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警:6.9至今6,022人被捕 使用1.6萬枚催淚彈、1萬發橡膠彈

(獨媒特約報導)警方自6月9日至今,共拘捕6,022人,年齡介乎11至84歲,當中2,393人為學生,而有956人已被檢控。

警方於過去周末拘捕共42人,包括37男5女,年齡介乎14至63歲,涉嫌暴動、藏有攻擊性武器、無牌藏有槍械等。而自6月9日至今,警方已拘捕6,022人,當中包括4,474男1,548女,年齡介乎11至84歲,涉嫌非法集結、參與暴動、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其中956人已被檢控。被捕人當中,有946人未滿18歲,有2,393人為學生。

自6月9日至今,警方共使用約16,000發催淚彈、約10,000發橡膠子彈、約2,000發布袋彈、約1,580發海綿彈;行動中共有493名警員受傷,包括452男41女。

三罷行動上水拘12人 涉教師、學生

有網民今早發起「三罷」行動,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指警方派員到不同交通樞紐,確保市民上班上學暢順,但仍有人於屯門西鐵站、粉嶺及沙田東鐵站,向路軌投擲雜物。

香港足球的困境(二)

香港自東亞運奪金,輾轉十年。日前立法會舉行公聽會,討論香港足球發展。 公聽會一波三折才順利舉行,正是今天香港足運寫照。出席的球圈人士, 球迷組織代表及球迷講出不少問題, 民政局照常官式回應聽到很多意見,會返去研究。過去十年,香港足球發展速度太慢了。

與會者提出的訂場難, 炒場,場地設施不合職業球隊使用等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到今天仍未完滿解決,正如在下在拙作《香港足球的困境》中提及,有何阻礙及困難去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認真探討。否則,下次仍舊在老問題上打轉,萬劫不復。很榮幸,其中一位與會者認同在下去年提出的論點,在公聽會上提出。足球場設施由政府管理,政府當局難辭其咎。在沒有市政局的年代, 沒有民選議員監察,政府官僚行事,政策未能對應社會變化。炒場問題,政務官沒有理由不去研究解決方案。究竟措施為何未能解決問題, 立法會必須追問政府交代。

【民陣12.8遊行】多個工會招會員 望組織罷工表達訴求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於今日發起國際人權日遊行,是自7.21中上環遊行以來再獲批不反對通知書的遊行。適逢有大型遊行舉辦,不少新組成的工會組織均於銅鑼灣一帶擺設街站,派發傳單,呼籲遊行人士加入工會。

貿易及採購職工會首設街站招會員 反應熱烈不足一小時派完傳單

香港貿易及採購職工會今天是第一次設置街站,目的是希望宣傳工會理念,令更多人加入。工會的籌備委員會表示,選擇在大遊行設置街站是因為「多同路人」,相信會是一個好機會接觸同樣是貿易及採購業的人士。問及成立工會的目的,委員會提及期望透過不同工業行動,向政府施壓及表達政治訴求,「罷工係最後一環,平時著同一顏色嘅衫、按章工作等,都可以成為抗爭手段。」他們亦提及工會不只是政治工具,「工會係爭取業界應有權益,有冇政治都應要有工會,去為同行爭取利益!」

【民陣12.8遊行】108個Pepe、連豬面具現身街頭 參加者:香港人冇忘記發生過嘅事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四個多月來首次獲批遊行不反對通知書,今午3時由維園遊行至中環遮打道。評論人劉細良早前號召網民製作108個Pepe及「連豬」玻璃纖維面具,組成巡遊團隊,並於下午兩時半現身灣仔街頭。

IMG_2791
張小姐的面具

參與活動的張小姐表示,每個面具均有獨特設計,反映過去半年反送中抗爭所發生過的事。現場所見,有面具咬著生命麵包,諷刺早前警方包圍理大時嘲示威者只能吃生命麵包充飢,也有不少戴上頭盔、眼罩、豬咀等,象徵運動中的抗爭者。

張小姐的面具戴上白髮,象徵參與運動的銀髮族。她認為,銀髮族一路為年輕人走出來,「絕對有很大involvement」,值得表揚。她指「香港人冇忘記曾經發生過嘅事」,寄語眾人要堅持五大訴求,直至政府落實為止。

因沙地要用盛事洗白 故重量級拳王在當地決出?

今年最受矚目的職業拳擊賽Andy Ruiz Jr.與Anthony Joshua第二戰的重量級拳王爭霸戰即將在沙地阿拉伯舉行。近年沙地阿拉伯對於主辦體育運動盛事非常渴求。除了今次賽事外,短期內尚會在當地舉行的還有著名的達喀爾拉力賽和男足的西班牙超級盃。

原來沙地阿拉伯政府在三年前成立了一個體育運動發展基金,目的是配合該國的長期發展規劃,希望透過體育運動創造四萬個就業崗位以減少該國對石油產業的依賴。

不過,沙地這番大計就被一些西方輿論斥為利用運動盛事洗白(sportswashing)。由於沙地阿拉伯舉行的體育運動大賽多是在西方頗受歡迎的賽事,這些賽事或者可令人以為當地正在走向一個開放的時代。例如當女性車手可以在當地參加達喀爾拉力賽時,就可能令人以為沙地阿拉伯的女性權益已大有改善。而且有人權組織指,自從去年沙地記者Jamal Khashoggi的恐怖命案後,沙地阿拉伯比前更積極爭取西方注重的比賽落戶沙地阿拉伯。

反送中被逐印傭被囚時受辱:要喺男醫生面前除衫

(獨媒特約報導)Yuli支援組今午舉辦集會,有200名市民到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聲援為同鄉報導反送中活動而遭入境處遞解出境的印傭Yuli Riswati。在12月2日,Yuli支援組曾於早上在到灣仔入境處聲援當時仍被囚禁的Yuli,惟當時Yuli已在無人知情下被入境處強制押上飛機,返回印尼家鄉。

20191207151941_IMG_4521
Yuli支援組成員阿飛

警旺角屢發催淚彈擾民 單親媽媽:我一個月都冇得番屋企

(獨媒特約報導)警察多次在社區發放催淚彈,旺角彌敦道一帶更成為「重災區」,令該區居民苦不堪言。在油尖旺區進行地區工作的「社區前進」今召開記者會,多位候任區議員聯同街坊炮轟政府多個月來不斷於旺角一帶濫放催淚彈,使旺角居民生活大受影響,更令一名單親媽媽與5歲兒子流離失所一個月。

單親媽媽受催淚彈影響 攜5歲子四度換家

單親媽媽高女士聲淚俱下表示,催淚氣體使自己和5歲兒子已流離失所一個月。她指,原本居住於旺角西洋菜南街的5樓劏房,但自8月開始,警方持續於旺角一帶施放催淚彈,於彌敦道附近更尤其嚴重。由11月開始,警方更增加施放催淚彈的數目。警察於11月13日再次於她住所附近施放催淚彈,高女士雖然已立即關上冷氣機,但仍然難忍催淚煙味,立即搬離住所,隨後一個月更需寄居於九龍和新界的朋友家,又曾一度回鄉暫住數日,起碼已換了四個居所,「我一個月都冇得番屋企。」

市民斥警狂射TG置港人於死地 醫護、化學專家促公開催淚彈成份

(獨媒特約報導)一群由中文大學及教育大學言語治療學生成立的組織「言語有時」晚上(12月6日)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辦「吸吸可危—專家和你講 全城抵禦催淚煙」集會,邀請醫護人員、化學專家及民間記者會等人發言,講解催淚彈的禍害。大會宣布約2萬人參與集會,集會人士坐滿整個愛丁堡廣場,有參與者批評警察不斷在各區施放催淚彈是「置港人於死地」,促政府停用催淚彈。

20191206 愛丁堡吸吸可危集會

汪威遜稱推行動呼號需時 串記者「冇做過警察點知困難」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將於周日舉行國際人權日遊行,昨日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吳樂俊指,如發生暴力事件,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將會中止遊行。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促主辦單位與警方緊密合作,確保遊行及集會和平進行,萬一出現暴力,亦希望主辦單位「拿出勇氣」譴責暴力。

被質疑警方仍未全面推行「行動呼號」,行動部高級警司汪威遜表示,警員需要時間適應,更反問記者:「你又冇做過警察,你點知道加一件裝備個困難去到邊?」

無標題
港島總區高級警司吳樂俊

警:如發生暴力 或中止遊行

鄧炳強指民陣應譴責暴力 岑子杰反問:有冇攞出勇氣譴責警隊?

(獨媒特約報導)民陣發起星期日的「國際人權日遊行」昨日(5日)獲發不反對通知書,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在今早訪京前指民陣應拿出勇氣譴責暴力。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回應,沒有良知及智慧的勇氣只是「愚勇」,批評警暴問題受到國際關注,反問鄧炳強「有冇攞出勇氣譴責警隊?」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表示,遊行申請人數為3萬多人,如有更多人參與遊行,將會要求警方開放更多道路。他指公眾集會及遊行權力仍在於警方手上,作為遊行申請人有責任保護公眾,故一直以磋商的態度與警方交涉,「我哋要去睇嘅係前線警察係咪履行高層承諾。」

IMG_0946

強調減少市民與警察接觸 促正視警暴問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661
  •  1662
  •  1663
  •  1664
  • 1665
  •  1666
  •  1667
  •  1668
  •  166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