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圖:蘋果日報

(獨媒特約報導)在過去大約三個禮拜,香港竟發生了9宗嚴重或懷疑虐待動物事件,即平均隔天就有動物被人為傷害或虐殺,其中5宗案件獲警方受理調查。荃灣區情況極為嚴重,接連發生3宗兇殘虐殺事件。十八區動保專員召集人麥志豪指兇徒行為已超越挑釁地步,實為事無忌憚,他呼籲市民以「一人一電郵」方式向警方施壓,要求嚴肅處理、認真執法。他指現時警方根本無能為力,促請政府成立動物警察。

多宗殘酷虐殺 荃灣成重災區

圖片說明:耕種多年的農夫馮伯希望發展能保留耕地

錦上路西鐵站是整條西鐵中破壞最多農地的路段,車廠、車站以及周邊的連接路,都是以農田和魚塘換來的。如今每天大量居民出入西鐵站,卻沒有多少人留意到,西鐵站東匯路的樹木後面,還剩一片面積十多公頃的耕地,裏面還有一位馮錦賢伯伯從事有機耕種。他種自己抽的煙和喝的咖啡,也跟七十多個熟客把農場變成「養生飲食俱樂部」。


馮伯的農田位於西鐵站旁邊

八十出頭的馮伯之前做建築,十多年前參與西鐵項目時,認識了錦田鄧氏的地主,開始借些農地和工人們一起在閒時種植。二○○六年退休後,馮伯再回到那塊已經成馬路邊的農地繼續有機耕種。馮伯種菜,志在養生──養自己的,也養人家的。除了堅持「不時不種」的原則,馮伯也專門種有療效的菜,例如可抗癌的耙齒蘿蔔和降血壓的白矮瓜。「種芥菜和白菜等寒涼菜時,我也會加入辣椒粉中和一下,減低對客人身體的影響。」

圖:學聯面書專頁

編按: 學民思潮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今日舉行召記招,聯手提出學生版的「學界政改方案」。在行政長官選舉上,方案堅持「公民提名必不可少」,他們建議1%合資格選民便可提名一位行政長官候選人。他們又建議改組提名委員會,改由全體立法會議員組成,獲8%委員支持亦可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立法會方面則要求全面廢除功能組別。

學界方案
公民直接提名 廢除四大界別
有關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

(一)公民提名,必不可少;

(二)公民提名:全港 1%合資格選民聯署(現約 35000 名選民)提名一位行政長官參選人,該參選人即可成為候選人,提名期不應少於兩個月,而提名委員會並無任何否決權;

(三)提名委員會提名:提名委員應由立法會直選議員組成,只要有超過8%的委員支持,便可提名一位候選人。每名委員只能提名一位候選人,每名候選人最多只能獲取五分之一委員提名;

(四)採用兩輪決選法,候選人經全民投票,超過 50%者當選。若未有候選人得票超過 50%,則在首輪投票選出得票最多的兩位進入次輪選舉,超過 50%者為行政長官,若第二輪仍無人得票多於 50%,則須在六個月內重新進行第二輪選舉,簡單多數者勝;

迷幻閃爍的燈光、強勁的音樂節拍......說來慚愧,我已有數年沒有踏足同志酒吧,這股彷彿是年輕人獨有的氣息,我花了大半小時才能適應過來。這天是女同志酒吧 Temptation的Last Day Party,女同學社一行七人來參加最後的狂歡,同時也以鏡頭紀錄這值得回味的一夜。

影片連結:

要數香港女同志的集體回憶,Temptation無論如何也能算上一席位。由銅鑼灣、旺角到尖沙咀,老闆阿Van經歷了十個年頭,從女同志夜生活中看到社會的一些轉變:「以前的客人比較暴躁,可能是社會仍不太接受同志,所以同志要面對很多壓力。現在的客人比較和諧、喜歡認識新朋友,社會不同了。」

香港反核之眾強烈要求環境局撤回《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文件》所提出的兩個方案。反核之眾曾多次指出核電的危險及影響深遠,應立即停止使用核電,可是諮詢文件卻預設了香港民眾必須延用現有核電,實為褫奪市民的討論空間及不用核電的選擇權。反核之眾也嚴正批評此諮詢文件視野短淺,理據粗疏,未能從真正認識市民對電力及能源的需求出發,沒有指出通過立法等措施以推動節能及民間能源自主自足的各種可能,又無視香港實際排碳情況而把減碳粗暴地等同電力燃料問題。我們不能接受這份由小圈子制定的、輕率武斷的、強迫市民必須二選一的假諮詢!!

爛橙與爛蘋果的兩個方案

環境局公佈發電料組合諮詢的兩個方案都保留現有核電輸入量。方案一主要向南方電網購電達50%,不但剝削巿民選擇,還透過外判,隱瞞間接增加核電比例的重要資訊。方案二則更大幅增加天然氣比例,部分天然氣來自九千公里外的中亞,又鞏固現有兩間電力公司的壟斷。

環境局不談節能,目光極之短淺
「利潤管制(保證)協議」是浪費原兇

圖:Hongkong2020

民主是一個建基於政治平等的集體決策制度,促進每名公民的福祉。在眾多由民主派人士提出的特首普選方案之中,不少也只著眼於如何溫和地改良提名委員會,目的是為了讓泛民有一個人能夠入閘。但不論怎樣溫和地改良提委會的組成,若果提委會仍然是分成「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和「政界」這四大界別的話,無疑是違反了「普及而平等的政治權利」之原則,就算泛民能夠派出一人入閘,基層和弱勢社群的利益也會受損,不配被稱為「真普選」,更不配被稱為「民主」。

現時選委會選民基礎只有二十多萬,只佔選民人數大約7%,其餘93%選民在特首提名程序中並無任何角色。不論你如何擴大提委會各個分組界別的選民基礎到近百萬選民,又將「公司票」及「團體票」改為「個人票」,提委會的結構性問題是嚴重向商界和專業人士傾斜,無法真正反映社會的實況。

工商、金融界和專業界等中產以上的人士在社會上的人數明顯比一般打工仔女少,但他們卻在提名委員會內擁有更多的票數,令他們能夠行使額外的權力影響選舉結果。為何商界和專業人士的提名權比基層和弱勢社群的大呢?清潔工、失業人士、退休長者、無酬家庭從業員、在囚人士等,請問由誰來代表他們呢?按四大界別劃分的提委會根本就違反了平等原則。

利物浦的正選陣容。

星期日的英超大戰,利物浦主場以3:2擊敗曼城,取得爭標路上的重要勝仗。只要利物浦可以在餘下4場聯賽全勝,就可以首度英超封王。這場比賽,兩軍各踢半場好波,紅軍上半場以快速的節奏搶中場,再靠前線3S打高速反擊,首先取得兩個入球。

在下半場,曼城搶攻,依仗控球優勢,以大衛施華為核心,一次又一次滲透利物浦的禁區,追成2:2。之後兩隊都踢得十分開放,出現鬥攻的局面。直至甘賓尼解圍失誤,古天奴為利物浦射成3:2後,兩軍節奏放慢下來,最終再無入球。


曼城的正選陣容。

有關這場比賽後的爭標形勢,相信主流媒體會詳細報道,筆者就不作多談。以下集中回顧整場比賽,研究利物浦贏在甚麼,曼城又輸在甚麼。先由排陣說起,利物浦排出一個菱形中場的4-4-2陣式,重點是謝拉特及史達寧的位置。

(獨媒特約報導)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提出設立2,000億「未來基金」,聲稱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開支不斷增長,而導致未來收入追不上開支的問題。香港大學學生會主辦的「港大工人週」於昨日(4月14日)舉行論壇,請來社民連梁國雄、自由黨鍾國斌和環保觸覺創辦人譚凱邦,討論「政府『未來基金』能為香港未來帶來出路?」。

鍾國斌:經濟發展一面倒 財赤早晚出現

自由黨鍾國斌於論壇上表示,曾俊華提出的「未來基金」的實際作用不大,他指出現今香港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狹窄,只是單方面依靠金融、旅遊等,結構性財赤早晚會出現;他認為政府應擴濶經濟發展,向多方面產業發展,並提高就業機會。

梁國雄:委員會應納不同界別人士

社民連梁國雄批評曾俊華以未來工作人口減少、人口老化變成負累作為設立「未來基金」的理由涼薄,而「未來基金」決策委員會全由政府學者和親曾俊華的工商界代表組成,會直接影響基金一面倒運用在經濟發展方面,或以經濟發展、拓展中港貿易為由,忽略香港人的真正需要。梁國雄認為,基金應集中放在真正能惠及市民大眾的地方,例如投資在退休、教育、交通方面進行保障,而基金議案的委員會亦應加入更多不同界別人士。

譚凱邦:香港欠經濟自主

圖:Bona Liu

CAN 在三月底舉行「ON AIR︰一切從空氣開始」的社區體驗活動,無奈由於天不造美,第一天大雨滂沱,猶幸其他社區體驗及展覽等仍可繼續進行,包括 CAN 早前介紹的「虛擬三十」活動,建議駛往活動區域的車輛,減速至時速三十公里。

就兩日活動所見,司機們都樂意慢速行駛,大部分車輛的時速都保持在十四、五公里左右;同一時間,行人完全可以在街道上自由蹓躂,駐足細意欣賞藝術作品、不同店舖的特色陳設,還有很多單車手特意帶同他們的特色單車,在上環太平山街一帶行走。得益於司機合作減速,造就一個怡人的社區小實驗,汽車、行人和單車,無分彼此,並存在上環半山的大街小巷,展現了社區低排生活的可行性。

從上環走落山腳、回到現實,就是近數月不斷成為傳媒以至眾人焦點的中環商業區。人人都關心「佔領中環」會否發生;但 CAN 更加關注,就在目前,中環,早已長年累月被廢氣所佔領。

中環路邊空氣監測站於今年一月份,錄得健康風險級別達到「高」或以上的時間比例,超過百分之三十四,錄得健康風險水平「甚高」的時間將近一百五十小時,更先後五次錄得每小時健康風險達到 10+ 的「嚴重」水平。

圖:蘋果日報

香港需要國家實驗室

先進的經濟體系都重視科技帶動經濟。日本制訂《未來開拓戰略》,英國發表《生命科學藍圖》,南非發佈《2009—2014年中期戰略框架》,南韓修訂《基礎研究振興綜合計劃》,美國推出《美國創新戰略:推動可持續增長和高品質就業》。

奧巴馬更把超過GDP的3%投入到研究與開發,期以科研帶動經濟。

梁振英現再重提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以為這樣『才能維持一個能令科學以至社會其他界別有所增長的生態,並確保香港的經濟持續增長。』然而,我們看不到新局的未來願意是為了準備制訂類似文件。其次,若以3%GDP計算,香港也不準備每年投入600億設立國家實驗室。沒有龐大的中央實驗室,何能以尖端科技帶動未來經濟?

政府的新建議,基本上是把現時的創新科技署的182個非首長級職位,5.8億元預算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629個非首長級職位,6.9億元預算作為骨幹,另加上新設的創新及科技科。為配合新局,新加職位為開設 3 個政治任命官員職位,4 個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和19 個非首長級公務員職位。其新增員工開支總額約為三千萬。新局的預算開支不出13億。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704
  •  2705
  •  2706
  •  2707
  • 2708
  •  2709
  •  2710
  •  2711
  •  271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