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葉傲冬禁油尖旺區會討論反送中 遇抗議提早散會](/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scroll-down-logo](https://www.inmediahk.net/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logo-m-s2.png)
(左起)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毛孟靜、范國威
(獨媒特約報導)連儂牆於社區遍地開花,昨晚(7月10日)有年輕人於港鐵油塘站外及九龍灣淘大花園橋底設置連儂牆,均分別被「藍絲」施襲,有男子怒漢以粗言穢語辱罵市民,又毆打其中數名市民。在九龍灣受襲的市民更被打13拳,期間並未還手。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回應指,連儂牆乃和平表達模式,文明社會理應包容,要求警方嚴正執法。
昨晚於港鐵油塘站外,有市民張貼便利貼,突然遭3名男子包圍及辱罵,一名途經市民更被施襲。警員期後到場維持秩序,有市民向警方提供一段灰衣人向年輕人拳打腳踢的片段,該名年輕人險倒地,惟警方並未受理,一度舉起紅旗及胡椒噴霧,最後更護送施襲者離開,並未鎖上手釦及拒絕提供報案編號,惹在場人士不滿,質疑警方欲「放生」施暴者。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晚上8時許,由網民發起自製的油塘連儂牆,突然遭到大量中年人士包圍,圍堵正在張貼便利貼的市民。雙方發生衝突,警方一度舉紅旗。到場包圍連儂牆的人士眾多,有市民懷疑是居住於附近警察宿舍的休班警察到場,企圖阻止市民的連儂牆活動。
期間有三名男士向一位途經的黑衣市民施襲,在場市民亦多次向警員指有片段為證實其中一名灰衣男士為施暴者,但警方未有受理,並護送該名男子離開現場。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向警方了解情況後稱,在場警察指支援的警車仍未到場,稍後才會對該三名男士進行拘捕行動。等候近20分鐘,一輛警車駛至大本營商場門前,拘捕3名涉嫌施襲的男子。惟警方拒絕提供報案編號,令現場人士不滿。約150名市民,繼續在大本型商場逗留,在凌晨才陸續散去。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硬推《逃犯條例》修訂,至今仍拒絕正式撤回,先後有四名反送中年輕人輕生,上週不幸墮樓身亡的麥小姐更在房間內留下對政府修例及漠視民意的控訴。市民昨晚自發到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追思會悼念麥小姐。演員葉德嫻亦再次參與,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稱,《逃犯條例》修訂已壽終正寢,她炮轟對方「點都唔肯講撤回」,又轉述有人認為要予林鄭下台階的說法,反駁指「佢要有下台階,咁班學生、班年輕人點?佢哋又有無下台階?」
葉德嫻表示,要向「戰士」麥小姐道別,以表達對其尊重。但她強調,不是鼓吹他人自殺,自己亦不希望同類事情發生,但相信大多數自殺的人都要有很大的勇氣及決定才會選擇輕生,只能表示尊重,但希望其他人「唔好放棄」。
葉德嫻又指出,修例爭議至今一直「唔好受、好火滾」,擔心年輕人會因此而衝動,寄語年輕人要小心。但她強調,對年輕人表示信任,指「他們根本不壞,反而是很有理想」。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硬推《逃犯條例》修訂,有四名反送中的年輕人先後輕生,麥小姐在上星期三以墮樓方式結束生命。有市民昨晚自發舉行追思晚會作悼念。麥小姐的中學同學兼好友翁小姐對朋友離世感到悲傷,但她對記者指,無論如何也要堅強:「為咗佢繼續行,代她走下去。」翁小姐又表示,麥小姐生前很「樂觀、開心、鍾意笑」,相信對方亦會「想我地有能量地走下去」。
追思會昨晚七點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市民在主台前放置地毯,讓參加者能擺放紙杯盛載著的燭光,亦掛有「代你走下去」的白布,旁邊擺放寫有「哀悼麥小姐捨身取義,銘記遺志,代妳走下去」的花牌。市民先排隊獻上蠟燭,並逐一鞠躬致意。
生前積極參與社運 反送中令「日常生活無咗」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爭議不斷,事件更逐漸引起國際關注。示威者在7月1日衝擊立法會,並進內發表訴求宣言,令香港的抗爭運動再次登上國際報章頭版。台灣大學生張珮歆更早於6月因「反送中」而來港,支持港人抗爭。她認為香港人「已在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並寄語港人「不要做個順民,才能把最精彩的留給下一代」。
就讀長庚大學二年級的張珮歆早於六月時已關注香港的「反送中」抗爭,並積極參與不同示威活動。在6.12的集會上,她親眼見到香港警方於驅散行動中使用過度武力,認為政府視民意如無物。獨媒記者於6月16日,即第二次「反送中」遊行中曾訪問張珮歆,當時她就透露自己受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所啟蒙,學運期間雖只是中三學生,但有在校內參與靜坐抗議及錄製影片,「這是少數我們能做的事」,聲援「走在前線」佔領的同儕。
(前排左起)絕食者琳琳、張超雄、陳傳道、陳伯、梁先生、Mei
(獨媒特約報導)有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人士在海富中心絕食,由上周三(7月3日)早上10時開始,全時間和部份時間絕食者共有10人,年齡由16至73歲,最長已經絕食逾177小時,累積的絕食時間更超過900小時。絕食者於今晚7時半舉行記者會,表達對行動的看法和感受。他們宣佈絕食行動將無限期延長,希望政府回應民間訴求,同時感謝市民不斷探訪。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即場宣佈加入絕食行動,引起在場人士鼓掌。
參與絕食的好鄰舍北區教會傳道人陳凱興表示,絕食行動至今仍沒有政府官員出現,感到可惜。陳強調今次絕食行動並非鼓吹自殘,而是進行社會抗爭,從而帶出互相關心和守望的氣氛,希望「所有人能夠一起走出來」。
對於政府一直不回應民間訴求,絕食者梁先生表示憤怒。梁認為絕食是升級行動,想告訴年青人他們並不孤單,「反而呢幾日有年輕人安慰我們,本來是我們想安慰人,結果被人慰問,反映香港年青人其實並不冷漠的。」梁表示「多謝林鄭令香港人更團結,自己香港自己救。」
(獨媒特約報導)聖公會擬於中環主教山歷史建築群內,興建一棟25層、高135米的私家醫院,預計提供大約293張病床。城規會於今年5月通過聖公會的申請,放寬主教山的高度限制至主水平基準以上135米。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鄭麗琼及吳兆康今日到主教山示威,抗議發展項目影響主教山的整體保育。
許智峯表示,支持興建醫院,但是不同意在有多幢法定古蹟、一級及二級歷史建築的主教山建築群內興建,認為25層的高度對於原本的建築群破壞性相當大。
許智峯又指,中環半山一帶的交通一向繁忙擠塞,主教山建築群對出的馬路空間嚴重不足,如果再興建醫院,相信不能負擔人流和車流,加上聖公會擬建的私家醫院外形龐大,會造成屏風效應,影響附近一帶的通風。許智峯表示城規會沒有接納他們的意見,配合聖公會卻漠視區議會的意見,對此表示憤怒。
鄭麗琼認為,沒有必要興建一所「富豪級」私家醫院,不能惠及所有階層的市民。鄭表示聖公會擬建的私家醫院採用全玻璃外牆,與原本的歷史建築群的格格不入,認為主教山的歷史氛圍應該要被保留和尊重。
吳兆康表示未來會開設街站,以「一人一信」方式,呼籲市民反對主教山建築群興建私家醫院,也抗議政府和聖公會在事件中程序不公。
記者:胡伊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