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眾志街站反政治檢控 袁嘉蔚:探望羅冠聰後令我意志更堅定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眾志昨晚在銅鑼灣設街站,反對政治檢控。被DQ的立法會議員、因重奪公民廣場一案入獄的羅冠聰的女友袁嘉蔚指,自己沒有因為多人入獄而意志消沉,反而到監獄探望羅冠聰後令她意志更堅定。

香港眾志昨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外設街站,反對政治檢控,常委周庭、林淳軒及幹事袁嘉蔚均在場。該黨主席羅冠聰、秘書長黃之鋒及常委林朗彥分別因重奪公民廣場及反新界東北兩案入獄。

袁嘉蔚接受獨媒記者訪問時指,自己心態在過去一年有很大變化,「如同我哋嘅社會一樣,一年來都變左好多」。她指自己沒有因為「雙學三子」入獄而變得意志消沉,相反探望過獄中的後羅冠聰令她意志更堅定,「佢仲可以坦然度過」,「大家(三子)都狀態幾好,反而可以俾到 energy 出面嘅人。」

眾志及社民連上週五在荔枝角收押所外舉行聲援政治犯集會,常委林淳軒呼籲市民每月花兩小時協助他們設街站,宣傳反政治檢控訊息,昨日亦有不少市民加入。問及林淳軒如何面對現狀,他隨即手握拳頭,指香港眾志本身是在絕處逢生的政黨,仍然會為理想堅持到底。「我希望我們現在做多一點,當他們在獄中看新聞時覺得仍然有希望。」

誰會被歷史記住

大家也許沒有留意到,在黃之鋒、周永康和羅冠聰被判刑入獄後,前港督彭定康在英國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們將會在歷史留名。當沒有人記得我是誰,甚或沒有人記得習近平是誰時,他們仍然會被世人記著。」

彭定康讀歷史出身,今日貴為牛津大學校監,自然不會為了討好幾個「青年罪犯」而說出客氣之言和違心之論。

為什麼他會這樣說?我認為,他是站在更高遠的歷史視野來作出這番評價。

雨傘運動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民主運動,歷時七十九天,有超過一百萬人參與,也是八九民運以後中國治下二十五年來最大規模的一場民主抗爭,更在現代公民抗命史上寫下極重要的一頁,得到全世界的同情和支持。

從2013年一月戴耀廷先生提出「佔領中環」的構思開始,在接著下來的一年多,香港社會經歷了三次商討日、6.22公投、預演佔中及511人被捕、9.22全港大罷課及其後一星期的罷課不罷學、9.26佔領公民廣場、9.28催淚彈事件及由此而導致的長達兩個多月的和平佔領。

在短短兩年間,香港社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

整個運動的目的是什麼?

我要真普選。

真普選的理據何在?

要求中方兌現《基本法》承諾,取消既有極不公義的特權政治,還給香港公民平等的政治參與權。

塞車只因我們非常落後

網上圖片
文:Jackal@HelloWorld

青馬公路的一個收費改動,引致入機場公路大塞車。當各界都歸咎於收費亭未完工的時候,有無諗過其實根本唔無需任何收費亭,司機無需停車、付款、等找錢,直接駛過收費亭便順利付費。這不是一項什麼新技術,世界首個電子道路收費系統(Via Verde)早於1991年在葡萄牙啟用,而香港的Autotoll也在1998年通用。

先講20年來的科技,電子道路收費使用RFID技術。即是車上安裝感應器,當汽車駛過便清楚汽車資料,從而在指定戶口以月結方式付費。這科技其實同一般商戶的防盗設施差不多,並不是什麼創新科技。港府亦曾在1982年的中區電子道路收費中使用,後來因反對收費的聲音太大而放棄。

今時今日,電子道路收費已結合全球電子定位(GPS)作試驗,新加坡快將實行此技術,結合GPS的好處不單連收費閘都不用興建,收費摸式亦可以區域劃分。汽車從任何道路駛進收費區都自動付費,亦可以因不同時段改變收費區域,更能方便地區的車輛管制。

強調雙學三子行為屬違法  林鄭:政治迫害說法不正確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傍晚見記者,她表示因為明日要去上海和杭州公幹,所以將不會主持行政會議。她首次主動回應雙學三子入獄及反新界東發展兩宗案件,強調兩案中入獄人士所作的都是違法行為,重申政治迫害及「政治犯」都是不正確的說法;又表示必須捍衛香港的司法獨立。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及律政司其實已回應事件,指港人的言論、集會及遊行自由受到《基本法》保障,警察在每次遊行中都用了不少人手作配合。林鄭續稱,在行使上述權利不是沒有限制,而是必須受到法律規管。對於有人批評律政司覆核刑期是政治檢控,林鄭月娥認為這些都是沒有理據的,指整個決定都是從法律方面考量,沒有任何政治考量。她表示,不希望有無理指控而動搖了國際及港人對法治的信心。

她又重申香港是司法獨立,自己作為行政長官必須維護這個核心價值,並對有人攻擊司法機關及個別法官感到遺憾,形容是無理的批評。被問到作為前政務司司長,有沒有參與相關政治決定,林鄭月娥稱律政司作任何決定都不受外來干擾,自己亦從沒有參與其中。

83X全日 89D仲兜廣源 區議員批運輸署安排失當

(獨媒特約報導)隨著沙田新屋邨水泉澳邨入伙,原本只在繁忙時段服務的九巴83X(廣源—觀塘碼頭),在本月19日全日行駛並延長至水泉澳邨。不過以往在非繁忙時間服務提供廣源往來觀塘服務的89D(烏溪沙站—藍田站)維持繞經黃泥頭,引起部份馬鞍山居民不滿。沙田區議員王虎生及容溟舟均認為責在運輸署及巴士公司,未有提供合理的替補服務。

83X原只於繁忙時間服務,該線在8月19日延長至水泉澳邨及全日服務後,原於非繁忙時間繞經廣源的89D仍維持現有安排。Facebook專頁「馬鞍山交通關注組」發起聯署,要求89D全日不經黃泥頭。

禾花雀數目急跌或列「極危」 觀鳥會借鑑日本種水稻復育

圖:「黃胸鵐」(俗稱禾花雀)(攝:Simon Chan/香港觀鳥會)

(獨媒特約報導)「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在六十年代為本港常見鳥類,但因過度捕獵及棲息地被破壞令數目急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正討論於今年年底把「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由「瀕危」調升至「極危」級別。香港觀鳥會與長春社自2005年起開始在塱原濕地種植水稻,成功令黃胸鵐及鵐科鳥類數目回升,鳥會籲公眾支持塱原生態米,並向親友宣傳停止食用野生雀鳥訊息。

禾花雀體型與麻雀相若,長15厘米,全身主調為黃色,飛行時翼上白色斑塊十分顯眼。禾花雀喜歡成群棲息在稻米田,主要糧食為稻米及其他穀類種子。禾花雀原為本港常見雀鳥,根據文獻紀錄,在高峰期1959年錄得逾3000隻,然至九十年代只餘數百隻,進入千禧年代最高紀錄僅為25隻。禾花雀的警告級別亦不斷上升,香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2000年仍列為「無危」,但2004年首次提升為「近危」,2008年再上升為「易危」,最後在2013年調升至「瀕危」級別。

【聲援政治犯】大會指難計算遊行人數 岑敖暉望市民盡力參與政治

(獨媒特約報導)聲援政治犯遊行隊伍到達終審法院後,於皇后像廣場集會至7時半。

遊行主辦單位發言人、前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表示,沒有足夠人手計算遊行人數,但指到達終審法院後,皇后像廣場、愛丁堡廣場、皇后大道中及遮打道均坐滿人;而隊伍在下午3時出發,不少遊行人士困在灣仔地鐵站未能到達集合地點,隊尾相隔兩小時才在修頓球場出發。他又指不論實際遊行人數多少,相信是雨傘運動後最多人參與的一次遊行。

01
前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

【聲援政治犯】遊行人士迫爆灣仔中環 「沒理由不站出來」

容伯

(獨媒特約報導)反東北發展及重奪公民廣場兩宗刑期覆核案,過去一星期於高等法院宣判,16人被改判監禁6至13個月。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社民連、人民力量、香港眾志、大專政關等團體,今日發起遊行抗議政治逼害,聲援在囚的抗爭者,大批市民參與,迫爆灣仔、皇后像廣場,是雨傘運動以來人數最多的遊行。

39
許小姐

【聲援政治犯】本土派放下門戶同上街 籲關注暴動案無名抗爭者

(獨媒特約報導)有旺角騷亂案在身的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出席聲援政治犯遊行。他表示自己當初亦因為公民廣場事件而走出來,本民前當時仍未成立,自己亦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生。他形容雙學三子是佔領運動的「先行者」,不應因此受到「牢獄之苦」。

梁天琦又希望透過今次遊行,呼籲大眾關注旺角騷亂中被捕的政治犯,「始終無咁多傳媒機器」。他指自己有官司在身,未能透過傳媒為這些無名之士宣傳。

對於未來運動的走向,他表示預期不到將來,但期望各個「山頭」藉今次機會與其他組織溝通,但他強調不是大和解,而是了解,至少「可以面對面傾計,(搞)論壇」。

梁天琦憶述以前上街反高鐵、反政改,曾認為一切行動都沒有用,但現在明白「原來係因為當初呢啲咁無用嘅遊行集會,我哋今日先可以繼續企響度。」他又笑著承認這番言論「很左膠」,但實在認為在中共暴政下,香港人仍然願意走出來,「已經很了不起」。

梁天琦在遊行終點集會上發言,指今日的遊行是為了讓市民反思「生於當下,有咩應該做而又未做」,希望更多人會關注主流媒體忽略的一班抗爭者,直指所有抗爭者均是香港命運共同體的一員,「只要有一個人受苦就係我受苦,只要有一個人被逼害就係我被逼害」。

【聲援政治犯】村民平叔感謝被囚者支援:若沒他們幫助,根本不知家園被拆

(獨媒特約報導)新界東北村民平叔指,13名因反東北被囚的年輕人極力支援村民,發展計劃的不公義、組織社會力量等資訊均是年輕人告訴村民。平叔指村民學歷不高,平時只忙於農務,若沒這批年輕人幫助他們,根本不會知道家園即將被拆。

平叔憶起時任立法會財委會主席吳亮星暴力通過撥款,年輕人因感到不公義而情緒有點激動,故望進入立法會,卻被警方力阻,縱然他們以竹枝企圖撬開立法會大門,但絕對無意攻擊人或破壞公共物品。

平叔批評政府聲稱香港是司法獨立的地方,卻暗地藉法律進行政冶打壓,質疑這是「哪門子的司法獨立」。他提及特首林鄭月娥以安定和諧作口號,惟上任後卻仍然和社會行動者站在敵對關係,質問林鄭要的是否只是假和諧。平叔認為以法冶打壓抗爭者,是高壓政權必會利用的手段,但相比南非和印度的情況,香港根本算不上甚麼,故他不感到灰心,必會繼續力爭社會公義。

區晞旻:不能灰心

馬寶寶社區農場負責人區晞旻指,要告訴政府港人絕不會因打壓而退縮。她指除了已被判刑的16人,仍有近百名社會運動前線者將面臨的審訊,她認為罪成的機會極大,刑期更可能更重。縱然政冶打壓猖狂,惟她認為不能灰心,因為一旦因灰心而甚麼也不做,香港就真的失去了希望。

記者:李巧兒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