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出版法》相當於澳門的《新聞法》,是確保新聞自由得以保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得到重要保障的法例。要明白今天澳門的新聞工作環境,了解過去幾年有關澳門《出版法》修法的爭議,以及業界如何與政府在修法問題上角力,是很重要的一課。

這次修法,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爭議重點不一,相同的是,結果都以政府讓步終結。可是,澳門新聞工作者的法律保障,其實沒有因為政府的讓步而增加。

第一階段:政府無立場,業界無共識

澳門特區政府在2011年9月12日,宣佈將針對《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兩法的修訂進行諮詢,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在宣佈消息時即強調「政府對修改《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沒有既定立場,在進行民意調查及修法過程中均持開放態度,歡迎社會就修改《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以及進一步保障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發表意見。」(2011年9月13日《市民日報》P04版)政府當時雖然強調“沒有既定立場”,但對修法希望處理的問題,卻相當清楚,「現行《出版法》和《視聽廣播法》頒布20年,……當中的一些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例如《出版法》中提及設立出版委員會和《視聽廣播法》中規定設立的視聽廣播委員會,以致新聞工作者通則等都未有設定,互聯網應否受到《出版法》或《視聽廣播法》監管,政府對傳媒的資助等問題都可以在修法中討論。」

主席吳亮星涉利益衝突 財委會再延審東北撥款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5月2日首次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工程3億撥款,泛民議員拉布湊效,未能表決。昨日(5月16日)續會繼續討論,結果用盡兩小時會議時間討論涉利益衝突的財委會主席吳亮星應否主持會議,完全未討論有關撥款事宜,會議再次押後,待續至5月30日。會議期間,立法會門外有支持及反對東北的市民集會示威。

陳偉業要求主席避席 吳亮星圖偷步表決不討論

會議甫開始,陳偉業動議身兼新鴻基地產附屬公司數碼通非執行董事的吳亮星不能主持會議,吳亮星重申已詳細考慮,「確信沒有任何利益需要披露,無任何不妥」。

陳偉業再提出審議「主席應否主持會議」時應由副主席代主持會議,以免角色衝突,主席隨即著議員表決,眾議員不滿,指陳偉業尚未發言陳述,議員和公眾連詳細議案是甚麼都不清楚。

其後吳亮星要求委員會投票決定「是否需要討論陳偉業提出的動議」,意圖利用保皇黨多數優勢壓逼少數派發言權利。工黨張超雄質疑吳是否有權力決定應否討論議員提出的議案。

吳亮星「情緒不穩」 會議成鬧劇

敬啟者: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來自歐洲、美國的教會(對,我在說你們幾個教會)紛紛在此插旗,建立學校,向中國人播道。今日香港大部份人,或多或少均在幼稚園、小學、中學階段,接受過教會學校的教育,基督教的思想播種在思想上。中小學的教育,無疑影響人的發展,幼年的根基甚至影響一生。

但是,香港由始至終均沒有奉基督教為「地區教會」(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我用「地區教會」取代「國教」的概念)。基督教也不是中國(泛指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教」。在香港,除了基督徒外,也有回教徒、佛教徒、道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錫克教徒,甚至奉行華夏傳統祖先崇拜的人,也有遊學西方接受無神論(Atheism)或人本主義學派(Humanism)洗禮的人。他們都是香港居民(公民?望望身份證才說吧⋯⋯),都是一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願不願意也好,現正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的人。

你們的神,你們的宗教典籍怎樣看待同性戀(或其他社會議題)是閣下教會的內部事務,外人不便說三道四。你們今天根據閣下的教義,公開反同性戀,為反對而反對,不如我們把反對的人和反對的事換一換,例如「回教徒根據教義譴責中國人進食豬肉,譴責僱主要求回教印尼家傭料理豬肉」、「印度教徒根據教義譴責街市販賣牛肉」,你會不會覺得可笑?沒錯,你們登報反同性戀也是一樣的可笑。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繼續審議新界東北計劃三億元前期工程撥款。擔任主席的金融界功能組別議員吳亮星,在會議舉行前被揭發與地產商、港鐵和銀行關係密切,與東北工程之間存在三角利益及角色衝突。泛民主派議員今日將在會議上提出,反對吳亮星繼續主持是項議程。但是,立法會法律顧問昨日回覆議員提問時指出:「《議事規則》並無任何規則禁止委員會主席在他於會議所審議的事宜中有金錢利益或角色衝突的情況下主持會議。」反映《議事規則》存在明顯漏洞。

新界東北計劃是政府近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新市鎮開發計劃,涉及上千億的土地賠償和基建開支,政府更為囤積農地的地產商量身訂造「四千平方米以上地主可換地自行發展計劃」,因此,整項計劃被視為既得利益集團的分餅派對,參與者包括高官(囤地的陳茂波)、地產商、新界原居民、港鐵(在古洞起新車站)、工程界,以及負責替企業融資的銀行。

這些既得利益集體在立法會內都有代理人替他們把關。整個新界東北的審議過程就清楚見證保皇黨、特別是功能組別議員如何為既得利益集團保駕護航。

新界東北前期工程撥款,由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開始審議。委員會主席劉皇發,和家人在發展區內囤積農地數萬平方尺,坐收四千多萬元賠償。之後到財委會工務小組,主席盧偉國屬工程界,為了工程界數以百億元合約的利益,沒有不支持東北大拆遷的道理。

●出任SMARTONE、港鐵和中銀董事

攝:Chau Ho Man @ USP社媒

我們共20名學者在大專院校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兩星期前發起一個聯署運動,支持學民思潮與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共同推薦的政改方案主要內容,稱為「學界平等方案」。迄今有105名學者聯署。

1. 公民提名,必不可少:全港1%(約35,000人)登記選民聯署提名一人,這人即可成為特首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無否決權。提名期不少於兩個月;

2. 提名委員會提名:提名委員會由立法會直選議員組成。只要取得多過8%委員支持,即可成為特首候選人,每名委員只能提名一位特首候選人,而每名候選人最多只能獲取五分之一委員提名;

3. 立法會選舉辦法:應以一次性立法(修訂)廢除功能組別,達至全面普選。

我們發起聯署支持「學界平等方案」,因為:

1. 公民提名並非新事物,簡單易明,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採用已久,全球亦有多於30個國家採用;公民提名容許香港逾300萬登記選民人人平等權利參與特首選舉提名,符合《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將公民提名標籤為「激進」,是混淆視聽,是扣帽子。

《相說‧同運》——照片見證同志運動發展

圖:女同學社及G點電視幹事阿Mo

(獨媒特約報導)由昨日開始,成立將近十年的香港性/別人權團體女同學社將於獨立媒體辦公室舉辦一連四日(5月15至18日)的《相說‧同運》展覽,透過相片訴說這些年來同志運動中的喜怒哀樂。展覽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同志遊行」、「IDAHO」( 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志關注甚麼」以及「同運今昔」。女同學社及G點電視幹事阿Mo表示,今次展出的照片不以藝術美感相片為主,而是從紀錄角度出發,透過一張張寫實的照片與公眾分享這些年來同志運動的點滴。

Photo B

同志遊行聲勢逐漸壯大

圖:蘋果日報

(獨媒特約報導)「若講給小學生聽,小學生都知道這是政治逼害、司法逼害!基本上大家都有共識」這位憤憤不平的獨立出版人口中說的「這事」,就是香港居民姚文田,去年底被深圳當局誘捕,至本月宣判十年有期徒刑,並罰款25萬元。

他認識姚文田快10年,常以「老姚」稱他。老姚今年年逾七旬,可謂名副其實。其兒子姚勇戰是八九民運期間唯一被捕的香港人,事件影響本職乃工程師的老姚亦於九十年代開始協助海外民運刊物《北京之春》在港出版。其後,他因緣際會認識獨立中文筆會的作家,得悉這批流亡海外的作家和中國國內自由作家希望向公眾呈現會員的作品,於是在2006年註冊晨鐘書局,與朋友當起出版人來。

靠作者自籌出版費

今日是「五.一六」四周年,四年前的現在,我也是很早起床,然後跑去投票站,將信任一票投在梁國雄身上,支持「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其後,又走到九龍紅磡幫毓民助選。四年後,我也要早起床,準備所謂「拉布」。四年這麼快就過去了,50萬人的支持,亦因民主黨牽頭走入中聯辦求和而蒸發,為大家換來了五個超區議席,結果民主黨帳面上得了兩個,又失了兩個,其實已大量流失選票,迅速積弱。

如今,我們靠的只是一個民間投票,以及一個更進步的公民抗命運動。多少人,我不知道,但若果保守派自以為乞和是可以為香港人找出路,似乎他們仍未嚐清楚歷史教訓。他們自以為已經嚐到,所以大力鼓吹由民意投票決定他們的綱領,凡事先問清楚群眾,卻又不尊重願意付出的佔中群眾投票決定,亦不知道群眾是想要一班有理想有遠見肯堅持的人為他們出謀獻策,捨身取義,結果願意佔中的,群眾將會與之同行;反之,指佔中是篩選的,要「另起爐灶」的,要與中共乞和的,就將會被群眾唾棄。

尼日利亞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被稱為尼國的「塔利班」,於4月14日在尼日利亞東北部一所學校綁架了200多名住校的女生,全球震驚。

事件的一個重點,是恐怖份子已不是駕飛機撞入重要建築物,或策劃襲擊西方軍事重地或國家元首,或發展什麼導彈,而是要針對受過教育的女孩子。

根據傳媒,「博科聖地」的意思正是「西式教育是罪行」,今次絕對不是該組織第一次針對學校的襲擊,只不過今次他們的恐怖行為終於吸引國際社會注意。2012年他們已燒毀一所學校,另於2013年闖入一所學校向學生開槍,50人喪生。

此外,2012年同樣驚動全球的巴基斯坦十五歲少女馬拉拉被塔利班企圖射殺事件,馬拉拉亦是因為上學及推動女孩子接受教育,才成為恐怖組織的目標。

為什麼廿一世紀的恐怖份子,竟要害怕手無寸鐵女孩子?為什麼只有初中程度的女孩子竟成為恐怖份子的惡夢?活在香港的我,沒有想到我受過的教育對極端武裝分子來說,原來是最大的威脅。有紐約時報評論叫奧巴馬若要對付恐怖份子,無謂再浪費納稅人的錢發展無人機轟炸敵人機地,開辦女子學校就足夠了。

根據古物古蹟條例,全港七百萬人中唯一有權替古蹟文物定奪生死的古物事務監督陳茂波,多日來未見公開露面,安危未卜,令人萬分焦慮。陳監督的安危等同千年文化遺產的安危,所以事關重大。

眾所周知,香港鐵路公司受特區政府委託,由香港人出資649億元興建沙中線鐵路,在土瓜灣站地盤發現宋元遺蹟,乃先祖送給香港人的厚禮。可惜陳監督在關鍵時刻不知所踪,以至古蹟辦與港鐵公司六神無主,互相推諉,至今200多古蹟遺址下落不明,據說三期考古發掘範圍中的兩期已重新動工,公眾被拒於門外,無人得知實情。

陳監督素來勤於筆耕,每周網誌,從不間斷。自從陳監督於4月20日發表「一口井 承傳香港歷史」,表示原址保育200多遺蹟的其中一口方井以後,絕跡於公眾場合,至今有26天。陳監督關心民間疾苦,對上一篇網誌發表於5月11日,談及「以人為本」的火葬場設計,愛民如子之情,令人動容。可惜網誌的真偽無法核實,令人對陳監督的安危始終心急如焚。

還望全港市民,祈求曾居停於九龍聖山的宋端宗和宋帝昺顯靈,保佑陳監督身心舒泰,早日現身,降魔伏妖,宣告聖山文化遺址為古蹟保育區,是為香港之福。

凡有幸得窺陳監督身影者,請馬上拍照上網,以供公眾核實,並從速通知各大傳媒為盼。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679
  •  2680
  •  2681
  •  2682
  • 2683
  •  2684
  •  2685
  •  2686
  •  268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