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封鎖軍事碼頭 朱凱廸:將成港人最佳示威地點](https://www.inmediahk.net/files/styles/w775/public/column_images/201906292.jpg?itok=ferkLBVQ)
![scroll-down-logo](https://www.inmediahk.net/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logo-m-s2.png)
早上去看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上流寄生族》,嬉笑怒罵、黑色幽默、現實諷刺、浪漫溫馨、緊張驚慄、殘酷暴力……一次過釋放所有壓住或搞動的情緒,沒有多餘的枝節,劇情與鏡頭調度的節奏沒有讓人鬆懈呼吸的餘地。低端人口、失業、蝸居、貧富懸殊、貪婪的魔性、永遠攀爬不上的階級等交織議題,入場看一次定然找到許多共鳴,對應自身的影子。
動盪城市裏的黑暗電影院,兩小時內不停胡思亂想,逆向想像(而不作論述)。電影中的窮爸爸一家有三個扭轉命運的時機:第一,假如他們不擠掉女管家,祗讓爸爸當司機、兒子和女兒當補習老師,媽媽留守家裏,三份收入應該足夠改善生活,往後的危機便不會發生,而他們之所以要用盡每個機會,源於獨佔和貪婪的慾望,還有短暫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在自己建立的騙局中無法抽身!第二,當彼此秘密揭露,女管家夫婦跟他們對壘和講價的時候,假如能夠好好商量找出互利的條件,也不會發生後來的命案,他們之所以拒絕議和,基於臨危慌亂和不信任他人,即使同是寄生人,不是自己便是敵人,不能受威脅也不能分甘同味!
原訂於6月26日立法會大會審議由保安局提交的五條條例,就中環海濱長廊一幅150米長、面積約0.3公頃,原為公眾「休憩用地」範圍的用地,將正式撥歸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作軍用碼頭之用;然而,因為建制派提出無經預告休會辯論,使條例無法在立法會討論,令條例於明天6月29日正式生效。
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保護海濱聯盟」(下稱聯盟)譴責建制派議員,以休會辯論的方式,令立法會無法處理海濱長廊用地的附屬法例;而政府在如此重要的議題上,又以「先訂立後審議」的方式,令條例自動生效,令市民非常憤怒。
聯盟譴責建制派為了確保解放軍可以如期接管碼頭,不顧民意,令法例無法在立法會公開辯論,亦令區諾軒及朱凱迪議員提出的議案無法進行表決。
聯盟認為,政府形同向解放軍割地,將屬於香港市民的海濱公共空間,強行變成軍事用地;並製造法律陷阱,嚴重損害公眾利益及公眾安全。強調政府及建制派的做法,只會製造社會矛盾。
保護海濱聯盟亦強烈譴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她當年曾承諾填海得來的海濱空間是供市民享用,如今公然違反承諾,將海濱長廊一大段空間送交解放軍,犧牲港人利益。聯盟促請特首林鄭月娥回頭是岸,履行承諾,還海濱於民。
鄉議局今早(6月28日)舉行慶回歸酒會,劉業強表示新界原居民全力支持和肯定林鄭月娥以及特區政府過往兩年的工作,支持她繼續執政。又說「聖人都有錯」,新界人會審時度勢,做「壓艙水」,全力配合政府施政。
我聽完劉生言論之後嚇一跳,原來得啖笑。我們不用重溫北宋年代熙寧變法,只需回帶至兩個月前,發展局就丁權案判決,暫停接收以私人協約方式申請政府土地,及以換地方式申請政府土地建造小型屋宇的申請,當時鄉議局表示震怒,批評當局沒有任何理據暫停處理及接收申請,原居民會「寧作玉碎,不作瓦存」云云。不過,今早「撐政府」言論,真是對下一代原居民完美演繹,什麼叫做「今天的我打到昨日的我」,十分厚顏無恥。
以劉業強為首的一眾鄉頭,經常表示新界人有能力採取激烈行動,遊行示威不在話下,包圍政府總部、警署、阻塞新界主要通道,通通都做得出。但他指新界人識大體、明大義,所以不做。我則回想起新界人七十幾年前,奮勇抗戰保護鄉民的光榮歷史,上一代原居民知道國難當前,匹夫有責,冒死抗爭保家衛土。今日鄉議局卻軟弱無力,明知逃犯條例對世代有法治保障的香港本土原居民充滿危害,也棄之不顧,盲撐一個盡失民心、高傲暴力的政權,原居民祖先泉下有知,必定嚴加斥責今日鄉議局的作為。
政權能夠成功統治,根據 Louis Althusser 的說法,除了依靠壓制性的國家機器,例如法律、警察和軍隊外,其實大部份時間就是依靠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例如傳媒) ,試圖塑造主導意識。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在香港,某大電視台長年累月地扮演後者這個重要角色。
根據一些朋友的觀察,參與反送中的市民,普遍不依賴大台作為新聞消息的主要或單一來源,而不支持甚至指罵示威者的市民,則較多接收來自大台和其他建制媒體的資訊。
最近很多人已自覺不收看大台的新聞,例如有年青人在家中鼓勵家人轉台。但家中電視可以轉台或索性不看,在許多公眾地方,例如醫院,基本上是預設長時間地播放大台新聞的。
本文想談論另一個被迫接收大台資訊的地方 ─ 遍佈全港的大小茶餐廳。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這可能是除家庭外,被動接收大台訊息最嚴重的地方。每天午飯和晚飯時段,大量返工放工市民,就在這裡接收大台對事物的詮釋。
(市民當然會再對這些詮釋再作詮釋,但這不是本文的主題。)
這段日子我在田野考察 (?) 的時候,也和一些相熟的茶餐廳老板談過。有老板一直認為反送中遊行人士有收錢示威,六月九日當日我全家出發前也在他餐廳午餐,他又向茶客大發議論,我控制著怒意,很認真起身和他說 ,我全家都是自發的,他當時有點錯愕。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在今天下午約3時05分舉行,民主派議員提出中止討論動議,指陳健波無視現時社會緊張氣氛,一廂情願開會。鄭松泰更回應陳的「收成期」言論,「點解你要收成,政府就要收皮?」。陳健波強調自己沒有理由中止會議,不會作出魯莽的決定,中止討論動議最終在19票贊成、32票反對下遭到否決。
上次財委會開會是在6月14日,主席陳健波在會上與民主派議員對罵,並於約下午4時半宣佈提早散會。陳健波更在會後連珠炮發,指責示威者破壞其生活,影響他現時的收成期。熱血公民鄭松泰今日在會上提出中止討論,認為陳健波急於開會,是要為政府護航通過撥款,「都唔知你急啲咩?」他又諷刺陳健波收成期的言論,「點解你要收成,政府就要收皮?」他認為,財委會的第六項議程是關於橫州撥款,具有一定爭議性,不宜在現時作出討論。
(獨媒特約報導)反送中示威者今日到中環律政中心外抗議,要求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回應民間四大訴求,並為硬推《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矛盾負責。有示威者不滿《無綫新聞》報導偏頗,包圍在場的該台攝影師並發生推撞。記協及《無綫新聞》先後發聲明,要求示威者停止阻撓記者採訪。有示威者在律政中心外回應,承認一時衝動,但表示十分尊重前線記者,並促請公眾關注失實報導。
記協在聲明中譴責示威者的行為,認為是嚴重干預新聞自由,希望示威者能理性表達意見,及尊重新聞工作者的採訪權。記協又表示,如果對個別傳媒機構的報導有不滿,應向該新聞機構反映,不應把不滿宣泄到前線新聞工作者。
《無綫新聞》隨後亦發表聲明,指記者在近日採訪示威活動時,受部份人阻撓拍攝,對此表示遺憾,呼籲示威者勿阻撓正當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