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DSC_6247
文:黎穎詩(《城市日記》作者)

第一次見曾吉慶是在去年的大坑舞火龍,我為《城市日記》紀錄這個起源自1880年的傳統習俗,並探討市區重建對這個有逾130年歷史的文化承傳的影響。

吉叔今年64歲,協助統籌火龍表演,是團隊中少數並非「大坑仔」出身的老人家。大坑仔是指在大坑出生的人,不論年齡、性別,都會用大坑仔來形容自己。在採訪過程中認識的大坑人,通常會先稱呼自己為大坑仔,香港人才是他們的第二個身份。雖然吉叔不是大坑仔,但他半世紀前已經在大坑工作,是大坑首批汽車維修學徒,一做數十載,今天他已經擁有自己的汽車維修公司。

根據《大公報》2013年9月11日的報導(以下簡稱「報導」),「政府早前修訂大磡村地皮發展方案,把東面定為宗教、文化及教育相關用途,更把原訂建於黃大仙風俗文化區的孔廟改規劃於此。」「孔廟將是香港首個具規模和地標性的孔教建築,設有儒家主題的典禮和課程,包括射箭、古琴、棋藝、書法和國畫等,期望可傳播儒家思想,為市民提供文化藝術活動,加強市民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信。」[1]據資料顯示,未來的孔廟面積為8,000平方米(近一個政府大球場),可說是本港一個大型的公共工程;在目前本港起樓的土地嚴重短缺的時候,這種使用大量官地進行的大工程特別令人矚目。另外,爭取建立孔廟的孔教學院於2013年8月29日寫成設立孔廟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詳細講述了其計劃。[2]

編輯室周記:雲端之下有秘密?

(圖片來源:Appadvice.com)

澳洲移民收緊 留學生何去何從?

文:無言小品

自從今年七月一日起,澳洲政府宣佈457僱主擔保工作簽證的條件進一步收緊,以獨立技術移民的方法政府亦不鼓勵,留學生拿到澳洲永久居留權(Permanent Residency)的機會似乎微乎其微,使留學生產生更多對移民方面的憂慮。近年來,移民政策的改動頻繁,留學生亦無所適從,沒有把握規劃未來的出路如何。今個月的大選動向以及政黨更替對移民政策影響甚遠,下半年留學生的前途又如何呢?

2008年下半旬,澳洲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波及國內經濟發展,間接亦波及到移民政策。2010年7月1日所公佈的澳洲技術移民職業列表 (Skilled Occupation List)的工種縮減情況最為明顯,由2009年的402種職業大幅減少至181種,減少了百分之五十五。根據三年前的政策大變動得出的結論,吉拉德 (Julia Gillard) 政府並不鼓勵單靠讀書移民,「出國讀書=移民」的方程式從此再不成立。

若果有用心分析現時的移民政策,不難發現澳洲政府希望吸納更多海外有工作經驗的人材留澳發展事業,配合未來的基建以及經濟發展。對於那些緊做移民的職業而言,畢業生需要有至少一年半至兩年工作經驗方可入職。應該除了護理學以外,對於目前大部份的專業,學校沒有可能提供每個學生長時間的實習機會-入行的門檻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仍然非常困難。

(獨媒特約報導)「經過五年的努力,這次雖然成功爭取到在香港舉辦亞洲成人博覽會,但坊間不少批評問為什麼『搞得咁鬼崇』?」多年來負責組織「亞洲成人博覽會」(下稱 Sexpo)的「縱延展業」總監唐昌榮 (Wilson) 無奈地說。

因咩搞得咁鬼崇?商家也不滿


「亞洲成人博覽會2013」灣仔會展場地。圖片由「縱延展業」提供。

其實從商業的角度,這次為期三天(8月29日至31日)的商貿展算是非常成功,一共有150個來自11個國家的供應商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的Sexpo會場展出各種各類的情趣用品和性感內衣,也有4608個來自39個國家的商務旅客到場,但因為 Sexpo 沒有對公眾開放,所以顯得「鬼崇」,就連場內的商家也投訴這個博覽會因為缺乏面向公眾的宣傳,使他們無法建立品牌形象。

嶼南道再有牛被撞死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六月,嶼南道長沙正灘路段有八隻牛被車撞死,事情冷卻後,政府部門也放軟手腳。 在9月1日晚上七時左右,在相同的事發地點又有一頭僅一個月大的黃牛葬身於高速輪肽中。

兩名外籍動物義工在晚上八時多發現小黃牛,小黃牛身體已經開始進入失溫狀態,義工用毛毯包裹著小黃牛並致電報案。義工向獨媒表示,他們報案後大約45分鐘後才有一名警察抵達現場,警員替2名外籍義工落口供後,便因為要「換更」匆忙離開現場。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則表示,她當時收到消息後便致電警署,警方才通知上漁護署安排有關工作人員到場。又一個小時之後,漁護署當值工作人員到場,在沒有獸醫情況下在小黃牛傷口曬上止血粉便立即離去。何來多番致電漁護署下,案發後3小時獸醫才趕到,時間已是零晨一點。獸醫到場後,小黃牛奇蹟地起身走回母親身邊,大家商討後決定放棄診斷,翌日下午,小黃牛離奇失蹤,大約六名義工及小黃牛母親走遍整個長沙也找不到小黃牛蹤影。直至晚上何來致電愛協,才得知愛協於9月2日下午捉了小黃牛並進行人道毀滅。漁護署及愛協的獸醫竟有完全不同的判斷,也令義工感到莫明其妙。

揭穿「八成中學生向同性戀say no」的語言偽術

偶然看見一個報導[i],指有近八成學生不接受同性戀者,此現象當然令身為學生的筆者大為驚訝,深感香港歧視之深。但本人仔細調查後卻發現,此實為記者以偏概全之果,而作調查用的問卷[ii]亦有未夠完善的地方,故特意撰寫此文,並特意「修改」了新聞犒,讓大家看看同一個調查結果,以不同的立場去報導,會有多大分別。修改後的新聞如下︰

同性戀?近三分二學生接受
多名政治人物及城中歌手早前相繼承認「出櫃」,掀起一陣同志熱潮,年輕人亦此逐漸接受同性戀者。有機構向中學生調查發現,近三分二受訪學生接受身邊的同性戀朋友,亦有逾四成中學生接受同性伴侶在街上有親密行為。有社工認為,結果反映青少年對同性戀者態度日漸開放。

遵理學校早前以問卷訪問二千五百多名中學生,了解他們對同性戀、易服及第三性別等議題看法。調查結果發現,近三分二受訪者表示,身邊若有同性戀朋友,他們不會有特別感覺,只有約三分一人會「避忌」或「好奇」,而朋友間討論同性戀話題時,只有百分之一學生會選擇避席離開討論,反映學生不會避開同性戀話題。

photo 1

(獨媒特約報導)對於忙碌的香港人而言,有些人也許更樂於將特首及其班子的醜聞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多於去關心一個名義上與香港均「歸屬」於中國、卻遙遠而不可望的地方 : 西藏。當地人苦於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在文化與政權上皆備受壓逼,近年有人甚至訴諸激烈的自焚方式,利用身體為西藏的未來無奈發聲。「我們害怕香港走上西藏的後路」——這句話出自大律師張耀良之口,他與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維權律師滕彪,於上週六(9月7日)於1908書室舉行的高牆與雞蛋系列之西藏困局沙龍分享會中擔任講者。或許這講法是言之尚早,但出於人權以及對自由的關懷,香港人應該關心西藏的情況。

中國的主權觀與漢人心理

公開檔案,讓公民監察政府!--獨立媒體(香港)及《香港獨立媒體網》就立法會公開資料政策的意見書

圖:立法會文件

公開檔案,讓公民監察政府!
獨立媒體(香港)及《香港獨立媒體網》就立法會公開資料政策的意見書

前言

獨立媒體(香港)是香港第一個以推動獨立媒體運動為宗旨的組織,於2004年開始和《香港獨立媒體網》合作,成為本地其中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民間媒體。隨著近年互聯網技術發展,公眾及小型民間團體皆有資源加入這股新媒體的潮流,開拓一個強調多元、直接參與及全民監察的媒體時代。本會相信,公民獲取政府資訊的權利,有助社會落實民主參與、防止貪污、實踐新聞及資訊自由,營造公開透明的政府和公民社會。故此一直積極推動相關議題,包括爭取香港訂立《檔案法》和《資訊自由法》。

P9091219

環諮會昨天討論新界東北發展環評報告時,主要集中討論一條魚、一個鷺鳥林、土壤中含砷和補償種植等四個主要問題,即使有委員注關到發展會影響到現有的村民和農戶,向顧問提出一些例如復耕、搬遷等的問題,亦有委員指出環境影響評估在理論和書本上是會包括社會影響評估,這一切都被主席和在坐的所有委員認同這是現時香港環評制度所欠缺的一部份,這亦非現在環諮會所能討論或處理的問題,故此,我相信即使他們有不滿,仍為這個環評報告大開綠燈。

我細閱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第499章),發現在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有以下的段落:

4.2 環評報告的目的及內容
4.2.1 任何規定的環評研究,其因項目而特定的研究目的及詳細範圍,須列載於署長所發出的研究概要內。典型的研究目的可包括下列: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23
  •  2824
  •  2825
  •  2826
  • 2827
  •  2828
  •  2829
  •  2830
  •  283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