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從檳城回來,馬來西亞著名的公民媒體《當今大馬》的創辦人之一──楊凱斌就來到香港分享當地大選前後的政治和媒體生態。結合遊檳城的見聞和凱斌演講的內容,零碎的片段組成我對馬來西亞的初步印象,當今大馬又如何映照著今日香港?
去檳城之前,我對馬來西亞的認識真的是淺薄得天真。我只知道那是歌手梁靜茹和光良的家鄉,加上之前去過當地旅遊的朋友說那裡很多華人,廣東話更會意想不到地能溝通。抱著這麼單純的理解,跑到檳城來,第一天可是挫折重重。廣東話沒有我想像中的流通,各種不同膚色的人都有,特別是服務行業,很多都由馬來或印度人擔任。就算是當地華人,他們的母語大部分不是普通話,而是福建話。落地已後才真正體驗到馬來西亞的多元民族成分,也就為後來聽說回來的族群問題留下伏線。
經過多次殖民的洗禮,加上早期來自中國的移民,馬來半島上居住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土著等不同人口。其中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被稱之為三大種族,分別佔當地全國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五十、二十三和七。考當年馬來西亞立國,馬來亞人希望建立一個以馬來人為主體的國家。此舉引起第二大人口──華人團體的不滿,加上種種政治立場的分歧,後來促成新加坡的獨立成國。自1965年,尚華人的新加坡便與守護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