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原題為《政府基本法教材教壞細路》

教育局於今年五月一日推出新一輯的基本法教材,其中「三權配合論」及香港自治權比美國的加州為大的論點使公眾嘩然,教壞的不單是坐在課室裡的學子,而且傷害了下一代人對基本法的正確理解。教育局使用的是納稅人的血汗錢,製作的教材必須持平公允,可是教育局似乎未汲取當年印製《中國模式》的教訓,再一次向公眾人士示範何謂劣質教材!

這份教材分成五個單元,每單元有不同主題,而每主題皆有不同的課堂練習,配以影片教學。現時教育局只上載了文本資料(註),似是忽略了教學影片,所以公眾人士無從知悉自己辛勤賺回來的稅款是如何使用。幸好網上有心把教材影片上載,趁未下架之先,請大家觀看及分享我的評價。

1. 李浩然曲解22條,強說香港沒有單程證審批權

言論自由 大學自主 黑暗時代 抗爭無悔

就近日嶺南大學學生會幹事會舉辦的黑暗時代抗爭音樂會含有粗口歌一事,在社會引起不少討論。嶺南同學被親中團體群起而攻之,如發表言論向學生會施壓,欲迫使校方懲處甚至解散學生會,更有人公然於校內恐嚇學生,警告「再小警察老母你自己小心」,其言行使我們深感不安。然而,鄭國漢「校長」第一時間做的,不是保護學生、捍衛大學自主,反而自甘淪為政治工具,聯同建制團體責難學生,更向全校師生發公開信,警告學生絕不允許讓事件重演,揚言否則會轉交學生紀律委員會處理。其粗暴干預學生會自主之舉,實是令人為之憤慨。

鄭國漢教授身為教育工作者,不但不以守護院校自主、同學言論自由為己任,反而向權貴和建制團體低頭,貶低學生為沒有慎思明辨、損壞校譽之徒,其做法讓「不少嶺南人深感失望和切膚之痛」。再者,學生會屬社團註冊之合法組織,從來獨立於校方,因此校方意圖以行政手段由上而下地對學生會成員作出懲戒或處分,實屬打壓學生自主,意欲破壞校方與學生組織之平等關係,實為荒謬之至。

我們在此要求鄭國漢教授立即收回言論,尊重學生會自治,還學生言論自由,保護學生免受外界的威脅和恐嚇,停止於此博雅大學內進行政治打壓,敗壞嶺南人奮前莫畏難之精神。

捍衛嶺南獨立自主的嶺南人上

1,疑犯可否拒絕參與認人手續或採取不合作態度?

係得嘅,疑犯係有權不合作甚至不參與認人手續,說到底疑犯隨時可行使緘默權利,這是疑犯基本法律權利。

2,認人手續中扮演疑犯的「戲子」需要咩條件?

只得一樣,就係似疑犯,無論年齡、身高、外型最好近似。

3, 疑犯如有明顯特徵,執法人員應怎樣處理?

例如疑犯光頭,執法人員應找具同樣特徵疑犯參與認人手續。如無足夠相似戲子,疑犯可要求遮蓋頭頂,例如戴浴帽,當然唔會得疑犯一個戴浴帽咁異相,因此所有戲子都要跟疑犯戴浴帽。

4,證人明明記得疑犯光頭,點解要遮住?

如果只得疑犯一個光頭,其餘戲子頭髮濃密,法庭可能會認為認人過程對疑犯不公,因為證人可能單憑某一特徵指認疑犯,而事實上根本認不出疑犯,或不能肯定地認出疑犯,過程對疑犯不公。

5, 疑犯可否在認人手續前「易容」?

無法例禁止他人「易容」,但如疑犯外表明顯改變,執法人員需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認人手續。

6,睇戲成日見的執法人員提水,得唔得架?

何君堯先生於2015年5月3日出席《城市論壇》節目,就論題:「粗口辱警,何堪! 語言演化,無限?Discussion on: Views on Police Insult Law」擔任講者嘉賓。就何先生於節目中自稱社會工作者,本會表示非常關注。

據悉何先生並不是一名註冊社會工作者,而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網頁中顯示沒有何先生的註冊紀錄。唯何先生於5月3日的《城市論壇》節目中 (香港電台網站的節目重溫中21分07秒至21分11秒) 稱:「我係一個普通市民,但我亦都係一個社會工作者,你都可以咁講。」

根據香港法例第505章《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第VI部使用名銜:
(1) 除第(3)及(4)款另有規定外,任何不是名列註冊紀錄冊的人無權使用以下名銜 ─
(a) 註冊社會工作者」或 「registered social worker」 的稱謂;
(b) 「R.S.W.」的英文縮寫;或
(c) 「社會工作」或「social work」 或「社會工作者」或「社工」或 「social worker」 的稱謂,不論是否連同任何其他稱謂或任何英文縮寫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以描述其專業為社會工作專業或描述其社會工作專業資格。

何先生於節目中明確表示自己是一個社會工作者,顯然已觸犯有關法例。何先生作為一位律師,理應明白其後果,請何先生向公眾作出道歉及交待。

遇上最想念的人—《念念》

王菲《我願意》是這樣開始的︰「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行。」張艾嘉執導新作《念念》就是一部思念得來甚玄的電影,情人之間幾經挑戰最終走在一起,但戲中卻是大多時間彼此思念著不同的人;兄妹之間有著共同的回憶,卻多年也沒遇上重逢的一刻。

《念念》是一部滿載著各種感情的電影,但戲中只有一對稱得上幸福的愛侶,而愛情在《念念》之中總是不大深刻也不大可靠的。張孝全演的阿翔,是一位最終被認定沒有天份也沒好際遇的拳擊手;梁洛施演的育美,則是一位甚有才華又有點神經質的畫家。阿翔不懂去體會育美的藝術世界,育美在他的運動事業上也較像一道障礙,連繫他們的就是因各自孤獨生活而成的思念,他們電影最初的性愛的場面,也正正就是一個環境和寂寞逼成的場面,育美掛念著每天為比賽練習的阿翔,不顧他教練的反對或練習的進度,要走來宿舍跟他做愛,他們做愛的影像反射在格子玻璃上,有力地呈現出他們之間的模糊不清,而更模糊不清的是,他們之間有了孩子。

由怨念化成思念

學聯面向學生 亦面對社會

無容置疑,學聯是一個以大專院校學生會組成的學生組織。但我們也必須要確定學聯從來都是對一個對社會有承擔的學生組織,以學生的身位介入社會,對抗社會種種不公義。學聯為學生而立,也為社會而立,不可偏廢。

堅拒向政權妥協 推動學界政改運動

在過去兩年,我們一直致力於推進政改的抗爭目標及步伐,堅拒向中共港共政權低頭妥協。早一年多前,當保守力量不斷向社會推銷所謂的「溫和」假普選方案時,我們已經密鑼緊鼓地在各個院校中發起學界公投,推出兩條平等的普選原則。公投後,我們馬上定立出學界方案,堅持公民提名及廢除功能組別,拒絕任何妥協方案。

力排眾議 發動留守遮打道

在電子公投前後,中共出版了一本踐踏港人核心價值,破壞三權分立的白皮書,引起了港人義憤。然後,我們認為有必要提早進行大型公民抗命以向強權施壓。在傳統泛民以及保守力量的反對下,我們仍然力排眾議發動留守遮打道的佔領行動,行動當中有511名抗命者伴著學聯同行,為可預見的大型公民抗命打了一支強心針。

從罷課到重奪公民廣場 實踐直接行動

過份理想化的物資捐贈

朋友想要得到即時的物資,朋友想組織捐贈物資,我剛剛參與其中,但是測試證實這簡直是困難而且接近不可能。尼泊爾只有一個小得可憐的國際機場,現在運貨航空不少被訂滿,新來的物資可能排不到隊上飛機。當然,過了緊張期,這些事情會愈來愈容易解決。

尼泊爾有一個令人狂抓的政府,尼泊爾政府呼籲仼何機構提供救災物資,朋友聯絡到大型的飲品公司提供無條件的飲用水贊助,而且是分保質日期逐批送往災區,但是結果所有飲用水現在都卡在尼泊爾的海關,原因是海關害怕任何可疑物品,未經嚴格檢查兼取得入場券,不得進入境內,然後在災後大量物資的日子,我們都開始質疑海關如何能夠逐項「嚴格檢查」這些「可疑物品」。當然,跟隨救援隊伍的物資情況會較好。

於是,有朋友實行另一個方法,從博卡拉唯一一個國内機場運送物資給加德滿都有需要的朋友,這個方法亦只限於有博卡拉渠道的人使用,而且這些人能夠確實知道受災害影響的朋友真正的需要物資,再者,他們是能夠輕易通過海關檢查,一般NGO和國外人士應該仍然是利用加德滿都國際機場。

常說認識香港農業,就是認識香港的真實歷史。這套《收割,開路﹗》所展示的農業,絕對不是都市閒情式的中產休閒種植體驗。三位農夫的辛酸,呈現著香港主流媒體有意無意地忽視的真相,也揭示著被權貴玩弄下,香港的「三農問題」──農銷、農地及農民。本人將以三篇短文闡述,本文先談農銷。

香港農業產銷的荒謬

故事的第一位主角何滿義先生,在經營有機農場前,曾為跨境貨車司機。有趣的是導演選擇了不少鏡頭在貨車及碼頭等地拍攝,內容也包括了貨運業的工傷及恥辱性的工作環境。除了突顯「在路途上收割」的主題外,也暗示了滿記擁有豐富物流知識,但偏偏在銷售上遇到困難。

由坪輋的農場運菜到的近三十公里外的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已非易事,本地有機農夫在中西區區議會舉辦的嘉年華更要跟低價大陸菜同場銷售(更聲稱在商會支持下,大陸菜價比成本價還要低)。面對吃慣大陸菜而一心到來掃平貨的街坊,新界有機菜當然難以競爭。本地農夫長途跋涉後,又生意不佳白坐一日做花瓶;在政府官員眼中卻是一場成功的大龍鳳,嘉年華已在今年一月再舉辦,希望沒有農友中伏。

香港特色的物賤傷農

圖:東北城規組及村民抗議城規會黑箱作業(攝:k')

(獨媒特約報導)城規會剛通過新界東北兩份規劃大綱圖,獨媒記者去年在城規會開始審議前調查委員利益登記冊。三分一委員在限期前未有遞交利益登記冊。記者今日再到城規會索閱利益登記冊,所有委員均在限期前遞交,然部份資料不全,有委員遞交未有簽名的表格,亦有委員申報新的利益。

公眾壓力 委員終準時交表

根據城規會的《辦事程序與方法》第2.4段,城規會委員需於獲委任後1個月內,填妥利益申報表並交回城規會秘書,並需每年重新登記一次。城規會委員任期兩年,城規會委員在去年3月28日獲委任,按《程序》必須最遲於4月28日提交。去年7月本網到城規會查詢,發現有近三分一城規會委員都未有遞交利益申報表。今早本網記者再到城規會查詢,在公眾壓力下,今年城規會委員均能在1個月限期內重新登記利益登記冊。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有一個「育養海岸」的海洋保育及海岸清潔計劃,在香港不同的海岸進行海洋生物及垃圾調查,追蹤垃圾來源和探討如何影響海洋生態。上年,《蘋果日報》(9月6日)以標題「WWF:本港西北海岸垃圾多印有簡體字」,有意無意想把垃圾的源頭怪罪於內地垃圾隨珠江水流飄至香港,把我們自己的罪咎感減輕一點。我不否認在香港較接近邊界或內地的海岸,往往有不少的垃圾是由境外飄至的,這情況會較少發生在一些內灣或近香港陸地的海岸如西貢內海、吐露港等。今日《蘋果日報》介紹了石澳附近的垃圾灣,名符其實,垃圾真的佈滿整個海灘,堆積如山的情況相當嚴重,估計總重量達185噸。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372
  •  2373
  •  2374
  •  2375
  • 2376
  •  2377
  •  2378
  •  2379
  •  238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