兩週前,美國白宮記者協會及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等37間新聞機構正式向白宮新聞秘書Jay Carney 提交三頁紙的投訴信,抗議政府阻撓傳媒拍攝官方活動,憂慮影響新聞自由。信中促請白宮,給予攝影記者應有的採訪權,拍攝總統參與的所有活動。近日,一些著名美國報業集團如USA Today 和McClatchy 陸續宣布,不會使用白宮發放的官方照片。

奧巴馬限制傳媒拍攝

為了派錢,澳門可以去到幾盡?

文:浪客 忘恩 https://www.facebook.com/theconcordia

金錢是誰人都會嫌少不嫌多的,特別是物質主義重的社會。澳門每年的現金分享計劃,相信會令不少香港人產生羨慕的心態,因香港自回歸以來只是推行了一次的現金分享計劃。每年因高額的賭場稅收及亞洲第一的經濟增長的效益之下,澳門人可以在近幾年收到數千元的現金,而數額是有增無減的。可是,這種經濟模式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終於都開始出現了。

在這幾年的現金分享之下,不單止社會上多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並沒有解決之外,這些問題甚至變得更嚴重。澳門的醫療質素是一直沒有改善,在澳門進行身體檢查更不可相信,因為結果永遠和香港及外國的醫療機構是相反的。曾經有人因身體不適而在澳門的醫院進行檢查,結果並沒有指出有甚麼問題;但是香港的醫療機構卻發現她已經身患癌症,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及進入第三期!此外更有朋友向筆者表示,香港的醫療機構對澳門的失誤是已經司空見慣,家常便飯。

除了醫療問題,房屋問題亦是非常嚴重。先天條件上澳門缺乏土地,所以房屋供應從來是供不應求。政府拖延及取消經濟房屋及社會房屋的計劃之外,更設計出不合常理的居住單位。澳門政府不太干預樓宇市場的失調,有陰謀論指是為了保障炒樓人士及那些在立法會和政府中有商界背景或利益輸送的人士,使到絕大多數的澳門市民要忍受高壓的樓價。即便是月入數萬也無法支付首期。

蒲台島無水無電系列之二:電力公司建大風場掙回報 忽視無電地區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作者為Iflwlou

(獨媒特約報導)蒲台島居民除了無自來水供應之外,更沒有連接電網。在島上發電須依賴柴油發電機,除了電費高昂之外,更難以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其實早於1999年,港燈已經與地球之友合作,在南丫島及蒲台島測試風力,不過最終選址於南丫島興建風車。在十多年前錯失機會後,蒲台島至今一直再沒有興建供電設施的機會。政府正與兩電進行中期檢討,當中仍無誘因鼓勵兩電為無電地區供電,兩電為求增加利潤,反而加大投資效益成疑的可再生能源,多賺香港市民數以億計。(系列一見此

柴油發電機 月電費逾萬元

啟動「良心杯葛海洋公園行動」

11月3日晚上,海洋公園公佈園內共有6條鎚頭鯊於同日集體死亡。為了回應此一海洋動物集體猝死事件,我們 「豚聚一家」於11月10日在香港獨立媒體辦公室舉辦以「我們的海洋公園生病了嗎?」研討會。獲邀出席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主席洪家耀博士、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發言人黃繼仁先生以及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先生,到場市民約30人。研討會結束後,「豚聚一家」與部分出席嘉賓及市民共同簽署了「良心杯葛海洋公園行動」聲明。

根據海洋公園新聞公佈以及傳媒提供的資料,經整理後,從1974至2002年,死亡的物種大致上可歸納為16種,而園內動物的死亡總數過逾千頭。情況令人憂心。

在討論到第一道題目「目前海洋公園裡動物的通報機制,出了什麼問題?」時,4位嘉賓一致認為目前海洋公園的通報機制並不透明,洪家耀博士指出,像「唧牙膏」一樣,要記者直接問海洋公園,才公佈事實之真相。「豚聚一家」則堅持,園方應落實我們早前提出的「陽光政策」,包括24小時內公佈死亡消息、7 日內公佈死因,以及21日內公佈動物醫療及解剖報告。

基雲六百

足球場上沒有太多個傑斯和辛尼迪可以在球場上馳騁二十多年,但對龍門來說,兩個十年是基本吧?以一個二十出頭的龍門而言,至少能打到三十五。不要忘記薑是老的辣,門將三十有五仍是很當打。而一個龍門十五年可以上陣多少場?以數字作個小假設,一個二十歲出頭的球員,要是能立刻打上正選,加上全季沒傷患打足四十多場,那麼十五年時間就有六百場。然而球員總有高低潮也有傷患,像基雲這麼一個在英超打滾多年的門將,也曾因嚴重傷患(被對方球員撞破肝臟, 醫生曾指比撞車更嚴重)而缺席多場賽事仍然能有五百九九場上陣紀錄,可想而知這並不簡單。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97
  •  2798
  •  2799
  •  2800
  • 2801
  •  2802
  •  2803
  •  2804
  •  280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